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
2019-10-15付华林
付华林
莫高窟第 217窟主尊佛像上的华盖与菩提树相结合,中心底部倒悬莲花,华盖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装饰有摩尼宝珠,宝珠的火焰纹向上进行视觉导引,与下悬的珠宝铃铛罗网垂幔形成相对的视觉反差。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画师绘制华盖时,应用的并不是西方式的单点透视,而是在一个图像中能同时出现有仰视、平视两种视角,这正是敦煌壁画艺术表现手法的特征之一。
华盖在古代是一种常用体现世俗政权等级威严的仪仗器物。在宗教艺术中,主尊头上出现华盖,表示主尊同样拥有人间最尊崇的威仪。
华盖与伞渊源很深,其变化是在伞上增加宝珠顶、璎珞网等装饰。最初無疑是遮风蔽雨的实用器具,秦始皇陵一号铜马车上的伞就属于此类考古实物。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华盖图像,出现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画《御龙图》中。早期华盖图像与神仙方术有密切关系,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画中,有仆从为主人手持华盖形象,而帛画本身就是与亡灵何去何从的观念有关。由此可见华盖图像与宗教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在多种宗教中都有所应用。出土东汉画像砖中西王母配饰中就有华盖,嘉峪关魏晋壁画中也有西王母与华盖的图像。发现于印度鹿野苑的巴拉比丘奉献的佛像,不仅有伞盖和伞竿,而且铭文证实佛像与伞盖是一个整体。唐代玄奘法师记录,在恒河流域和犍陀罗地区,存在不少笈多时期(约320—540年)的华盖佛像。华盖还出现在中国景教图像中,如在泉州的元代景教碑刻中,就有两方石碑是底座十字架与华盖结合的造型。
在佛教义理中,华盖象征着免于痛苦、欲望、障碍、病痛及恶缘,表示佛法令众生清凉。敦煌壁画中,华盖从公元4世纪莫高窟创始之初就已经出现。除了纯粹的美化装饰功能外,还具有圣化石窟空间作用。华盖图案一般出现在大型经变画和说法图中佛、菩萨的头顶。莫高窟里的华盖造型多样,仅隋代44个洞窟就有300多个华盖,有幔盖式、伞盖式等。盛唐时期的华盖图案较多采用叠加手法,通常在华盖的伞盖顶端处通过二次叠加来增加整体高度,在视觉上更加具有气势。在色彩也更为丰富多彩,画师们会运用石绿、石青等多种颜色,从而产生艳丽的效果,其次再运用晕染手法形成过渡,使其富有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