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山录校注》札记三则

2018-01-10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华盖文渊阁音义

王 冰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北山录校注》札记三则

王 冰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神清的《北山录》约成书于唐元和年间,是一部以佛家典籍为主,儒、道两家典籍为辅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儒、释、道三家观念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初期佛教徒较为开明的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故颇受后人追捧。如宋代的两位大家慧宝和德珪均为其做过注解,慧宝注是在《北山录》原文中进行注解,没有单独成书。而德珪对《北山录》的注解是独立成书,并名为《注解随函》,以下简称《随函》。但因神清《北山录》对后来逐渐兴盛的禅宗有诸多批驳,故多不录入后世藏经,传本甚少。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山录》才被收入日本新修《大正藏》。随着《大正藏》的影响不断扩大,《北山录》也逐渐为诸多学者所关注。因此,富世平先生的《北山录校注》便应运而生。本文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希望可以对《北山录》后世的流传略尽绵薄之力。

二、黩乱

《北山录校注》[1](P85)卷二:“增损佛语,黩乱圣典。”其后文注释为:“黩乱,繁乱。”点校者是遵循《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作“繁乱”,同时“繁乱”《汉语大词典》释为“繁杂混乱”。按释“黩乱”为繁乱,表繁杂混乱义,实有不妥,其义应为辱没亵渎、扰乱也。《说文·贝部》“黩”字段注曰:“黩,握持垢也。垢非持之物,而入于握持,是辱也。凡言辱者皆为黩。”而“黩”“渎”常假借通用,“渎”,亵也。《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九:“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逸也,不拘妒忌之恶。有逆于舅姑;有反易刚柔;有杀戮妻媵;有黩乱上下。良曰:‘黩乱上下谓不恭也。’”[7](P317)不恭乃谓其不尊敬、辱没尊长也。《论语正义》卷七《雍也》:“樊迟问志。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8](P236)汉代包咸注:“敬鬼神而不黩。”《正义》曰:“远者敬之,至不知所远,虽敬亦黩。黩者,慢也。”慢,有表示对人轻视无礼之义。《周易集解》上经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9](P10)唐代易经学家崔憬曰:“渎,古黩字。”同卷《北山录校注》:“使此方黩先所习者,忻新所闻,革违从劝,三训萃举,以光被天下也。”[1](P108)其注释云:“黩,轻慢不敬。”“亵渎”写作“亵黩”,在古籍文字使用中也是层出不穷。《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汉祖按剑大怒曰:‘史籍未览数纸,而敢亵黩尊神。乌老之言出在何典?若无所据,尔罪难逃。’”[10](P283)又《五礼通考》卷十一:“白虎通曰:‘祭天岁一者,何天至尊至质事之不敢亵黩?’”[11](P336)又《大正藏》本《宋高僧传》卷十八:“玄宗潜龙时,与门人张暐等同谒,回见帝甚至亵黩,将漆杖呼且逐之,同往者皆被驱出。”[12](P824)

三、花的之象

《北山录校注》卷三:“孝桓兴华盖之祭,亦但神佛而已矣,未求仁祠华盖之人也。”[1](P167)《随函》释“华盖”:“崔豹《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常有五色气云、金枝玉叶止于帝上,下垂有花的之象,故因而作华盖才也。”“花的之象”不易理解,《北山录校注》:“的,当为葩之误。”“才”,笔者认为其当为衍文。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七释“华盖”条:“户花反,《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蘤之象,故因而作华盖焉。华字又音呼瓜反,西域暑热,人多持盖,以花饰之幢幡华盖者也。涿音卓,蘤音毁也。”[13](P927)笔者后查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崔豹《古今注》,其原文为:“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蘤之象,故因而作华盖焉。”[14](P117)由原文可知,其文实为“花蘤之象”。而对于这句“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蘤之象,故因而作华盖焉。”中的“花蘤之象”,古籍中有两种不同的记载。第一种为“花葩之象”,如:《太平御览》[15](P226)卷八、《玉海》[16](P160)卷一百九十五、《天中记》[17](P95)卷二等。第二种为“花蘤之象”,此类书目为《宋史》[18](P625)卷一百四十八、《中华古今注》[19](P117)卷上、《皇朝礼器图式》[20](P553)卷十、《明集礼》[21](P305)卷四十四等。按:其当为“花葩之象”。《说文·艹部》有“葩”无“蘤”,而“蘤”见于《广雅》:“蘤、葩、花,华也。”相比之下,“蘤”出现的时间可能较晚。又有《龙龛手镜·艹部》:“蘤,韦委反,荣也、花也。”众所周知,许慎是站在当时的正字角度去记录解读文字的,而《龙龛手镜》多是记录俗写,所以我们可将“蘤”看作是“葩”的俗写。再者,从《一切经音义》释“华盖”条中我们又可知道,所谓的“花葩之象”,也即是“五色云气、金枝玉叶”的聚集之形状,像一顶华丽的盖子铺设在黄帝的头顶上,只是这种盖子是用各种各色金枝玉叶铺设而成。具体形状可参见《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华盖”的图解。因古籍中“蘤”和“葩”意义相近,都有盛大、华美的含义,故导致了两者的混用现象。但表示铺设成盖子形状这一含义的,就只能为“葩”了。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十上:“蘤、葩、花,华也。葩,从艹皅声。《徐锴传》云:‘草华房为葩。’《高唐赋》云:‘葩叶覆盖。’”[22](P335)由上可知,“葩”可表示用花草的枝叶铺设而成的房子,而“花”可作为“华”的俗写[23],故“花葩之象”的含义就不言而喻了,这也与被释词“华盖”相印证。至于“花的之象”,疑“的”为“葩”的讹误,而“葩”的俗写字形可为“癿”,其形体与“的”字形较接近,有讹误的可能性。

四、小结

汉字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其形音义较之古今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再者,佛经典籍相对于普通的古典文献来说更是晦涩难懂。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其中的字词追根溯源、明其源流,至此方能得其真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佛经所蕴含的哲理意义,传承中华佛教文化。

[1]富世平.北山録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秦公.碑别字新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辽)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张参.五经文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六臣注文选[M].第133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9]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中国书店,1984.

[10]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104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1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宋)赞宁,等.大正藏[M].第50册.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1990.

[13]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4]崔豹.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古今注[M].第8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89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9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96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1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8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0]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65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第64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2](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3]曾良.校勘精审泽惠学林——读《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J],中国文字研究,2009(11):210-215.

ThreeReadingNotesofBeishanLujiaozhu

WANG Bing

(SchoolofLiberalArts,AnhuiUniversity,Heifei230039,China)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 words hard to be understood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lthough scriptures has already been proofread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there are still many errors in some places, which affected the readers and understanding and preaching Buddhist scriptures correctly.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e paper will criticize and explain the words “qiang”, “blacken” or “flower” inBeishanLujiaozhuProofreading.

BeishanLujiaozhu; qiang; blacken; flower images

2017-03-08

安徽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705)。

王冰(1991-),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

B948

A

1009-9735(2017)06-0108-03

猜你喜欢

华盖文渊阁音义
张卫国
华盖木迎来新生
公心与私意之间:《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华盖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麟儿”与“华盖运”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抗战时期围绕《四库全书》阁书的文化掠夺战
文渊阁《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卷首提要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