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9黄冬贵黄沛兰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运用

黄冬贵 黄沛兰

【摘 要】本文论述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针对教学模式陈旧和单一、教师专业性有待提升、学生缺乏参与课程教学的主动性等问题,从环境设置、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方面探索互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46-02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自主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教学充满学习兴趣,做到“爱学习、会学习”。同时,还能将教师对学生的授课过程当作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过程,实现师生沟通能力和情感交流,可以说它是一种发展式、动态式的教学模式。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能够得到充分的缓解,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阻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播。在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讲解书本知识,没有进行一些实用性的拓展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掌握,在学习中与同学难以形成交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也不能体现出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更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跟不上现阶段的时代发展需求,不仅不能与他人做好沟通和交流,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阻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播,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降低。

(二)教师专业性有待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进度,但是部分计算机课程老师专业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受传统教学工作的影响,教学中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不能灵活地传授计算机相关知识,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不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三)学生缺乏参与课程教学的主动性。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热情,直接决定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整体发展与建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每一位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学生对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领悟能力以及参与热情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学校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教学任务,就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单一的灌输方式,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阶段思维方式出现硬化,学习参与度也会逐渐降低,甚至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出现抵触情绪,不愿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对于知识接收和实际操作是被动的,将导致学生丧失课程参与乐趣。

二、互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置合适的教学环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占据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基于课程特点,需要设置合适的教学环境,以适应互动教学模式。首先,物质硬件环境方面的设置,教学中需要实现一人一机,这样能够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对其进行验证巩固,并熟练掌握应用技能。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有相应的工具进行交流沟通,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网络环境教学软件实现教学活动管理,学生之间共享信息资源,教师也能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演示,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其次,精神氛围营造方面,学生与教师之间应建立真诚平等、信任尊重和分享参与等关系,教学中应做到以人为本,教师认真倾听学生所反映的学习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答或改进;学生应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二)师生互动。师生互动阶段是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互动效果决定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演练、语言、理解、倾听和思考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提问和倾听。提问一般发生在引入新知识和巩固已学知识等阶段中,所处阶段不同,问题设计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在引入新知识阶段,教师的问题设计需要从生成差异事件方面入手,展示与学生认知和经验相反的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形成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氛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比如在补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时钟的例子,使学生从时钟联想到计算机的运作方式,加以实践操作,就能将此知识点牢牢地记在心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实践操作题目来进行问题设置,同样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对问题进行解答。

对于问题的回答来说,教师需要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不能要求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马上回答上来,而是需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学生个体化差异来设置等候时间,保证此答案是学生认真思考之后所得出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包含其情感与思想,通过问题倾听,可以了解学生在此问题上是否还存在困惑。其中需要注意,提问不仅仅包含耳听这一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抽检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观察,从而达到倾听的目的。提问并不代表此问题已经结束,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价值和解决方式多样性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的沟通体现在行为、思想和情感方面,包括互相合作、互相竞争和讨论等,在这样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导,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发现新知识和新问题,比如在文件操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只提点一些关键性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研究出文件操作的方法,并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讨论和评价,选出最合适的操作方法,在学生讨论分歧意见较大或者陷入困境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提点,以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每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同,在实践操作阶段,很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为避免出现此现象,可以采用生生示范的模式进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更适合学生,负责教授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巩固知识点,并锻炼表达能力,其他学生则学习到相应知识,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优势互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钟宏.浅谈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式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7(9)

[2]刘荣立.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法探索[J].通讯世界,2017(16)

[3]陶涛.关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現代职业教育,2017(5)

[4]臧小丽.以互动式教学下的职业计算机教育方法[J].教育,2016(12)

【作者简介】黄冬贵(1984— ),女,广西柳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黄沛兰(1980—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运用
刍议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主辅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优化探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在大班教学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