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2018-01-12龙苏兰龙丰云
龙苏兰,龙丰云,马 玲
(1.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2.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3.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遍及城乡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是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员队伍层次结构不合理、技术队伍素质低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卫生队伍的三大症结,严重制约着农村医疗卫生质量的提高[1]。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兴医学院校的建立和办学条件的提高,医学专业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上医学毕业生本身专业性强、从业选择范围狭窄的限制,其就业呈现愈发严峻的态势[2]。随着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城乡配置失衡的继续存在及新医改的实施开展,农村对卫生人员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它拥有吸收高校毕业生的巨大潜力和容量。目前医学生“无岗可以就”与基层“有岗无人就”的结构性矛盾,理应引起政府及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3]。为了了解医学毕业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意向,课题组展开了相关调查与研究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7年3 月—4月,根据学历、医护专业等特征,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我校本科和高职学院毕业生中按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分别随机抽取75人,共计300人,展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本科和专科毕业生的有效问卷分别为140份和134份,共计2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3%,见表1。在有效样本中,本科层次占51.1%,专科层次占48.9%;临床医学专业占48.2%,护理学专业占51.8%;城市生源占40.9%,农村生源占59.1%;男生占37.6%,女生占62.4%,见表2。
1.2 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指标是所选择项目的频数和比例。
表1 医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应答情况
表2 医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向调查样本基本情况[n(%)]
2 结果
2.1 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意向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人非常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学生比例为6.2%;选择无所谓的学生比例为19.3%;而选择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学生比例为74.5%。本科和专科学历层次的医学生均对去农村基层就业表示了较强的否定倾向;农村生源的医学生比城市生源的医学生更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男生比女生更能接受去农村基层就业,具体见表3。
2.2 吸引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促使医学生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为就业困难,占82.8%;家庭原因(6.9%)、农村地区关系和谐(3.3%)、农村地区工作压力较小(3.6%)所占比例均较小,具体见表4。
表3 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意向
表4 吸引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
农村基层工作本身可以吸引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较少,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动机还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对农村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稳定和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水平相当不利。
2.3 阻碍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为生活不方便(88.3%)、发展空间较小(79.9%)、待遇较差(78.1%)、心理上倾向城市生活(45.6%)等,具体见表5。
表5 阻碍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
2.4 潜在吸引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
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巨大差距使得在农村无论是工作环境、职业生涯的发展,还是薪酬和待遇等方面都远不如城市。调查结果表明:98.9%的医学生认为吸引去农村基层就业有待于农村综合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认为需提高待遇的医学生占96.0%;认为短期服务,回城市有保障政策的医学生占50.4%;认为在职业发展上给予政策倾斜的医学生占32.5%;其他占10.2%,见表6。说明农村基层要留住人才,必须从农村自身发展着手,依托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在卫生人力工作待遇及发展等方面共同努力。
3 讨论
3.1 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影响农村吸引和稳定卫生人才
教育改革以来,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为适应市场需求,实行双向选择。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作条件差、收入低、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少、缺乏事业发展空间,加上城市和发达地区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好的报酬、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导致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招募难”和“留用难”。目前医药卫生类本科毕业生在城市供大于求,在城市的大医院就业相当难,一部分人宁愿放弃医学专业选择改行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造成基层卫生机构招募和留用人才两难的局面。
表6 潜在吸引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高等学校的医学生还是当前主要为农村地区培养卫生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医学生,对毕业后去农村基层工作的意愿均极低,仅占6.2%。原因可能有:农村经济欠发达、生活不方便、发展空间较小、待遇较差、心理上更趋向城市生活等。说明农村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卫生人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城乡之间整体的巨大差距是阻碍卫生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根本原因。因此,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高需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进行整体规划,需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2 基层卫生人员的低待遇与医学生高薪酬期望相矛盾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当前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在择业时对薪酬待遇的期望值较高。有调查显示,17.7%的医学毕业生理想工作年薪低于9万元,53.0%的医学毕业生理想年薪为9万~20万元,29.3%的医学毕业生理想年薪高于20万元[4]。为促使医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我国各级政府为定向医学生制定了一系列财政补助政策。研究表明,即便是有意愿在农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也有一部分将在农村基层就业作为权宜之计,用这段经历作为“进军”大城市的跳板,并非愿意扎根农村基层[5]。对于投入了比其他专业时间、精力更多的医学毕业生来说,去工资待遇低的农村基层就业并不能满足其经济需求,而农村基层的低待遇又与医学生高薪酬的期望相矛盾,致使医学生更愿意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工作。农村基层缺乏卫生人才,理应给予比城市更高的待遇来吸引医学毕业生,但目前农村基层医学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却普遍较低,这与农村基层卫生市场需求相悖。农村基层条件艰苦,缺乏卫生人才,而医学生对工作薪酬期望值较高,所以,只有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薪资待遇,才能确保医学生“下得去”。
3.3 在农村基层就业难以满足医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在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发展空间较小”是阻碍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第二大因素。对于刚毕业的医学生来说,良好的实践环境对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至关重要。然而农村卫生资源有限,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农村基层的卫生机构很难用得上,加上进修和专业培训机会较少,严重阻碍了卫生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因此,更多有抱负的医学生会选择有发展潜力、晋升空间较大的地方就业。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为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人员预留专业成长空间及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对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应放宽晋升职称的条件,如农村卫生人员在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应放宽对其外语、论文的要求,注重专业实践能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今后吸引、留住人才打下基础。
4 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紧缺,要想医学毕业生“下得去”并“留得住”,就得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激励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通过以上调查我们认为,改革全日制医学教育,建立与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级政府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激励政策,比如:(1)制定更具吸引力的财政补助政策,培养农村定向医学生;(2)提高农村卫生人员薪资待遇;(3)加强农村卫生硬件设施建设,为医学生巩固知识及技能创造良好条件;(4)为去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人才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放宽晋升条件,满足医学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5)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医学院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保证医学毕业生真正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从而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1]徐刚,袁兆康.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7):79.
[2]朱庆亚,鲁胜锟,徐天宝,等.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现状及政府促进对策综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4):346.
[3]陈迎红.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53.
[4]王红漫.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J].中国医院院长,2010(24):56-59.
[5]孟晓红,徐持华,孟华.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J].实证研究,2012(6):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