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探析
2018-01-10齐冬红
齐冬红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重要文献中不仅直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改变以往阶级教育的性质,其性质是无产阶级在实践中的自我教育,其目标是培育和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同时也就如何运用理论教育方法对工人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了经典的示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自我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0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44-04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发表后以多国语言及众多版本突破了国界的限制作为工人阶级“公认的共同纲领”而得到广泛地传播。《宣言》能够获得各国工人阶级如此高度的认同,既有其科学性的依据即其阐明的基本原理是对无产阶级运动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的理论表现;也因其契合工人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以工人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言说方式来进行理论传播,从而唤醒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使其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并努力在斗争中加以实践。可以说,《宣言》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向工人群众宣传其学说和主张成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范本。因此当前对这一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就颇为重要,并以此来凸显《宣言》所具有的重要的文献价值与理论意义。
一、《宣言》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以往阶级教育的性质
《宣言》肯定了社会对教育的作用,批驳了资产阶级歪曲共产主义教育的种种言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从其产生时起就打上了社会的烙印,阶级社会的教育必然要反映其阶级本质。因此,《宣言》强调教育是由“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1],教育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由特定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为之服务并随之变化。哪个阶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哪个阶级也就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决定着精神产品的占有、分配和消费,也就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内容。以往的社会的教育其实质都是阶级教育,由统治阶级确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并通过学校、教会等教育机构来施加其影响从而做出有利于本阶级的解释。资本主义教育也是如此,资产阶级宣扬资本主义教育是为一切人的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一旦资本主义教育终止,一切教育就都终止了。事实上,资产阶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描绘成人类社会永恒的自然法则,并将其作为社会教育的原则和内容通过学校等教育机构灌输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以蒙蔽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披着社会的外衣来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之实,而这也才是资本主义教育的实质。
不同于以往阶级有意无意遮蔽、掩盖其教育的阶级本性,共产党人直言其要对工人群众开展的教育是有着鲜明的阶级特征的,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以无产阶级的立场为根本出发点,并在《宣言》中以明确的态度公开表示其目标就是要使工人群众摆脱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进而促进其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最终通过革命上升为统治阶级。但是,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并不是延续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统治,而是要凭借其统治地位和统治力量运用暴力手段摧毁旧有的生产关系,从而将阶级及其差别和对立产生的前提彻底清除,并最终令其自身的统治也归于消亡。因此,相较于以往的统治阶级借助于有组织的暴力机构对被统治者进行阶级剥削和压迫而言,以自觉地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压迫才是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目标,它的最终目的是自觉地消灭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从而使公共权力丧失其政治属性而真正回归其社会属性,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自觉地剔除旧有的统治阶级思想对教育的束缚,还社会教育以其应有的本性,这也是它与以往阶级教育相区别的特殊之处。由是,就其性质而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充分认识教育这种人类精神生活共同活动的本来、变化形态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开展的工作”[2]。
二、《宣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在实践中的自我教育
“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3],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它在革命运动中从不放松对工人群众的宣传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由此就成为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教育者,相反它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这一自我教育既表现于阶级内先进组织与一般成員的关系中、也表现于理论原理与无产阶级自身运动的关系中。
一方面,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表现为它是阶级内部先进组织对一般阶级成员的教育。《宣言》指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都致力于组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斗争,并通过斗争夺取国家政权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归于消灭。但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国际视野、全局观念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又使这一政党成为有别于其他工人政党,更能反映无产阶级利益诉求的政党。因此,在现实的无产阶级运动中,共产党人能够成为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最坚决的力量,能够在斗争中始终推动运动不断向前发展。就共产党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而言,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共产党人要坚决维护的利益,除此之外,共产党人不谋取同时也没有什么特殊利益来加以维护。共产党人不是独立于无产阶级之外的政党组织,与普通工人群众一样共产党人也是无产阶级的成员,但他们又有不同于普通工人群众的特殊性,即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力量。“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所以,共产党人对工人群众的教育不是无产阶级之外的特殊阶级或阶层对无产阶级的强制和硬性灌输,而是无产阶级内部先进组织对本阶级一般成员的说服和引导,是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表现为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据的理论原理并非外在于现实的无产阶级运动,而正是对内蕴于无产阶级自身运动之中的原则、规律的科学认识。《宣言》强调这些理论原理绝不是靠某个救世主发明创造出来的,它们就存在于现实的无产阶级运动之中,“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5]。共产党人无意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去发明、创造某些特殊的思想、原则来超越阶级对立,以社会发明家的身份要求无产阶级理解他们的体系并开展活动;共产党人用以教育工人群众的理论原理是对工人阶级自身现实及未来发展的科学认识和预测,是无产阶级运动规律的理论表现,共产党人不过是把本属于工人阶级自身发展的科学原理揭示出来,并将其传播给工人群众而已。共产党人不是高于工人群众之上的救世主、发明家,共产党人也并不因其先进性,而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教育者,而是要使教育从根本上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与以往阶级社会中专事于思想活动的教育者高高超乎于社会之上的状况相反,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工人群众认识到潜藏在自身阶级运动中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实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中促进工人群众的精神发展,最终启发工人群众通过共产主义革命自己来解放自己。endprint
最后,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实现了无产阶级在自身运动实践中的精神发展。恩格斯在《宣言》序言中谈到,马克思对经由第一国际内联合行动和广泛讨论所促成并推动的工人阶级精神发展的前景满怀信心。马克思的信心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对《宣言》所阐释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充满信心,对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工人阶级实现自身真正解放的道路充满信心,二是他对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的阶级意识的发展和阶级觉悟的提升充满信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树起僵化的教条主义的旗帜,强迫工人阶级去无条件地服从和接受,而是通过“各国支部的各种机关报刊所进行的思想交流,以及在全协会代表大会上所进行的直接讨论”[6],通过工人群众实际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在斗争实践中借助于共同讨论和共同行动对各种理论流派进行甄别,甚至是以斗争失败的教训来认清什么才是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科学理论。借助于这种革命实践中的共同讨论和共同行动,工人阶级得以成熟到“可以进行独立的历史运动”[7],进而在斗争实践中自觉选择正确的道路。因此,与第一国际成立时党派繁杂、宗派主义盛行的状况截然不同的是,在1874年第一国际解散时《宣言》所提出的原则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这是无产阶级在自身运动中自我教育、自我觉悟的结果。
三、《宣言》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和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要时刻注意教育工人群众“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8],这种敌对的对立是阶级的对立,明确意识到阶级的对立也就意味着必须摆脱无产阶级自发斗争的状态,必须在斗争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培育和增进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而实现其阶级斗争的自觉,这也就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种阶级意识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最初使工人群众感受到单个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阶级的强大力量,进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直接的对抗和矛盾,再到使其认识到无产阶级自身所具有的、其他阶级无可比拟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最终使工人群众认清其在社会及其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使命。
对于这一问题,《宣言》首先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形成过程。最初,工人群众是各自分散的个体,他们偶有的联合,也是被资产阶级出于自身政治考量和利益权衡而动员起来的,绝非自觉的联合。然后,无产阶级逐渐摆脱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用而日益感受到自身这一群体的巨大力量,形成了有共同利益的同盟。同盟与资产者之间的冲突突破了最初工人与资本家个体间冲突的性质而日益具有了阶级冲突的性质,但这种冲突仍更多地体现为经济斗争。其后,随着冲突逐渐由地方向全国扩展,无产者也在这种全国性的斗争中进一步认识到了利益的共同性,为着共同的利益结成本阶级的政党组织,并以之与资产阶级及其掌握的国家政权展开斗争。
接着《宣言》指出,在上述过程中无产者不仅实现了由单独的个体向有组织的阶级的转变,也促进了自身的阶级意识由自发走向自觉。最初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联合行动中获得了政治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因素,而在资本扩张导致阶级分化日益严重的进程中,资产阶级下层成员的不断加入不仅给无产阶级增添了新的力量也使其获得了启蒙和进步的新因素。这些教育因素促使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开始自发地产生政治斗争的倾向,这种倾向也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发展的最初形式。当工人同盟不断扩大并集结成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提出属于他们自身的政治主张和权利时,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也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这一时期工人阶级并不能够对自己阶级发展的道路、历史使命形成正确的认识,因而也就无法达到自觉的状态。只有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激化直至临近决战的时期,资产阶级中“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9]转变其阶级立场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揭开了隐藏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内在原则和规律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以此作为共产党人对工人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南。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其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敌对的对立及其自身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最终也才实现了其自身阶级意识的自觉。
同时,共产党人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发展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过程中,一方面肯定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这一阶级除了归属于自身的劳动力可供其自由支配之外没有任何私有的东西需要加以保护,所以具有更加彻底的革命性,因而能够通过对现存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变革实现其与以往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决裂,进而实现自身经济的、物质的解放。另一方面强调无产阶级还必然要通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彻底摧毁,促使无产阶级摒弃以往社会中一切反映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的社会意识形式和思想观念,以促成其精神的解放。
四、《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理论教育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范例
正如列宁所言,《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作的“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10],所谓最好的阐述即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将其作为对工人群众开展理论教育的经典文本,注意结合工人思想认识和生活的实际来阐述科学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运用理论教育方法就应做到以理服人,而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揭示了反映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实现了理论的科学性,才能做到以理服人。《宣言》中理论科学性的确立,是通过破除资产阶级对其自身统治的美化来实现的,是破立并行、又破又立。
《宣言》中“破”与“立”的逻辑理路包含如下分析:首先是揭开资本主义永恒论的虚假面纱,一方面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并非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其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另一方面指出资产阶级也不是从来就有的,經由中世纪的城关市民到现代大工业资产者,其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也并非所谓的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代表,而是资产阶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争取其政治权力的产物。经由没有政治权利的第三等级到与贵族相抗衡的势力直至独占整个国家的政治统治权,资产阶级才实现了统治身份的逆袭,而其所掌握的国家政权也相应地成为了自身利益的代言人。其次,《宣言》在肯定资产阶级所具有的革命的历史作用的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已然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变革要求,基于同样的原因它自身也无法避免被替代的命运。最后,批驳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别有用心地指责和歪曲,指出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出于自身的阶级偏见所为。应对资产阶级将消灭私有制曲解为消灭个人劳动所得、消灭个性独立性和自由的论调,《宣言》直接申明共产党人要消灭的并非一般的个人所有制,而是对资本的独立和自由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彻底消灭。至于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就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观念的指摘,《宣言》直陈资产阶级所倡导的宗教、道德和所谓的自由、正义等永恒真理不过是其剥削阶级本性的反映而已。随着这些社会意识形式所由以产生的阶级基础的被消灭,它们也终归会消亡。因而,应当打碎资产阶级虚假的意识形态对工人群众的欺骗,以同一切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观念的彻底决裂来实现其自身的经济乃至精神的全面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还进一步揭开了遮蔽着盛行的各色思潮的所谓社会主义的面纱,指出了这些流派的阶级本质和思想缺陷,帮助工人群众明辨是非,认清什么不是共产主义、什么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使工人群众借助于理论剖析对工人运动的前进方向和道路做出正确地抉择。《宣言》贵族和僧侣不过是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作为“旗帜”来要求自己的利益,同资产阶级一道对工人运动实施暴力镇压、恢复封建统治才是其真实行动和用意。小资产阶级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希望回复旧的所有制关系,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田园诗必然会被工业社会的发展所碾压。而号称具有超阶级的立场、代表人的本质利益的德国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不过是德国小市民利益的直接反映。这三类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将其定性为“反动的社会主义”,他们是拉历史倒车的主张。借助于仅有的可怜的行政改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妄图使无产阶级放弃暴力安于现状,其保守性可见一斑。对于早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宣言》给予了积极地肯定,但也指出它的“空想”是同无产阶级发展的不成熟状况相适应的,因而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才能够真正为工人运动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才是把无产阶级的本能的渴望变成历史运动真实关系的科学。
参考文献
[1][3][4][5][8][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8,434,413,414,434,410,10.
[2]武东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观念[J].教学与研究,2014(2):74.
[6][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1,367.
[10]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
[责任编辑:张俊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