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2018-01-07张玉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问题引领构建策略初中数学

张玉兰

【摘要】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把知识点转变成问题点和训练点,训练学生思维,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引领;构建策略

问题引领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以课堂预先设计和随堂产生的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中问题情境创设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索和解决问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问题引领是一种以点拨为教、探究为学的双主式教学模式.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将教师的“孤独探索”变为师生群体的“智慧联网”

问题引领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再次有创造性地设置问题和编排习题,同时,教学中个别学生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学生未曾探索或忽略的知识,通过个别学生的“问题”诱惑促使其他学生积极思考.

(二)实现知识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传统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碎问碎答,学生难以把握提问的目的,也难以准确掌握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常常致使课堂成为一团迷雾,学生认识单一难以自控.而问题引领教学模式下,可以将日常线性问题结构转化为板块问题结构,可以将相互关联的问题串联起来,把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结合起来,使一些零散的知识连成面、形成知识块.

(三)将缺乏主题的“混合训练”转化为主题集中的“专题训练”

传统习题练习中,不仅在形式上多是计算、选择、作图等形式的简单拼接,分不清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内容上大多数习题考练不分,将同一知识点常常拆解到不同的位置.而问题引领教学模式下,则将同一知识点有序集结,并按照一定的梯度合理排列,这种规律性呈现的方式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有效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四)将教师的“临场发挥”转化为课前的“运筹帷幄”

备课不足、课堂语序混乱往往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问题引领教学模式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问题设置和习题编排上进行备课.同时,课堂上口头提问相对随意且难以留存,通过教师的“沙里淘金”,并结合口头提问提炼整理,最大限度地优化问题預设、提高了问题生成的质量.

二、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改进问题表达方式

初中数学常常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在问题引领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身边的柴米油盐等“数学现象”与实际教学联系起来,将生活中的情境植入到具体教学中,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初中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口语化内容,尽可能地使用函数、图形、几何、符号、逻辑运算等语言,强化学生的听能训练.例如,大部分初中学生对“投影”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为了加深对“投影”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笔者以“灯光调整时投影的几何位置关系如何界定”“灯光中摆各种手势有何变化”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巧设问题难度

问题难度系数较低,将会使学生争先恐后抢答,课堂秩序较为混乱,且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难度系数较高,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取.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使学生能够应用基础知识解答出部分问题,其余问题则需要学生思考和探索后才能得出答案,也就是要设置“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在学生思考时,教师应该尝试“教育留白”.并且按照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由理论到操作的逻辑顺序呈现问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相似”概念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事先做好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等腰三角形,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并结合实际操作谈谈自己对相似的理解,如何判断两个图形相似.

(三)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应以学生的回答思路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探讨、交流、猜想等方式,由学生自己领悟到推理数学问题的过程,并在学生得出相关答案后,教师应多问问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你是如何想到的,其解题思维是什么,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感受概率”知识时,笔者设置了如下情境:学校为了举办校庆,分配给九年级二班迎宾名额,每名学生都有50%被选中的概率,为了公平,由九年级二班中的1名学生扮演公证员,其余学生进行抽签,问这样的抽签公平吗?为什么?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进一步阐述此次抽签活动中隐藏的数学原理,阐述此抽签活动的不合理性.

(四)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由于每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所差异,在教学评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形进行有效变化,使得教学评价不流于形式.同时,评价不能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应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纳入评价范围,在评价方式上要包括学生取得的进步、学习中的态度等.例如,对学优生而言,要在肯定学习成绩的同时多给予一些课外探究、课外知识拓展等指导,对学困生而言要在给予关注的基础上,多给予“你真棒”“你能行”等正面性、积极性的评价.

三、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仅有相关理论是不够的,为了更加深入探究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是学生建构概念的起点,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兴趣,体会“数学化”与建模思想,笔者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学校规划建设面积为9 000 m2的绿化带,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要求长比宽要长10 m,则绿化带规划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二)分析问题,生成概念

在组织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一元二次方程在概念形成视觉上的直观认识,笔者要求学生对以下方程进行分类,并总结出分类的依据.

4x-290=0;7x2+5x=23;5x=2.2;9x2-36=0.

(三)概念理解与辨析

采用对比方式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以及各项的系数,注重概念的生成过程,熟练掌握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概念理解与辨析:

1.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谈谈你理解的一元二次方程.

2.方程ax2+bx+c=0中,若a=0,则方程还表示一元二次方程吗?

(四)概念巩固与运用

为使所学概念不浮于表面,加强学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笔者为了巩固和运用相关概念,设置了以下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1.指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x2=3x2;y2=0;5m2+4m-9=0;x2+7x=0.

2.已知3是方程x2+ax+a=0的一个根,求a的值.

3.试列举出二次项系数为9,一次项系数为-9的一元二次方程.

(五)课堂小结

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笔者在课堂结束时设置了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1.说说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2.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你还有什么疑惑,本节课中获得了那些知识,解题中应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总之,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把知识点转变成了问题点和训练点,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改进问题表达方式、巧设问题难度、优化教学流程和評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理解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淳.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实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4):36.

[2]赵家霞.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探究知识的有效途径[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2):57.

[3]周海东.导学案引领下的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4(5):4-6.

猜你喜欢

问题引领构建策略初中数学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问题引领下的阶梯式综合复习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