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不是给予,而是唤醒
2018-01-08罗风云
罗风云
[摘 要]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自我探究、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问题为载体,唤醒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为此,笔者开设了一节校际公开课,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1的“幂函数”,本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摘录,并针对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唤醒;自主探究;幂函数;思考
近期,笔者开设了一节校际公开课,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1的“幂函数”,本节课笔者以问题为载体,唤醒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注重学生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新理念,在经历了多次打磨后,教学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对课堂教学过程摘录如下,并针对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不足之处,望同行批评指正.
教学实录
1. 情境创设
问题1:请写出下列函数的解析式:
①如果某人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w千克,那么他需要付的钱数P(元)关于购买的蔬菜量w(千克)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
②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S关于a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
③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体的体积V关于a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
④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S,那么正方形的边长a关于S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
⑤如果某人t s內骑车行进了1 km,那么他骑车的速度v(km/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
问题2:如果将上述函数解析式左侧的因变量改成y,右侧的自变量改成x,请仔细观察得到的函数解析式,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是指数函数吗?
其共同特征是:①幂的形式且系数为1;②幂的底数是自变量x;③幂的指数是常数.它们都不是指数函数.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同时,统一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后,让学生更能直观地感知幂函数解析式的共同特征,达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概括能力的目的.
2. 概念引入
师: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把形如y=xα(α∈R)的函数叫作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α是常数.
问题3:你能说出幂函数y=xα(α∈R)与指数函数y=ax(a>0,a≠1)有什么区别吗?
生3:很明显,这两个函数的自变量的位置与常数的位置是颠倒过来的.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容易将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混淆的情况,组织学生对两类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对比,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幂函数的概念,掌握待定系数法.
3. 新知探究
问题4:研究函数一般从哪些方面着手?类比之前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方法你准备怎样研究幂函数?
生5:研究函数一般从其定义域、值域、奇偶性与单调性等方面着手,考虑借助幂函数的图像研究幂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类比之前研究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思路,去研究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归纳未知函数的作图思路与具体操作方法,其次将五个幂函数的图像放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有利于对比总结出幂函数的一些共性.
问题5:根据上述图像的特征,填写下面的表格(生7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由形到数,发现5个具体幂函数的性质,为探寻幂函数的共性做好铺垫.
师:从以上可以看出,幂函数随着幂指数的取值不同,它们的图像和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观察上述函数的图像来探寻幂函数的一些共性,我们来看以下5个问题:
问题6:幂函数图像过定点及象限的情况.
生8:观察图1可知:幂函数过定点(1,1),不一定过(0,0);幂函数图像过第一象限,不过第四象限.
师:你能利用幂函数的解析式y=xα(a∈R)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生9:1α=1,因此幂函数过定点(1,1);x>0,y=xα=(elnx)α=eαlnx>0,因此幂函数图像过第一象限.
问题7:幂函数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如何?
生10:观察图2可知:
α>0时,幂函数y=xα在(0,+∞)上是增函数;
α<0时,幂函数y=xα在(0,+∞)上是减函数.
师:你能通过解析式说明以上结论为何成立吗?
生11:y=xα=(elnx)α=eαlnx,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ex和lnx的递增性可以得到上述结论.
师:α=0呢?另外,通过幂函数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你能判断幂函数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吗?
生12:α=0时,幂函数变为y=x0=1(x≠0),此时无单调性. 判断幂函数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借助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即可.
问题8:α>0时,幂函数y=xα在(0,+∞)上的图像的高低与指数的变化有何关系?
问题9:幂函数y=xα(x∈(0,+∞)),α>1与0<α<1的图像有何不同?
生14:观察图3可知:当α>1时,幂函数y=xα的图像向下凸出;当0<α<1时,幂函数y=xα的图像向上凸出. (教师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检验,如图4)
问题10:减函数在(0,+∞)的图像特征又如何呢?
生15:观察图5可知:α<0时,幂函数y=xα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向上与y轴无限接近,向右与x轴无限接近.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串,利用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幂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梳理,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透过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4. 例题精析
例1:已知幂函数f(x)=(m-1)xm2-2m-2,请画出该函数的草图. (学生自行解决,之后教师利用DrawTools软件进行作图,验证草图的正确与否)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此题强化了幂函数的概念,其次使学生明白为了得到函数草图就必须要去研究函数的一般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让学生体验得到函数图像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成功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为高考中一种常见题型(以未知函数解析式找寻图像的选择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构造函数法比较大小,此法究其本质而言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大小,通过例2使学生在构造函数时要注意考虑定义域,通过拓展延伸使学生关注两点:一是幂指数相同时构造成幂函数,底数相同时构造成指数函数;二是对指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辨析.
思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目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景致”,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是以问题为载体,唤醒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反思和矫正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节课笔者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思维发生的过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思维价值. 教学过程中笔者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为了设计好本节课,笔者作了如下的思考:
一个成功的新课导入能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可以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学习目标,可以拉近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距离,降低理解学习材料的难度,同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对于新课的导入,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最为重要的是切中主题,应该坚持启发性、目的性、关联性和简短性等原则,要凸显“数学味”. 为此,笔者深入挖掘课本资源,设计了一个问题串,通过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具体函数,将得到的五个函数解析式左侧的因变量改成y,右侧自变量改成x,使函数的解析式变成统一格式,使学生通过观察迅速概括出幂函数解析式的共同特征,这样做有效地降低了学习难度,“唤醒”了学生的“食欲”.
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仍然通过“问题串”的形式组织教学. 对于课堂提问,笔者认为不宜过多地放在学生的“已知区”与“未知区”,也就是说问题不能过易或过难. 经验丰富的教师经常润物细无声,课堂提问的起点虽然不高,但是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的引导,却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些教师比较善于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已知區”两者的结合处(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设计问题,这样处理对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同化非常有利,有助于学生形成、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迅速提高,从而实现将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未知区”转化为“已知区”的目的.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研究了三个特殊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对怎样研究函数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本节课笔者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在本节课新知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首先总结研究函数的思路和方法,考虑到学生对抽象的幂函数及其图像缺乏感性的认识,于是,笔者采用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安排教学,根据学习目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都设计了问题串.通过这样的问题串,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衔接,学生对未知的情况就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学生对归纳幂函数的图像特征与性质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在一步一步地“自我唤醒”中,完成了对幂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建构.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很多试题是对课本的基础知识与例习题进行“深加工”后的成果,因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在具体的实践中绝不能照搬教材,得根据学情创新教学内容,精心设置例习题,强调知识间的综合应用能力,“唤醒”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设计例题时,笔者考虑到学生已经对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笔者并没有安排教材中的例题,而是另辟蹊径,安排例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未知函数f(x)=x-2的草图,之后利用信息技术软件进行现场作图,检测结果正确与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同时针对学生容易将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混淆的情况,安排例2利用构造函数法比较大小,组织学生对这两类函数的解析式与单调性进行辨析,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从另一个层面进行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