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五实”“五虚”的涵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2018-01-14曾耀明郑红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内经胃气医家

曾耀明 郑红斌

1.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五实”“五虚”首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该篇最早论述了“五实”“五虚”的概念、病机、治疗原则及预后,对中医临床实践很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后世医家产生深刻影响,但易被现代医家所忽视,本文拟就其内涵、外延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探讨如下。

1 “五实”“五虚”的涵义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为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为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后得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此段条文较全面论述了“五实”“五虚”的症状、病机、预后及治疗原则等内容,为后世临床虚实危重病证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1 五实的症状病机 五实指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等症状,是临床危重症,病机当为五脏受邪,邪气闭阻,阳热亢盛,充斥于表里,邪热内闭,而耗伤阴液,以致阴竭阳越而外脱。历代医家对此认识较为一致,以明代医家张景岳阐述较为详细,其在《类经》说:“实者,邪气盛实也。脉盛者,心所主也。皮热者,肺所主也。腹胀者,脾所主也。前后不通,肾开窍于二阴也。闷瞀者,肝脉贯膈,气逆于中也。”[1]同时,对“五实”的症状,张景岳还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上)》作了补充“,心实者,多火而多笑;肝实者,两胁少腹多有疼痛,且复多怒;脾实者,为胀满气闭,或为身重;肺实者,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2]。经文所言以及张景岳的补充阐发,对后学者认识与把握五实病证很有指导意义。

1.2 五虚的症状病机 五虚则指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等症状,亦为临床危重症,病机以五脏真阳微弱,真阴枯竭为主。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脉细,心气虚也;皮寒,肺气虚也;肝主春生之气,气少,肝气虚也;泄利前后,肾气虚也;饮食不入,脾气虚也。”[3《]景岳全书-传忠录(上)》补充了相关症状“:心虚者,阳虚而多悲;肝虚者,目(chong)无所见,或阴缩,筋挛而善恐;脾虚者,为四肢不用,或饮食不化,腹多痞满,而善忧;肺虚者,少气息微,而皮毛燥涩;肾虚者,或为二便不通,或为二便失禁,或多遗溺,或腰背不可俯仰,而骨酸痿厥。”[2]经过张景岳的补充,让“五虚”症状可辨可识。

1.3 “五实”“五虚”的预后判断、治疗原则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五实”“五虚”的预后判断及治疗原则,对后世医家临床辨证应用具有较好的启发。金代医家张从正的《儒门事亲》说:“夫五实者,谓五脏皆实也;五虚者,谓五脏皆虚也。腑病为阳,易治而鲜死;脏病为阴,难治而多死……夫五实为五脏俱太过,五虚为五脏俱不及。《内经》言此二证皆死,非谓必死也,谓不救则死,救之不得其道,亦死也……夫浆粥入胃而不注泄,则胃气和,胃气和则五虚皆实也,是以生也;汗以泄其表,利以泄其里,并泄则上下通,上下通则五实皆启矣,是以生也。”[4]张介宾的《类经》提出:“五实者,五脏之实也。五虚者,五脏之虚也。五实五虚具者,皆死。然气虚至尽,尽而死者,理当然也。若五实者,何以亦死?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脱不死,仍归于气尽耳。”[“1]五实”“五虚”的治疗原则,“五实”证治疗关键应以祛邪为主,使邪有出路,邪去正安,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其实者,散而泻之”,并提出“汗而发之”“渍形以为汗”“引而竭之”等多种治法;而“五虚”证的治疗宜用补法,或补气,或补血,或补五脏,或补阴阳,而滋补的关键在于恢复胃气和固护精气,胃气得复,生气可存,虚者得以补充,因而可以转危为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等等。绍兴名医丁伯荪的《医理衡正》说:“五实、五虚,皆死候也。但能医治得法,虽困亦可挽救。经言:‘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是言治虚之法,必先扶其本,浆粥入胃,则脾土将复,泄既止,则肾水渐固,虽犯虚死之条,则亦可以回生。经言‘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是言治实之法,汗下为要。身既得汗,则表邪解,后既得利,则里邪去,虽犯实死之条,邪退则活矣。”[5]上述几位名家不但理论扎实,临证经验丰富,对经文理解非常透彻,阐述也是有理有据。

2 “五实”“五虚”的临床指导意义

《内经》“五实”“五虚”虽言简意赅,但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奠定中医虚实辨证的基础 虚与实是中医学里两个相互对立但又有机联系的病机概念,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内经》“五实”“五虚”全面地阐述了五脏病变的虚实病机,是中医最早的五脏实证、虚证分型,并奠定了中医虚实辨证的基础,对后世医家辨别疾病的虚实,了解邪正的盛衰,以及采取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如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上)》云:“凡欲察虚实者,为欲知根本之何如,攻补之宜否耳。”[2]丹波元坚的《药治通义》提出:“为医之要,不过辨病之虚实也已。虚实之不明,妄下汤药,则冰炭相反,坐误性命,是以临处之际,不容毫有率略矣。”[6]虚实一直贯穿于《内经》全书,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最早明确提出邪气亢盛则实、精气不足则虚的病机变化,并以其虚实作为纲领统领临床辨证论治。《内经》“五实”“五虚”是五脏疾病危重时的典型表现,为后世医家在临床虚、实辨证运用上奠定了基础。张介宾就在此基础上拓展出表里、气血、脏腑、阴阳之虚实等。《景岳全书·传忠录(上)》云:“虚实者,有余不足也。有表里之虚实,有气血之虚实,有脏腑之虚实,有阴阳之虚实。凡外入之病多有余,内出之病多不足。”[3]

2.2 指导中医临床危重急症的诊疗 《内经》中提出的“五实”“五虚”系临床危重症,对临床判断病情及治疗很有指导意义。“五实”“五虚”之所以出现病重不治,源于一为邪盛猖獗,遍扰五脏,一为正气虚衰,五脏失守。临床运用时应视其邪正的盛衰程度而确立正确的治疗措施,如果仅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少气,精神萎靡,泄泻,畏寒,头晕眼花,腰腿酸软乏力,盗汗,脉细等虚证,或者面色通红,呼吸气粗,脉盛有力,腹胀,小便不通,大便秘结等实证,未必是死症。而如果出现冷汗、肢厥、面白、目合口开,二便失禁,脉微或身热烦渴、唇焦面赤、脉数疾、汗出如油等亡阳亡阴重症,或者表现为高热、肢厥、神昏,烦燥不安等实证则当属危候。同时《内经》所提出的“五实”“五虚”治疗大法,对后世危重病的诊治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文所谓“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后得利,则实者活”,提示临床对实证治疗的关键是要使邪有出路,对虚证的治疗关键是在于恢复胃气,为后世对虚实两证的辨证奠定了基础。在具体应用上,攻补须根据病情、时机灵活应用,方能收到疗效,挽救生命。

2.3 揭示虚实病证辨治中胃气的重要性 人以胃气为本,胃气是指脾胃运化水谷之精气,为五脏之根本。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虚实二证的可治与否以及其临床转归,一个重要方面是取决于胃气的有无。《内经》在“五虚”“五实”治疗上也体现了无论祛邪还是扶正,均需时时顾护胃气为先的原则,体现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给后世医家重视胃气以重要启迪。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作为 “补土学派”创始人,重视胃气与元气的关系,创立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学说[7]。金代医家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也说:“药之所以能胜邪者,必待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气;邪气胜,胃气绝者,汤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布,虽神丹其能为效也?”[8]周学海在《读医随笔》说:“病之实,实有百也,病之虚,虚有百也;实之泻,泻有百也,虚之补,补有百也。而大旨总视胃气之盛衰有无,以为吉凶之主。”[9]说明在临床上对于虚实病证的辨治既要注重驱逐邪气,更要注重保养胃气,使虚者保留生机。

可见,《内经》“五实”“五虚”的经文涵义丰富,奠定了中医虚实辨证的基础,并提出诊断疾病时要注意根据症状变化及时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同时揭示了治疗实证与虚证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提示在临证时应当灵活选择祛邪、扶正治法,且在诊治过程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培育胃气,这些诊治思想对中医临床特别是急重症的治疗上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值得认真继承与发扬。

[1]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45.

[2]张景岳.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4-25.

[3]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3.

[4]张子和.儒门事亲[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5.

[5]丁伯荪.医理衡正[M].绍兴:浙江嵊县中医院,1983:5-6.

[6]丹波元坚 药治通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01

[7]陈震萍,沈丹,牟重临.论李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思想[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12):910-913.

[8]成无已.伤寒明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

[9]周学海.读医随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55.

猜你喜欢

内经胃气医家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