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抗菌药物认知、使用习惯和应用态度的调查
2018-01-12姚新刚刘叔文
姚新刚,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515)
抗菌药物是药理学的重要章节,其中包含抗菌药物、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及抗肿瘤药众多章节。在平时授课中,学生往往觉得章节众多、药物繁杂、记忆困难、应用较少,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本次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使用习惯和应用态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已成为临床应用范围最广、使用次数最多的药物之一,抗菌药物的滥用使世界多国暴发“超级细菌”疫情,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以来,抗菌药物的种类日益增多,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抗菌药物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变态反应或因菌群失调导致的二重感染、病原微生物对药物适应而产生耐药性等,使得治疗困难,同时也使医疗费用急剧增加。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抗菌药物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可以买到,我国也不例外。
目前我国常见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居高不下,用药结构不合理、联合用药现象极为普遍。不同患者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等均不完全,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都不尽相同,随便吃药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促进大众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涉及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等几方面错综复杂的伦理学问题。
而大学生对抗菌药物存在很多错误认识,如认为感冒、发热要用抗菌药物,手、脚扭伤要用抗菌药物,甚至用抗菌药物来预防疾病。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和重要的经济效益,也是有效控制、减少和延缓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习惯和应用态度等,这对抗菌药物使用中涉及的伦理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可帮助授课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扭转大学生固有观念中的不合理使用习惯,进而影响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5级27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计
采用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在开课前向学生说明用意,由学生自主扫描进入网页作答,答完后交卷。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3录入和管理数据,所有数据均使用Graphpad 5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共270名学生,其中女生占82.22%,男生占17.78%;18岁以下占1.48%,18岁及以上98.52%。均为参与药理课学习的在校大学生,学校资源较充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药物科普较方便的人群。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情况、使用习惯、应用态度等。
2.1 对于抗菌药物的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88.52%知道抗菌药物的概念;96.67%知道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儿童应比大人更加慎重;70.37%认可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90.74%意识到并不是抗菌药物越贵效果越好;64.81%不认为新的抗菌药物比旧的抗菌药物效果好;42.96%认为患病时几种抗菌药物联用比单用一种好;10.37%认为治疗感冒发烧应首选抗菌药物。
2.2 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习惯
调查显示,虽然有82.22%的学生及其家人只是偶尔使用抗菌药物,5.19%的学生及其家人经常使用;但是有38.52%的学生家中常备抗菌药物,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抗菌药物并不是家庭药箱的必备品。基于普通小病没必要去医院(68.89%)、医院诊疗麻烦且费用又高(26.30%)及认为抗菌药物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21.85%)等原因,高达47.41%的学生曾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自行服用抗菌药物,52.59%的学生不会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医生开了5天的抗菌药物,58.15%的学生会在服药两三天后,若症状消失自行停药,31.11%的学生若症状消失不会自行停药,10.74%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有52.59%的学生会在下次有相同症状时,拿以前剩下的抗菌药物来服用;94.81%的学生表示如果生病后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理想,会去看医生。
2.3 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态度
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态度,虽然也存在一定问题,但是大部分人做得比较好。国家规定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购买,因此大部分学生(67.78%)通过医生开处方的形式购买抗菌药物,但仍有28.89%的学生由药店推荐或者自己按照经验购买,还有3.33%采用其他方式购买;71.48%的学生遇到问题比较信任公立医院;31.48%的学生对医生采取绝对信任的态度,3.7%的学生表示对医生绝对不信任;就医时,大部分学生(86.30%)不会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86.30%的学生从学校教育中获得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有部分药物信息来源于医生、药师(63.70%)及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51.85%),30.74%的学生的抗菌药物信息来自亲朋好友;大部分学生(62.22%)表示不会参加节假日免费的抗菌药物讲座。
2.4 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的后果的认知调查
在调查抗菌药物导致的后果中发现,98.15%的学生知道细菌可能会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77.04%的学生知道超级细菌,见图1~2。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抗菌药物的危害比较了解。
图1 你知道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吗
图2 是否知道超级细菌
3 讨论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是比较高的,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态度也比较好,但是仍然存在用药习惯欠佳的问题。这说明还需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方面做出不懈努力。针对此次调查,我们给出如下建议,希望能对实现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和药理学的授课有所帮助。
3.1 教育可以提高人群的用药素养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均为医学相关专业,他们对于抗菌药物的总体认知水平比较高,这说明教育可让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抗菌药物。但是知识需要更新,而学生主动参加用药相关知识讲座的积极性较低。因此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用药相关知识讲座,并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正确的用药理念,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2 进一步规范媒体对抗菌药物的宣传
参与调查的学生有一大部分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获得抗菌药物知识的,这说明除了学校以外,各种媒体也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建议规范各种媒体对抗菌药物的宣传,避免夸大抗菌药物功能,同时科普相关知识,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3.3 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获得途径
人们的用药意识已经增强,但自主随意购药用药的情况也很普遍。有28.89%的学生由药店推荐或者自己按照经验购买抗菌药物;基于普通小病没必要去医院(68.89%)、医院诊疗麻烦且费用又高(26.30%)及认为抗菌药物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21.85%)等原因,高达47.41%的学生曾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自行服用抗菌药物。这说明普通抗菌药物在市场上流通广泛,一般人在小病小痛情况下通常不去医院,而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导致抗菌药物滥用更加严重。国食药监安[2003]289号文件《关于加强零售药店抗菌药物销售监管促进合理用药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4年7月起,未列入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全国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抗菌药物获得途径不规范的问题,建议大家通过执业医生开具的处方获得抗菌药物。
3.4 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培养良好的用药习惯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1]及《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2]明确指出,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感染引起,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故无须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临床诊断或确诊为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为避免耐药及控制药物滥用,无细菌感染依据者,不能以预防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所以感冒时并不需要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除非继发了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才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所以家中备用药目录不应该包含抗菌药物,必要时应由专业医生诊断后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而对于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而不能在吃了二三天药物以后症状消失就自行停药。一种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病因导致,所以在下一次出现类似症状时,经验性地使用之前用过的抗菌药物也是不可取的。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联合用药都可以增强疗效。
3.5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药师在调配药品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详细、全面、耐心的服务,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有利于加强患者对合理用药的理解。自2011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这说明针对临床医师的监管力度日趋增强。而针对抗菌药物滥用源头的另一个方面——患者,除了将抗菌药物列为处方药进行管理外,应对其积极开展抗菌药物社区健康教育。
[1]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30-333.
[2]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专家组.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