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风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14刘金涛张腾
刘金涛 张腾
1.嘉兴市中医医院 浙江,嘉兴 314000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高血压在中医理论中应属无病有证之概念,大多归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皆有论述,近现代医家总结归纳前人理论后认为本病病因病机无外乎“风”“火”“痰”“瘀”“虚”五字,辨证论治上要分清“内外”“标本”“虚实”“脏腑”四点。然而目前临床上过分强调“平肝熄风”“滋养肝肾”“健脾燥湿”“活血化瘀”等针对内因的治疗方法,针对外邪的治疗手段没有得到足够运用。“风”在外邪等标实证候中是一个主要致病因素,外风导致高血压之说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理论体系,并且没有得到临床的重视,正确应用祛风法防治高血压应该成为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外风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祛风法的适应证候及方药选择、早期应用因时制宜等三方面系统阐述中医祛风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总结高血压祛风法理论,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1 外风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1.1 外风夹寒夹火 六气之中,唯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曰风寒,兼火曰风火。诸邪必须借风邪方可到达头部,以致眩晕头痛。六淫邪气侵及人体,尤以风、寒、火三邪最易引发本病。首先机体外感风寒之邪,致使皮肤玄府郁闭,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引起寒结血凝,血脉不通,脉管拘紧,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血压升高,同时风寒阻遏阳气,头部经脉气血凝滞,引发头痛眩晕。
1.2 外风伤络致气滞血瘀 外风伤络致气滞血瘀是因风致眩致痛的另一机制。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外邪犯表以风为先导。一方面风邪客于肌表,循经上扰巅顶,邪遏清窍,则作眩晕,即外风侵犯络脉,风善动窜扰,进而扰乱正常血气运行,引发络脉气血失调,导致眩晕。另一方面,风性主动,易袭阳位,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头为清阳之府,外感风邪,上犯巅顶,风邪郁遏,经脉痹阻,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疾,或素体阳盛化风,风阳上扰清窍,或气机郁滞,气郁化火,扰动清空,或气郁日久,瘀血内生痹阻脑络。
1.3 外风引动内风 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应辨明病因,重外风,审内风,内外合参。风有内外之分,风邪致病,历代医家多偏重内风,内风固然是高血压的重要致病因素,但是外风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内外相得,外风有附,内风有助,合而为病。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风主要起源于肝风。一方面肝脏本身肝阴不足,肝风内动,肝阳上扰,风助火势,引发眩晕头痛诸症,此时复感外风,外风直中毛孔,进而入里,引动内风,加重诸症。另一方面久病诸脏皆虚,损及肝脏,内伤不愈,五脏亏损,内风易发,正气不足,更易感外风,内风与外风互相交错,互为因果,引发高血压诸症。
2 祛风法治疗高血压的适应证候及方药选择
应用祛风法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仍应遵循辨证论治,个体施治的原则,选择适应证候及方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风邪束表 在风邪束表的辨证上,王阳[1]将“项强”“有汗”“脉浮”作为判别外感风邪眩晕的主要依据。田盼盼等[2]认为因风邪束表,卫阳被郁,临床可兼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风邪在表之象,此证治疗首当泄卫解表,祛风止眩,方用川芎茶调散。饶旺福等[3]认为凡是头痛而无明显阳亢症状者,均夹有外风,当用羌活、防风、白芷、细辛、川芎之类散风药。风邪郁遏型头痛特点是头痛经年不愈,时作时止,遇寒或情绪激动则发,治亦以散风祛邪,方用川芎茶调散。为防止复发,缓解期以疏肝理血祛风为主,疏肝用柴胡、白芍,理血用当归、川芎,祛风用刺蒺藜、羌活、葛根。
2.2 风寒外束 姜桂宁[4]认为风寒外束多伴畏寒、关节痛、头痛、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临床表现,故而除了应用解表祛风药物外,常针对机体出现的寒证,加用辛温中药。卢放明[5]认为外风致眩,风寒多见,症见眩晕伴头痛,以前额或两太阳穴为甚,周身酸楚,容易治愈,但感寒又可复发,亦常用川芎茶调散。
2.3 风热袭表 姜桂宁[4]认为风热袭表多伴有发热不畏寒、咽痛、头痛、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等临床表现,故而除了应用解表祛风药物外,常针对机体出现的热证表现,加用辛凉解表之中药。田盼盼等[2]认为因证属风热上壅,卫阳被郁,可选菊花、金银花、白蒺藜等药。汪玉芳等[6]针对风热兼证,治宜清内以疏外,再配以清凉之品,方用川芎石膏汤。
2.4 风邪内侵,气滞血瘀 李瑞玺等[7]认为,对初由外感风邪,未能及时治疗,风邪留于经脉致气滞血瘀,每遇外风、精神紧张、情志波动而头痛者,可用祛风活血汤(羌活、白芷、川芎、防风、丹参等)。韩晶等[8]归纳各家之说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一方面通过调血,如补血、活血、凉血等方法,使原有风邪被祛除,即风邪随血的运行而消除,另一方面是通过治血使得气血充盈,内风不得生,外风不能侵,进而风自灭。
2.5 风邪内侵,引动内风 对于内风外风同时致病者,周仲瑛[9]认为外风宜祛,内风宜熄,因内外之风常相兼为患,故祛风与熄风之法亦常互参。曾泽生等[10]也认为治当内外并重,治内必兼疏外,治外必兼平内。治内宜天麻、钩藤等平肝熄风之类,治外宜菊花、蝉蜕。对头晕恶风,外邪较重者,宜用防风,然用量不宜过大,一般6~10g为宜,防太过辛散伤正。对眩晕日久,风邪入络者,宜加入僵蚕、全蝎等入络搜风之品,加强其疏风熄风之力。
3 祛风法治疗高血压需早期应用,因时制宜
3.1 早期需用 张腾教授[11]应用清肝益肾祛风中药复方防治高血压前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张腾教授认为高血压前期已经出现肝肾不足,同时外风引动内风引发高血压诸症,故在清肝益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高血压前期中医治疗需加用祛风中药,重用羌活、防风,以羌、防之属升之,则能去湿热于高巅之上。高血压前期发病机制与外风早期致病性质相通,在高血压前期适当运用祛风药能收到较好效果,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较少,高血压前期祛风中药应用的必要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2 因时制宜 高血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医学表明高血压的发病与季节关系密切,气温、气压的急剧变化对高血压发病具有显著的影响。寒冷环境可以理解为外感风寒,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亢进,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相关药理研究显示羌活、藁本、防风、荆芥等祛风药物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心肌缺血进而起到降压的作用。因此在冬季或相对寒冷的春秋季,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加用祛风寒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4 验案举隅
患者,男,35岁,2016年4月17日初诊。自诉眩晕,呈阵发性,遇风加重,休息后好转,平素急躁易怒,腰酸,五心烦热,偶有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查动态血压示平均值:136/86mmHg。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肾不足、风阳上扰证;西医诊断:高血压前期。治法:补肝益肾,祛风止眩。处方:柴胡、川芎、羌活、防风、黄精、炒黄芩、桑寄生、川牛膝各15g,黄连6g,夏枯草30g,石决明20g。连服2周后头晕症状明显缓解,血压基本保持正常水平,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初诊时患者眩晕,遇风加重,急躁易怒,腰酸,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弦数,符合肝肾不足,风阳上扰的表现,故选用清空膏、三草一精汤、天麻钩藤饮组方来补肝益肾,祛风止眩。本方羌活、防风入太阳,柴胡入少阳,皆辛轻上升,祛风胜湿之药。川芎入厥阴,为通阴阳血气之使。黄芩、黄连苦寒,以羌、防之属升之,则能去湿热于高巅之上。石决明有平肝熄风之功效,夏枯草以清肝,黄精、桑寄生以益肾、祛风湿,川牛膝则引血下行、活血通络,补益肝肾,诸药共奏清肝益肾祛风之效。
5 结语
祛风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祛”有除去、解散之意,“祛风法”即是解除外感风邪的治疗方法,凡外感诸疾皆可用之。然而“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见证多端,根据临床所见,远不止外感一种,故祛风法的应用也决不仅限于外感一证,对于许多慢性疾患亦尝用之辄效。祛风法根据其作用大体可分为祛风散寒法、祛风清热法、祛风止咳法、祛风胜湿法、祛风解痛法、祛风解痉法、祛风止血法、祛风消疹法等,由此可见祛风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同属风症,又有内风、外风之别,内风宜熄,外风宜祛。本文从外风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适应证候及方药选择、早期应用因时制宜等三方面系统阐述中医祛风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并举医案佐证,以供同道参阅,希冀祛风法在高血压治疗中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充分的临床应用。
[1]王阳.外风干预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急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8):957-958.
[2]田盼盼,朱篧.从"道法自然"探眩晕临床证治[J].河南中医,2015,35(4):683-684.
[3]饶凯华,饶旺福.饶旺福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8):984-985.
[4]姜桂宁.眩晕病因病机古今对比暨其总体防治思路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2):91-94.
[5]卢放明.眩晕证治初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8(4):8-10.
[6]汪玉芳,刘菊妍.金元四大家论眩晕[J].江苏中医药,2008,40(7):28-29.
[7]李瑞玺,弓莉莉.中医治疗头痛[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0):1.
[8]韩晶,安佰海,王阔,等.从“治风先治血”谈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J].中医药信息,2013,30(6):1-3.
[9]郭立中,朱垚.风病善变[N].中国中医药报,2010-05-10(4).
[10]曾泽生,罗斌.眩晕证治刍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236-237.
[11]贾成林.清肝益肾祛风法防治高血压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