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40例临床观察

2018-01-15杨宏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氨磺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杨宏海 马 迅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氨磺必利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在我国上市较晚,因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临床的普及和应用,其疗效是否与价格相当一直我们关心的问题,凡是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医疗人员都知道,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那么将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于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来证明这一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条件:①符合ICD-10诊断标准;②年龄16~55岁,性别不限;③入组时BPRS 18项总分≥36分[2];④首次发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⑤均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严重的躯体疾病及孕妇患者。

1.2 入组情况: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在住院符合入组条件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8周临床观察。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29.5±3.4)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9.2±3.6)个月。无阳性家族史32例,占80%,在8周的治疗中无脱落。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开放性研究,以氨磺必利(商品名帕可)

200毫克/片(齐鲁制药业)单一用药,从小剂量200 mg/d开始,逐渐加量至200~600 g/d,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 mg/d。治疗研究共8周。治疗中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有严重失眠者采用安定类药物,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时,对症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或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1.4 疗效与不良反应评定:采用BPRS进行疗效评定。规定BPRS减分率<30%为无效、≥30%为好转、≥50%为显效。在治疗4、8周末查血常规、心电图以及肝功能。

1.5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BPRS减分率比较及疗效结果,见表1。

2.2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3例,口干2例,便秘3例,嗜睡3例,体质量增加3例。不良反应均为10%或以下。且不良反应程度轻。在加服安坦后静坐不能缓解,且维持期服用中等剂量药物其他不良反应自动减轻。血常规、心电图以及肝功能检查均无重大改变。

表1 治疗前后BPRS疗效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BPRS疗效比较 (±s)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BPRS总分 53.40±8.45 13.65±11.31 27.42±16.5 40.6±16.3 56.2±15.3显效 7 18 37好转 15 23 2无效 15 2 1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40例患者临床痊愈37例(占92.5%);好转2例(占5.0%);无效1例(占2.5%)。与国内外报道相似[1]。氨磺必利为苯胺替代物类精神抑制药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DA)能D2和D3受体阻断剂,能选择性地与边缘系统D2、D3受体结合[2]。低剂量时主要阻断D2/D3突触前自身受体为主,消除突触前抑制,使DA进入间隙量增加,缓解阴性症状;高剂量氨磺必利进入体内后,主要阻断突触后受体,使DA结合位点减少,改善阳性症状。氨磺必利能竞争性拮抗5-羟色胺(5-HT)受体,是其抗精神分裂和抗抑郁作用的分子基础,同时氨磺必利对D1、D4、D5受体几乎无亲和力,且对5-HT、肾上腺素能α、组胺H、胆碱能受体亦无亲和力,对纹状体DA受体阻断不明显,因此其具有较高的疗效和较好的耐受性[3]。综上所述,氨磺必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而轻,患者依从性好,使用方便,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1] 翟金国,赵靖平,房茂胜.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Ⅰ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4):296.

[2] 颜文伟.我是这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3):191.

[3] 邝云航,李小芳,钟潇琦,等.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40例临床疗效初探[J].精冲医学杂志,2009,25(3):180.

猜你喜欢

氨磺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浓度参考范围和警戒值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