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生本教育的思考

2018-01-15周尚兵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思考初中数学

周尚兵

[摘 要]生本教育是当前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有效突破,在初中数学中开展生本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数學思维的提升与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实施生本教育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给予我国教育领域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本教育;思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种新型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生本教育作为当前十分盛行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其具有知识抽象、概念多、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生本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

1.教师观。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但是并不是以核心地位进行知识与思维的灌输,而是以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和激发的作用,而不是强行的灌输知识。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牧者”完成教师职能的有效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如同牧者一样,通过科学的引导,将学生带到广阔的草原中,让学生自由吸取知识,当学生遇见困难后,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庇护所,提供给学生以帮助。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感染和影响学生,以人性的角度和态度,关心和帮助学生。

2.学生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会先认为学生是不懂且无知的,在这种心态下将知识强行的灌输给学生。这种形式是我国以往主要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生本教育理念提倡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和认知,在传授新知之前,要认为学生是具备一定能力和基础的,并且相信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凸显学生的学习天性和本能,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真正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3.教学观。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主要通过灌输式以及填鸭式的方式开展教学,而为了配合教师的工作,我国教育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组织教学竞赛、制定参考书等,但是这些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教师而并非学生,从某种角度分析,其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生本教育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二、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做好课前准备。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结合生本教育的特点,根据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认知规律,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通常情况下,一个小组保证有4名成员,形成固定的数学小组,共同开展数学探究和学习活动,在小组成员密切的配合下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要为各个小组定期布置探究任务,组织小组成员开展交流合作,同时,教师在布置任务的之前,要对任务进行反复推敲,保证任务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讨论性以及探究性;最后,教师要鼓励小组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通过对数学任务的探究,对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

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然后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生活中哪些事物属于立体图形、哪些事物属于平面图形?以任务为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2.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注重情境的灵活性和生活性,以小组的形成开展情境教学,小组成员要针对教学情境发表学习结论,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竞赛热情;其次,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敢于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善于倾听小组成员的建议和意见,起到相互启迪的作用,从不同观点以及不同角度,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再次,“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强行灌输给学生,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例题,将例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然后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例如在学习“相交线和平行线”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在过斑马线的时候,注意到斑马线属于平行线还是相交线?通过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说出原因。

3.发挥组织作用。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发挥自身的组织作用。首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在学生发表个人观点的过程中,要维持好课堂秩序,不仅做好一名旁观者,同时还要做好一名组织者;其次,教师不能左右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与时间,如果学生的解答存在不严谨或者不正确的地方,教师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解决,并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启发。

4.创新评价方式。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生本理念,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首先,教师要保证评价标准多维度,不能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数学成绩进行综合性评价;其次,教师要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改变以往试卷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有效衡量,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最后,教师要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要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方式,重点对学生实践能力、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进行重点评价。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本教育,教师要通过合作学习的途径,将讨论探究作为一种常规性的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任务和问题开展探究,实现不同思维的碰撞,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教学激情唤醒学生的数学热情,释放学生的数学才情和生命灵思。

参考文献:

[1] 何莉娜.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

[2]张洁云. 网络学习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费锁成. 基于生本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J]. 学周刊,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思考初中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