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2018-01-10康立芳
康立芳
摘要: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集体认同,藉此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要求。执政党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思想、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是肯定性心理反应与建设性行为表达的集合体,由利益认同、绩效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有机构成。利益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赋予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的承认、认可和赞同;绩效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效率和执政成绩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制度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的承认、认可和赞同;价值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核心价值观的承认、认可和赞同。促进利益共享以提升利益认同,改善执政绩效以拓展绩效认同,推进制度创新以深化制度认同,完善思想教化以厚植价值认同,共同构成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执政党认同;利益认同;绩效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27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131-06
赢得共同体成员普遍深刻的政党认同,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和完成执政使命的内在要求。执政党认同的发展,有助于深化和拓展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的政治信任和政治参与,推动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演进、政治服从向政治义务转化,提升政治运行效率。“我们不能强迫别人赞同我们,不管我们对他们有多少权力,因为强制他们表达他们的感激或赞扬将使这些表达毫无价值。行动可以被强迫,但情感的被迫表现仅仅是一场戏。”[1]对执政党的情感归属,成为共同体成员坚守政治理想、坚定政治信念和坚持政治行为的精神动力,“对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依附感,向来是人们忠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采取政治行动的一种最强大的动力。”[2]提升执政党认同的层次和水平既是实践课题,亦是理论课题。探寻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将丰富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的理论研究,促进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的科学发展。
一、利益逻辑:从利益共享到利益认同
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3]。利益蕴含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经济利益是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产生的根源,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以经济利益为转移,追求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利益。[4]利益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个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动力,能否实现、维护和发展共同体成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既影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亦制约共同体成员自由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利益是共同体成员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动力,“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思想本身无法激发共同体成员的行为动机,离开“利益”的“思想”必然空洞无力,“利益直接支配人的行为。”[6]甚至“支配我们的一切判断。”[7]作为思想判断和行为表达的集合体,执政党认同受共同体成员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的支配。能否实现、维护和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直接影响共同体成员的执政党认同。因此,促进利益共享以提升利益认同,是执政党认同发展的利益逻辑。对执政党认同而言,“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8]利益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赋予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的承认、认可和赞同。
实现、维护和发展共同体成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取决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性質和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状况及其变迁,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状况及其变迁要求。执政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同时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发展的物质基础,须从四个方面着力:首先,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综合运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的能力和水平,统筹协调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开放。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提高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争取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再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鼓励、支持和引导,解放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最后,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和信息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我国经济运行与社会治理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夯实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的利益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利益基础。但是,城乡和区域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差距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差距逐步扩大。与此相适应,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方面,人民群众之间的差距日渐凸显,部分困难群众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方面产生相对剥夺感,削弱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有鉴于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生工作,既普遍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亦从政策上向弱势群体重点倾斜,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使改革发展稳定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需要指出,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未能构成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发展的充分条件。部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不但未见提升,反而有所消减。这种现象表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促进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享,仅仅构成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强调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发展的利益基础,并非取消和取代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9]endprint
二、绩效逻辑:从执政绩效到绩效认同
绩效是成绩和功效的集合体,政治运行绩效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成本与发展收益之间的良好“性价比”。[10]作为执政成本与执政收益的综合反映,执政绩效是执政主体的执政业绩、执政效果和执政效能的结合体。执政成本是执政主体为完成执政使命而消耗的社会资源的总和,既包含“可计算的”、精确有形的“经济成本”,亦包括“不可计算的”、模糊无形的政治成本与文化成本。执政收益是执政主体的执政投入所取得的综合回报,[11]它反映执政目标的实现程度。执政绩效与执政成本呈负相关,与执政收益呈正相关。执政绩效的改善,意味着执政成本的降低和执政收益的提升。降低执政成本、增加执政收益、改善执政绩效,是贯穿执政党执政全过程和各方面的价值追求,既不能一蹴而就,亦不能一劳永逸。
绩效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效率和执政成绩的承认、认可和赞同,表征其对执政党执政绩效的积极肯定,亦即对执政党执政成本与执政收益、执政投入与执政产出相匹配的正面评价。在执政党认同的其他资源要素不变的情形下,执政绩效越高,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的绩效认同乃至政党认同越高,执政党的执政基础越牢固。[12]共同体成员对执政绩效的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它对执政党认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性上,共同体成员更多地依据执政党的执政绩效决定是否拥护执政党,“如果经济增长快、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就能够对执政党形成较高的认同度,相反,经济业绩差的政党即使在其他方面有突出的作为也难以赢得人们的认同”。[13]显然,执政绩效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体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和外交等领域。
执政绩效源于执政能力。执政能力,是执政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14]为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绩效认同,必须以先进的执政理念和科学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降低执政成本,增进执政收益,改善执政绩效。
首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贯穿于执政全过程,实现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線,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的内在要求。
其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提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能力,提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水平,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好“四种风险”,巩固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15]
最后,增强执政成本意识,降低执政成本,提升执政绩效。降低执政成本,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自觉,付诸实际行动、提升行动自觉,以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以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使降低执政成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6]同时,完善绩效评估的指标、主体、机制、程序和方法,提升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在评估指标方面,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全面评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绩效;在评估主体方面,将中国共产党自我评估、人民群众评估和第三方社会组织评估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评估主体系统;在评估机制方面,加强执政绩效评估的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逐步健全执政绩效评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执政绩效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在评估程序和方法方面,协调推进执政绩效评估的前期准备、中期实施与后期反馈,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绩效。
三、制度逻辑:从制度创新到制度认同
制度,是以强制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性规范。作为历史范畴,制度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关系范畴,制度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中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作为规范范畴,制度表明一定之规与当然之则,规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责任,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与约束性。[17]对人类社会而言,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目的在于调节社会关系、建立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对执政党而言,其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目的在于调动和发挥共同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实现执政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心理学认为,制度的表象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互动关系的显性规则,实质是共同体达成的制度共识。制度共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共同体成员对某项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持有一致观点;另一种是共同体成员对某项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的价值评价存有分歧,但普遍认为其他替代性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更差。[18]显然,制度共识既非与生俱来,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共同体不断建构的成果,这种建构集中体现于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的不断完善。对制度共识的生成而言,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是基础,持续提升共同体成员对制度的认同度是关键。一方面,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是共同体成员认同、服从和维护制度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共同体成员对制度的认同度,反作用于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为后者提供思想保证与精神动力。制度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之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制度认同的达成,既是对制度设计合法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积极肯定,亦是对制度运行规范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的正面评价,表现为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制度体系的自觉服从和真诚维护。作为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成为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的制度资源。endprin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具体制度有机结合,将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19]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巨大优势。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制度体系。[20]为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21]全面深化制度创新,建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和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首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强化各种社会力量的协商合作,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基层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防止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防止党争纷沓、相互倾轧,防止民族隔阂、民族冲突,防止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22]
其次,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破除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清除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等具体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创新政治体制,净化政治生态,优化政治环境,规范政治生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新文化体制,净化和优化文化环境,丰富和提升文化生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生态文明体制,健全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四、价值逻辑:从思想教化到价值认同
“价值是一个主客体关系范畴,具体是指客体对主体合理性需要的满足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或积极效应”。[23]价值表征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相接近的性质和程度。[24]价值范畴是主体内在尺度与客体外在尺度的统一体,客体的功能属性对于满足主体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具有积极效用,意味着客体对主体具有正价值;反之,则意味着客体对主体无价值或者负价值。随着认识、实践和价值活动的发展,主体逐渐深化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思想认识,逐步积淀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与美丑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的抽象和升华,即生成各式各样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立场与态度的总和,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25]在共同体成员中,既有各具特质、多元多样的价值观,亦有普遍认可、共有共享的价值观,后者的形成意味着价值认同的生成。
价值认同是人们对某一价值或某类价值认可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26]是个体或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价值或某种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与定向,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27]由此出发,价值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定向,是共同体成员对执政党核心价值观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即对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28]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无法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自发形成,必须经由思想教化,使之内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自主的价值实践。完善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化,可从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融合。在思想教化中,要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分析和学理论证,讲清、讲深和讲透“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同时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进行深刻剖析与深入驳斥,提升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觉。尤其要讲清、讲深和讲透马克思主义政党核心价值观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与此同时,情感是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巨大的精神力量,真实诚挚的情感是思想教化的生命力所在,是以情感人、引發情感共鸣的重点和关键。[29]因此,要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情感和兴趣,将“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机结合。
第二,“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融合,既推动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思想内化,亦促进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行为外化。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社会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和鲜活经验充实理论教育的素材,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自觉实践。
第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融合,既倡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追求价值高线和道德高线,亦引导普通群众自觉坚守价值底线和道德底线,使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共有共享的价值观念。一方面,要倡导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践行“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方面身体力行,“自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30]另一方面,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延伸至城乡基层,使之与普通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相融合,实现“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城乡基层“全覆盖”、“零距离”和“接地气”。endprint
第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拓展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客体与载体。学校教育指各级各类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民群众进行“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教育指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各类网站、文化部门、艺术团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企事业单位等,紧密结合业务工作进行“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深度融合,拓展“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客体与载体。首先,拓展“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在学校教育中,将“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各方面,贯穿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推动“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学校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结合,既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特点,因材施教,亦注重不同教育阶段的有序衔接。在社会教育中,整合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各类网站、文化部门、艺术团体、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力量,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队伍。其次,拓展“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体。在学校教育中,将“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各级各类学生,调动和发挥各级各类学生接受“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辅相成。在社会教育中,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各类社会教育的主体性,使之成为社会教育的主体力量。社会教育覆盖学校以外的所有家庭、社区、单位和组织,学校教育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两者结合,共同拓展“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体。最后,拓展“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传统优势,同时向其他课程渗透“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显性教育效果基础上,重视开展“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组织集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主题演讲、主题校园文化、主题社会实践、主题网络文化、主题书信文化等,使“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补充、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促进。在社会教育中,以纪念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契机,以“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运用震撼性元素造成视觉和听觉冲击,选取情感性元素实现积极的情感体验,采用象征性元素感知神圣的象征符号,[31]强化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集体记忆,为“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诠释思想内涵、提炼精神实质、总结实践要求。[32]
需要指出,利益认同、绩效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是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发展的四个向度,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利益认同、绩效认同和制度认同侧重于对中国共产党事实性资源的集体认同,价值认同侧重于对中国共产党意识性资源的集体认同。利益认同、绩效认同和制度认同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认同则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的深化和升华。一方面,离开对中国共产党利益共享、执政绩效、制度体系的深度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离开对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认同、绩效认同和制度认同将停留在感性直观层面,难以深入和持久。因此,利益认同、绩效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协同推进,是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发展的应然路径。
参考文献
[1]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9.
[2]维尔.美国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
[3]夏征农,陈至立.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361.
[4]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2-9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6]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4.
[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57.
[8]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9][20]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693.
[10]柴宝勇.政党认同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104.
[11]秦德君.执政的成本与收益:执政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107.
[12]柴宝勇.政党认同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110.
[13]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5.
[14]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8.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1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2).
[17]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1-55.
[18]鲲水.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9.
[1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6.
[21]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7-24(1).
[22]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2).
[23]徐青.价值理性的本真与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1-95.
[2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3.
[25]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1.
[26]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辨析[J].学术研究,2009(11):7.
[27]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
[28]邵鹏,安启念.论群众路线与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J].社会主义研究,2013(6):7.
[29]林洁.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结构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67.
[30]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
[31]马振清,蒋雪莲.纪念仪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呈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19.
[32]詹小美.中国梦价值认同的当代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4(4):7.
[责任编辑:庞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