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2018-01-15杨志荣
杨志荣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预习;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合理的调理;最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引起高度重视,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4-00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4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将数学教学活动转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合作、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求知过程。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自身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断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才能谈得上有效教学。
一、积极引导课前预习
教学经验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师都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那么,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该做些什么呢?起初,教师可以先预留一些习题,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把手可抓,坚持从帮扶到放任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提升学生参与预习的积极性和预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高度重视课前预习,一再要求学生预习态度要端正,绝对不能走马观花似的一晃而过。在指导预习方法时,我先让学生把本章或本节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然后再仔细阅读教材内容,逻辑性强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征,这样做便于学生对本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清晰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教材中例题的分析,因为例题是一个章节中所学知识点的典型应用,或是对定理的论证,只有学生充分理解例题的题意,并做到举一反三,才能顺利通过本章节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并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预习习惯尚未养成,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将预习目标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更有目的性,他们预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在为学生设置预习问题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预习具备充足的可操作性,以确保预习目标的实现。例如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时,我就让学生在预习完成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一番描述,回想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轴对称图形,试着将这些物品以及图形画下来。经過预习,学生解决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数学课堂也进行的非常顺利。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做太多,只要在关键位置稍加点拨,就会使学生的心中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合理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引起学生思维碰撞或师生思维碰撞的重要手段。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课堂讨论为我的数学课堂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教学效果。尤其是一题多解的题目,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火花,知识也在不断进行补充,学习方法也在不断优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为了引起学生的争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争论的平台。
例如,学完直角三角形以后,在解决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我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活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一说分组活动,学生的参与激情油然而生。首先,学生综合分析了本次的学习任务,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确定了自己的测量方法,有一个小组还得出了三种方法。然后,我组织学生对本组的测量方法进行讨论,并最终向全班学生展示本组的成果。由这个教学实例,我们发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决定了学习效果,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三、高度重视拓展延伸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在课上学习数学教材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去,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使得现在的学生不得不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成为只学理论知识而忽略知识应用的过程,这就使得学生的应用创造力极为低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课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活学活用教材的能力。当学生学会了利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去引用知识,尽量去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初中数学教材中,也编排了一部分开放题型。在进行开放题型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观点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去采集数学实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着眼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亲身实践。学生的学习也必须打破以前的思维模式,开动脑筋展开联想,从多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得到了增强,同时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的分析探索意识才能得到启发,所学数学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才能得到培养。
总之,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是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而好奇心需要开放的数学课堂去激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展示自我,学生的数学思维一定能够不断迸发出闪亮的火花。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无论学困生还是优等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都能学有所获。这样,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素养将会整体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红.“教之有法,方才有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文摘版).
[2] 雷丽青.变式教学——实施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佳径[J].数学教学通讯,2010(21).
[3] 王文莉.做教学有心人,优化数学教学——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深思[J].数学教学通讯,2013(22).
[4] 莫永生.新课改视域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6(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