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时代“小先锋”
2018-01-08朱华东
朱华东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提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從数学学科的性质上来看,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发现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基础上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从而实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及其应用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修改,在当前的新课标中增加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内容,并要求贯穿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说明,高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通过双重动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根据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文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够适用于学生社会发展和后续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而要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是必要的途径.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主要是基于三项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又被细化为三个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 而以上这三个方面在又可以细化为六大综合表现和18个基本要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此为教学依据,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1. 明确教学内容本质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教师想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明确教材内容中的本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函数视角和背景进行三角函数的解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实质,从而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三角函数实质就是函数,其特殊之处在于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且函数值之间存在固定的运算关系和规律. 其次,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三角函数的函数特征、周期特征、几何特征进行巧妙的结合,并注重函数问题的创新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再如对学生进行函数的性质教学时,教师应明确函数性质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当自变量满足一些特殊的关系时,函数值同样会满足某些关系. 具有某种性质的函数,其函数解析式和函数图像是可以相互对应的. 以偶函数为例,假设f(x)为偶函数,其解析式满足f(-x)=f(x),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2. 合理设计教学情景
数学学习的本质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参与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遵循数学学科的性质,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的教学情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情景设计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主要以活动式教学情景设计为例,通过列举法阐明了高中数学活动式教学情景的设计思路. 相对于其他教学情景设计来说,活动式教学情景往往具有一定的游戏成分,带有浓厚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动式教学情景设计中,教师应确保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并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自主体验和发掘数学知识.
例如“数学归纳法”的情景导入.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室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回答问题,随后依次从该学生后排的学生中抽取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学生回答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测自己的意图,并让全体学生进行回答.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老师接下来会抽取坐在第六名学生后排的学生回答问题. 在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数学归纳法的定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归纳法的实际意义. 随后教师又继续提问,但在这里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意外,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让第六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而是随机抽取一名其他的学生回答问题,从而为学生阐述数学归纳法存在的不确定性.
随后,教师可以进行探究性提问. 问题一:按照之前老师的提问过程,要证明老师是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提问,可以如何证明?学生:只要看老师提问第六个学生之后是不是按照第七个学生、第八个学生的顺序即可. 在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可借机为学生阐述枚举法这一证明猜想的方法. 问题二:如果第六名学生后排有上千名学生,老师一个一个点名太麻烦,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学生:老师可以先让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再要求后面的学生从第一个学生开始依次回答问题. 教师:这句话是依靠哪两个要素实现目的的?学生:从第一个学生开始,以此类推.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利用跳跃性的提问,教师还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发掘数学知识.
3. 教学重点设计
数学教学重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意义、法则、性质、计算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灵活地运用. 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抓住问题的本质,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渐进性的问题组设置,从而帮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几何概型》的引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几何概型》的本质,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认知生长方向. 问题一:如果从“1,2,3,4,…,48,49,50”这50个整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整数,这个整数不小于30概率为多少?问题一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叙述简洁,问题简单,通过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可以快速解决. 接下来,教师再提出问题二:在区间[1,50]的所有实数中,随机抽取一个实数,该实数不小于30的概率为多少?问题二与问题一在解决方法上一致,但其本质与问题一存在明显的区别,在经过问题一的计算后提出问题二,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将学生认知的生长点指向几何概型的本质. 随后教师可为学生介绍几何概型的定义. 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何概型的本质,教师可采用以下探究性活动.
活动一:某游乐场推出射箭送奖品活动,活动区内设有一个正方形靶子,边长为18厘米,游客花费2.5元即可获得一次射箭机会,若游客射中靶子则有机会获得对应奖品. 靶子中画有三个同心圆,圆心位于正方形对角线的交叉点,若游客射箭命中半径为1厘米的内圈,则可以获得一部华为手机,假设三个同心圆不存在宽度,求游客获得华为手机(事件A)的概率.
活动二:现有一根长度为30 厘米的细绳,拉直后在任意部位用剪刀剪成两段,求两段绳子长度不低于20 厘米(事件A)的概率.
以上两个活动,在空间上和思维上对问题二进行延伸,并且与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几何概型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想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并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从而确保学生学习质量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