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05方案”的教学针对性研究成果综述

2018-01-10管新华许煜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针对性理念

管新华++许煜华

摘要:通过强化针对性提升教学效果成为“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特色和鲜活实践,对既有成果进行全面多維综述兼具经验总结和新路开创的价值。在教学改革理论维度,现有成果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多维度的深化了“针对性教学”的学术含量;在教学改革实践维度,较有代表性的若干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师素质等方面全方位的探寻了“针对性教学”的技术含量;在教学改革完善维度,面向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教学应该处理好“教”与“学”、课堂与课外、管理与考核等诸多关系。

关键词:“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1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52-04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全新挑战和重要机遇,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成为“05方案”以来的总体态势和基本趋向,而针对性是新一轮教改的焦点和特色。虽尚未统一使用和科学规范范畴,并相当部分的教学探索并未直接以其为主题和思路,但在不同层面和许多维度触及到了实质和要求。因此对相关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这关键是要探寻分散和渗透于现有教改方案中的“针对性教学”的素材和理路,当然教学理论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一、教学改革理论维度“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更好实现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推行教学改革是必要举措。而这首要的是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的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其中教学理念的转变是研究的先导。

1.基于教学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转变的代表性观点

总体来看,现有的成果全都优先注重教学理念的改革,并将其与教学针对性紧密联系,“没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的各个环节就难以真正转到新方案上来,教学的针对性就难以得到切实提高”[1]。针对性教学要求教学理念必须注意教育对象的实际及变化,必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对关系。

在宏观层面,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必须考虑到“05方案”的精神实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理论创新和发展等多种因素,因而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落脚点,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深入的理论分析为基本途径作为确立新教学理念的基本思路”[2]。

在微观层面,要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其中李卫朝等明确指出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3];还要处理好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教学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这是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目标考虑教学理念的集中反映。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必须有助于理论习得、思想形成和行为养成这三维一体的目标,据此大多数研究成果都能对此有所涉及,比如中国计量大学思政教师曹兴平提出“要树立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4]。

2.基于教学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代表性观点

如果说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那么教学模式则是建立并反映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的标志成果。

首先,吸收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载体的新进展而出现的与新技术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如,南京师范大学提出将“网络毕博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专题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5]初步解决了掌握全面知识和精讲重点内容的内在矛盾,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

其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和现实需求,以内容为中心答疑解惑助推学生成长成才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地位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其中,上海大学的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反响较大,构建起包括建立问题体系、开展问题解析教学、采集和解答学生问题、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问题的四大对接环节的以问题导向的项链式。[6]

最后,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求,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育德教育的多元目标,钱惠英等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认为“课堂实践方便大学生参与,校内课外实践使大学生浸润成长,校外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7]。

3.基于教学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代表性观点

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能不能最终转化为教学实际并取得良好效果最终还依赖于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方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刘永记提出了“从课前准备完美的案例设计、课堂典型生动的案例展示、课中广泛深入的案例分析讨论”[8]。

当然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正确的提问方式,王洪新等提出“以民主平等的氛围为纽带,以缜密的“问题链”为载体的问题情境法”[9]。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以课程和教材为依据,分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别进行专题设计进而推进专题教学法,比如郭凤志、阎志才、齐晓安等。

二、教学改革实践维度“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教学的显著成效

上述针对性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创新促进了教学实践的过程优化和质量提升,推动了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要的就是在全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1.基于教学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处理的进展及偏差endprint

就形式而言,较之其他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处理的任务要轻松许多,因为具有相对稳定统一的教材、大纲、重难点解析和教辅。但就实质而言,内容处理的难度和要求却更高,因为教学对象是全校不同专业的所有学生,而且由于理论发展,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中。

一方面,作为教本的教材多次修订,力争在源头上做到与时俱进,北京大学陈占安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无论内容还是体例都有很大创新,坚持了“三个贴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针对性”,而且“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几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自出版发行以来都进行过多次修订,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10]。对未来得及写入教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也通过多种途径予以了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还有不少偏差,存在教学内容重复、枯燥等问题,既包括齐一的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无吸引力,张伟杰等提出“在全国上下统编一本书、一个教学大纲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明显存在重知识轻方法、重统一轻个性的倾向”[11],也包括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困惑的对接不够,与既有知识的衔接不畅,顾坚男认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内容与高中教材重复”[12]。

2.基于教学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优化及问题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处理和优化是教学的素材基础,那么教学方法则是将其转化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全方位的改革,包括创新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构建教学方法体系。郭凤志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问题型、互动型、情感型、研究型和信息技术型,对应的则是问题式、演讲辩论、情境式、课题制、运用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方法[13]。

与之同时,毋庸置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方法改革提升教学针对性也出现了偏差需反思和改进。既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理解和运用的表层化,诸如“将案例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学举例,实践教学仍停留于社会实践层面的思维定势等问题”[14],也表现为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技术流,“过多地强调多媒体的作用和意义,过多地强调图像、声音对理论阐述的替代作用,使本来严肃的思政课也带有了一种娱乐的色彩”[15]。

3.基于教學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优化均依赖教师的实施,教学改革树立的新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必然助推教师素质提升从而优化队伍建设。“网络化教学改革应促进教师的水平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在改革中必须考虑教师的利益,以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调动广大教师认同、支持、参与和推动教学改革活动”[16];通过各种项目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包括集体备课、“精彩一课”、“多媒体课件”评比、精品课程评比、教学团队评比等[17]。

三、教学改革完善维度“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教学的基本对策

1.辩证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

新世纪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顺应改革趋势、吸收改革成果、突出改革特色,尤其是基于学生主体性、改变教师“一言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树立并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但在理解和贯彻“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上出现了些许偏误,违背了改革初衷。

一方面,认同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围绕“教”是为了“学”、基于“学”而设计“教”,力争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统一的“双主体”,郭凤志曾概括到,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现代课堂教学,使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多边互动活动[18]。但较好实现有机结合的典型做法和成功案例还是凤毛麟角、理论原则和结合标准还待提炼完善。

另一方面,部分教学改革方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偏差,将“以学生为中心”误读为顺应学生取悦学生、忘记教学是给予学生新知识、提升水平的目的,将学生开心、气氛热烈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因为满足学生兴趣不等同于符合学生兴趣。李卫朝等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提出“现今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即“原理”课教学完全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而放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19]

2.辩证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指导思想和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再现和集中体现,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化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有科学而严谨的文献出处、文件依据和政策解读,处理好多种体系的转化与融合。

一方面,要更好运用课堂教学解决教学体系创新不够的问题。国家统编教材的出版和修订解决了学科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则依赖课堂教学,而这需要通过拓展渠道创新形式。张春梅提出了包括“选择精讲内容”“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引入热点焦点问题”和“面向思想理论之惑”等设想。[20]

另一方面,比照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取得初步进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在理论和定位层面,为了凑学分和拼形式未能注重实践教学的学术研究,为了完成任务而局限在特定领域未能注重实践教学的协同性,杨增岽提出要在“课程改革与教学建设的整体视野设计”“加强规范化设计”“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及评价方式”[21];在实施层面,大多数实践教学未能做成品牌,容易半途而废,如颜加珍曾总结的缺乏长效机制,如经费投入不足、后勤保障不力、未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合作单位等[22],离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更远了。据此,宋媛提出加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案例教学”“课题实践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23]从而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endprint

3.辩证处理“课堂规模”与“教学考核”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

针对性教学要求针对时代国情、教育理念、课程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论基础、专业特点、兴趣、性格等,而科学的教学管理安排和合理的教学规模更为基础和关键,即采取直接面对面近距离的小班化教学。而实际上90%以上的学校施行的却是超大规模的大班教学,这客观上束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教学的开展及其效果,正如刘洪森等对“大班教学”弊病的分析,在教学模式上,“师生互动环节无法实施,教师只能采取单向的理论灌输的授课方式”,在教学效果上,“相当一部分同学难以吸收课上内容”[24]。

因而,要不断完善和持续推进针对性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组织和管理安排上必须打破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创新考核体系。目前闭卷考试或考查仍然是主流,孙强认为“其考核的重点大都在于知识的测验,轻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更缺少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25]关于如何建立与针对性教学适应的考核体系,张俊英提出要实现多元性、全程式和结合式,即学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学习10%+学习态度5%+作业成绩5%)+理论教学考核成绩(开卷考30%+口试30%)+实践教学考核成绩(研究性学习考核20%+其他实践形式10%)[26];李英则提出包括PPT成果展示、思想政治主题演讲、社会实践调查等手段的综合体系。[27]

参考文献

[1][2]顾钰民.理念与方法:贯彻实施“05 方案”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4-8.

[3][19]李卫朝,武星亮.“05方案”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4):44-48.

[4]曹兴平,陈蕾.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坛,2016(15):185-186.

[5][16]管新華,王跃.以毕博为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11-115.

[6]王天恩.问道心扉——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M].上海大学出社,2011:03-09.

[7]钱惠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机制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55-57.

[8]刘永记.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12):62-63.

[9]王洪新,于冰.“问题情境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73-75.

[10]陈占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5(9):4-9.

[11]张伟杰,周惠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教学的方法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5):123-126.

[12]顾坚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探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208-209.

[13][18]郭凤志.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71-75.

[14]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性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5):64-67.

[15]李卫朝.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娱乐化倾向[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4):69-71.

[17]卢黎歌,何志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回顾与总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13-16.

[20]张春梅.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探析——以概论课为例[J].学理论,2014(12):209-210.

[21]杨增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及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100-103.

[22]颜加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68-70.

[23]宋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25-128.

[24]刘洪森,王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9-124.

[25]孙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不足与重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51-53.

[26]张俊英.试论“05方案”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6):122-124.

[27]李英.试论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J].教育与职业,2016(16):89-91.

[责任编辑:张学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课针对性理念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用心处事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