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2018-01-12于丽玲
于丽玲,张 斌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当前,在多数医学院校中,医学生的课程内容除专业课程之外还设置了不同门类的人文社科课程,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高校中设置较为普遍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有助于医学生提高自我认知、提升人际交往技能、掌握压力调控和情绪管理能力、珍爱生命等不同环节的内容,为大学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涉及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心理素质教育。然而有学者提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过分关注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教育与发展为主,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1]。因此,在医学院校的不同专业中,了解学生在心理需求、授课方式及学时要求等方面是否具有专业特点,并在掌握其异同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设计授课方案,安排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因人而异地加强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尤其必要,现将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260名,其中男性105名,占调查人数的40.4%;女性155名,占调查人数的59.6%。专业构成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药学,其中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药学共146名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6.2%;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共114名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8%。
1.2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面向不同专业的医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情况的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对于课程具体环节的反馈、对于授课形式的评价等内容。对于授课形式,分别以完全不喜欢、不太喜欢、一般、比较喜欢、非常喜欢进行了分级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相关内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面对不同环境及应对现实事件时,个体所选择的应对方式一般具有较为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体现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具有不同的特征,而这种差异则来自个体对现实情景的理解和经验及其心理成熟的不同阶段。由于医学专业课程涉及基础和临床等不同领域,课程知识点抽象繁多,均需要实践和思维能力,因而医学院校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此外,医学生入学之后还面临着适应新的空间环境和人际环境等问题。因此,在调查中发现,医学生的心理需求首位是人际交往,其次为情绪管理,再次为压力应对和自信建立,而恋爱问题和学习问题并未成为学生主要的心理需求。对于上述的心理需求,在选择解决途径时,医学生首选求助友人,其次为自助调适,再次为求助家人,而通过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则排在上述应对方式之后,见表1。可见,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医学生还没有利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明确意识。
在了解心理需求现状及解决途径的基础上,通过χ2检验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需求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在大多数的心理需求上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网络依赖及职业规划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大多数解决途径上比较,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心理咨询和自助调适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由结果可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临床处理问题能力和科研能力,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更为关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也会更多地通过自我调适或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
此外,从医学生对于授课方式的反馈中可见,学生更倾向于理论讲授之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视频赏析、案例分析等具有实时互动及刺激视听觉的教学方式。其中,认同度较高的为视频赏析、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授课方式,见表3。
表1 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及解决途径
表2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心理需求及解决途径上的差异分析(人)
表3 医学生对授课方式的反馈
3 讨论
3.1 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授课内容
由于医学生的专业不同,因此在安排具体的课程侧重点时,应该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于授课中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调整,力求通过授课内容中的灵活变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正如有学者提出,医学院校要高度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要充分认识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地位及其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中的重要作用。从课程种类、学时数、学习要求等方面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2]。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传递的信息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心理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应的专题及知识点就极为必要。
3.2 运用多种授课方式,构建有机教育环境
在传统形式的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较为常见。但是当前社会环境中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库、专业论坛、网络课程、搜索引擎、微课等不同途径掌握课程资源,因此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再拘泥于刻板而耗时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客体固定的教育模式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造性、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生态和谐、系统性十大观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并以构建有机、融合、有序运行的教育环境为目标,在这一教育新体系中,现代教学模式也应在师生互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机会,如通过情景模拟、视频赏析、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表达自身观点、建立自信、博采众长、自我完善的途径,培养学生主动掌握、理解、分析和判断知识以及结合各自的关注点搜集信息资源并融会贯通的能力,并将这一能力加以应用,以点至面地从一门人文社科课程的学习辐射到其他课程的学习。这能够提高医学院校学生自主、自律、自信的学习和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3.3 促进学生自主领悟,推进人格化教育
有学者提出,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由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转轨[3]。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安排了具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环境适应、珍爱生命等素质教育环节,而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通过适当的表情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感受和辨别他人的情绪方面,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表达自身情绪和察觉他人情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运用合适的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妥善得体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观察和理解他人的表情及情绪,是体现个体情绪智力的重要方面。而这些素质能力的教育远非一日之功,需要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自我领悟的机会,促进学生真正将这些技能内化成具有鲜明个体特点的能力。现代教育推崇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和个性,而培养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初衷。因此在授课中需要有机结合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形成主动探索求新的个性特征,以积极心态和完善人格应对现实社会。
[1]李小青,宋传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高教学刊,2017(5):88-90.
[2]刘欢,蒋连城,汪一江.国内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的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1-2.
[3]俞国良,王浩.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思考:访谈证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