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8-01-15邵月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前房角型眼压

邵月平

(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眼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白内障与青光眼均属常见的眼科疾病,这两种疾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白内障处于过熟期或膨胀期往往会继发青光眼,而对青光眼的治疗往往又会加重白内障的病情,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其治疗难度也很大[1]。临床上多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但可供选择的术式较多,其疗效和安全性各异。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对所接诊的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60例(6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中共有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58.9±3.9)岁;LOCSⅡ白内障分级:核硬度Ⅱ级15眼,Ⅲ级42眼,Ⅳ级12眼;视力水平:0.1~0.25者33眼,<0.1者36眼。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术前可给予患者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控制眼压,术前可在患者结膜囊内滴入2.5 g/L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应用5 g/L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在11点处作一长度约为2.88 mm的透明角膜切口,于两点位置处作一辅助切口,在前方内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6 mm左右,利用超声乳化术吸出晶体核和皮质,对于房角粘连<180°的患者,可将黏弹剂针头深入关闭房角处注入黏弹剂,利用机械压分开粘连,采用灌注液将黏弹剂和房角彻底清洗干净,并检查切口的密封性是否达到要求,于患者球周注射地塞米松2.5 mg+妥布霉素2万U,之后对患眼进行包扎。术后常规滴注非甾体抗炎滴眼液和妥布霉素等,连续用药1个月。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视力。

1.3.2 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在术后发生前房炎症、睫状体脉络脱离、人工晶体状偏位、角膜内皮水肿的例数和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录入、处理和统计,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显著水平为95%,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视力:患者在治疗的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视力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在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5眼,其中前房炎症5眼(7.2%),睫状体脉络脱离4眼(5.8%),人工晶体状偏位3眼(4.3%),角膜内皮水肿13眼(18.8%),所有并发症均比较轻微,在给予对症处理后完全消失,预后良好。

3 讨 论

青光眼是以视乳头凹陷及萎缩、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眼科疾病,病理性眼压上升是诱发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种族、近视眼、心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眼球局部解剖学变异等也可能诱发青光眼。青光眼具体可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三类,其中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常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前房角突然关闭而导致眼压快速上升的一类眼科疾病,患者可见恶心、呕吐、同侧偏头痛等症状。白内障也属常见眼病,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病机制是因外伤、中毒、老化、遗传、免疫与代谢失常、局部营养障碍、辐射等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引起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具体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类,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单眼复视、眩光感等症状[2]。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类常见的眼科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和致盲率均比较高,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其正常生活。白内障可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会使白内障病情加重,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已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一大重点难题[3]。

表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视力(±s)

表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视力(±s)

时间 例数 眼压(mm Hg) 中央前房深(mm) 眼房角开放程度(度) 视力治疗前 69 34.61±3.57 2.10±0.22 195.32±21.74 0.34±0.19治疗后 69 15.93±2.44 3.25±0.15 71.35±8.13 0.79±0.28 t-35.884 35.876 44.367 11.047 P-<0.05 <0.05 <0.05 <0.05

超声乳化术是一类新型的治疗白内障的术式,能通过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可将晶体核及皮质吸出,术后能保留晶状体后囊膜,植入人工晶状体能使瞳孔阻滞现象得到解除,以改善视力水平[4]。超声乳化术相对于其他术式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且患者眼部反应较轻,角膜散光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其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5]。本次研究显示,在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其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视力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术后共发生前房炎症、睫状体脉络脱离、人工晶体状偏位、角膜内皮水肿等并发症25眼,其并发症都比较轻微,对预后影响不大,本次研究结果类似于王媛的研究结果[6]。由上可见,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曾招荣,李彬斌,招志毅,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4,34(11):1077-1081.

[2] 李超,李学喜,李维娜,等.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对比[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6):982-984.

[3] 李春霞,肖文玮,陆骏,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1):58-60.

[4] 李春玲,LIChun-ling.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56-159.

[5] 季河清,杜伟,马晓蓉.两种联合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182-183.

[6] 王媛,王睿,毕春潮,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4):757-758.

猜你喜欢

前房角型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青光眼术后患者浅前房的护理体会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