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调查分析

2018-01-09刘传熙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双师型调查对策

【摘 要】本文论述参与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的首批和第二批共9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调研情况,发现主要存在“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首批和第二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标准不统一、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度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认真总结“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经验、修订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全面铺开“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出台有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文件等对策,推进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011-0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实践能力、推动高等职业教学改革和提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搞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能否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大众接受的优质教育,关系到能否真正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017年和2018年,广西开展了首批和第二批自治区级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并组织了有代表性的9所高职院校参与了试点。本文针对这9所院校进行调查分析,摸清了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现状,发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试点院校概况

首批自治区级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于2017年完成,参与院校5所,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批自治区级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于2018年完成,参与院校4所,即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和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参与试点的9所院校中,按院校性质分,公办院校8所,民办1所。按举办者行政级别分,自治区政府举办的3所,市政府举办的5所,企业举办1所。按办学示范性层次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3所,普通高职院校4所。在这9所高职院校中,具有行业背景的4所。各校概况见表1。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结果

2017年上半年和2017年12月,广西教育厅组织开展了首批和第二批共9所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分别有16个、17个专业大类的876名、657名教师提交了认定申请。分别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试点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公示、复审,并经教育厅最终审定,同意分别认定464名、462名申请者为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通过率分别为52.97%、70.32%。9所参加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结果如表2。

表2统计结果表明:

1.广西高职院校教师符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比例不高,平均24.38%,最高学校为38.86%,最低学校仅10.70%。

2.2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3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一般高职院校、1所民办高职院校和1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取得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与专任教师人数比例分别25.02%、26.88%、31.49%、19.18%、10.70%,数据表明取得“双师型”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比例中,一般高职院校超过示范性高职院校。

3.首批和第二批高级“双师型”教师人数合计为134人,而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双师型”教师人数分别为40人、38人、22人、4人、3人,示范性院校高职“双师型”教师人数合计107人,占高级“双师型”教师总数79.85%;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更为突出,分别占高级“双师型”教师总数的29.85%、28.36%;数据表明示范性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高级“双师型”教师人数多、比例高。

(二)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按专业大类统计结果

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7年12月颁发的《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共划分有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安与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19个专业大类。广西首批和第二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分别属于16个和17个专业大类。9所参加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各层级数按专业大类统计结果如表3。

表3统计结果表明:

1.表3统计结果表明,首批开展广西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试点除水利、医药卫生、轻工纺织专业大类空缺外,认定了16个专业大类占总专业大类数的84.82%;第二批开展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除水利和新闻传播专业大类无申请认定者外,共有 17个专业参加认定,占专业大类总数的89.47%。表明认定专业覆盖面较广。

2.按专业大类统计,各专业大类取得“双师型”教师人数有所不同,排名前5名专业大类是教育与体育(148人)、电子信息(141人)、财经商贸(127人)、装备制造(119人)、医药卫生(100人),占取得“双师型”教师总数比例分别是15.82%、15.23%、17.71%、12.85%、10.80%。前5名专业大类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合计人数635人,占总人数68.57%;排名后4名专业大类是公安与司法4人、资源环境与安全4人、轻工纺织5人、能源动力与材料8人,合计人数仅21人,占取得“双师型”教师总数的2.27%。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9所参加参与试点院校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人数共926人,占专任教师人数比例24.38%,取得最高院校比例38.86%,最低是10.70%,9所院校不论是整体统计还是按各学院统计,取得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试点认定资格与专任教师比均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要求中“到2017年,全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的要求。若按文件中“根据办学层次,到2017年,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5%以上,自治区示范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非示范性职业院校达到65%以上”的要求,那么差距更大。

2.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初、中、高各层次结构不尽合理、高级比例偏低。初、中、高“双师型”教师合理比例为2∶5∶3,首批、第二批“双师型”认定合计初、中、高各层级人数分别为369、423、134人,初、中、高比例为4.0∶4.6∶1.4,层次结构明显不合理,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取得高级“双师型”教师人数分别是40人和38人,占比为27.97%、27.73%,接近30%的合理值。这一方面体现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能力方面优于其他院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非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特别是在高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引进上加大力度。

3.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度不够规范。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有制度的保障。调研的9所高职院校均出台了“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文件,学校在文件中也体现在职称评聘时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政策。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9所高职院校的做法各不同,制度保障的缺失难以避免。因此,各院校也难以保证出台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与自治区“双师型”教师相关文件对接度高,校级内部认定标准与自治区级认定标准存在差距也在所难免,制度规范性欠缺是不可避免的。

4.首批、第二批开展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标准不统一,同层级间拓展条件标准悬殊太大。首批和第二批开展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必备条件标准初级、中级相同,但第二批高级“双师型”教师必备条件与首批相比增加了一项:“(5)企业实践条件:近五年中有累计不少于6个月在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本专业实践经历。”同层级间拓展条件标准悬殊太大,如高级拓展条件之一“指导学生获奖”,首批试点认定标准是:“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职业院校专业竞赛(技能竞赛)获得奖项(国家级获奖,省部级获三等奖以上奖项并排名前三)。”第二批试点认定标准是:“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职业院校专业竞赛(技能竞赛)获得奖项(国家级获奖、省部级获二等奖以上奖项并排名前3或三等奖并排名第1)”。“获奖”,首批试点认定标准为“获得市厅级及以上星火科技奖、技术革新、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的主要成员(国家级参与、省部级排名前十五、市厅级前五)并有相应成果”,第二批标准则为“获得市厅级以上星火科技奖、技术革新、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的主要成员(国家级排名前10、省部级排名前5、市厅级第1)并有相应成果”,可见这两个拓展条件排名要求更高并更靠前。再如高级拓展条件之一“专利”,首批试点认定标准为“近五年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发明专利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5项以上”,第二批试点认定标准为“近五年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农作物新产品授予权)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6项”,第二批不仅要求专利项目数量更多而且对专利档次的要求更高。首批和第二批认定高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数量分别是124人和10人,占比懸殊也很大,这与认定的标准是分不开的。

(二)对策建议

1.认真总结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经验。首批和第二批“双师型”教师认定试点工作已结束,要总结认定试点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2.修订完善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首批和第二批“双师型”教师认定试点工作出台了认定试点试行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改的持续深入,人们对“双师型”教师标准的认识将越来越成熟,认定标准应突出“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特别是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条件,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必备条件、拓展条件等的认定标准,修订完善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3.全面铺开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下转第16页)(上接第13页)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53条“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第66条“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认定工作指明了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实行初、中、高三级认证,每年定期开展”。因此,全面铺开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势在必行,各高职院校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

4.出台有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文件。高职院校根据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制定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并进行认定,应对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专业教师引进和“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等出台有关规定。建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准入制度》可考虑结合专业教师建设目标,规定高职院校新进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一定年限的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等条件;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的评聘标准设定上,出台向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员倾斜等条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Z].桂教师范〔2015〕9号,2015-03-17

[2]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关于公布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评审结果的通知[Z].桂教师范〔2017〕69号,2017-10-30

[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关于公布第二批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评审结果的通知[Z].桂教师范〔2018〕25号,2018-05-16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德职业院校专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和成长途径比较研究”(GXGZJG2017B211)

【作者简介】刘传熙(1986—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助理研究员,广西高等职业院校中级“双师型”教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国际职业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双师型调查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