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东北营商环境优化研究

2018-01-05孟雨禾

市场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东北地区SWOT分析

孟雨禾

摘 要: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为了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发挥,本文立足东北,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东北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为东北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SWOT分析;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0-0073-03

一、 振兴东北的根本在于优化营商环境

振兴东北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央政府一直持续不断地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希望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光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东北经济取得了好转,但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东北经济仍面临着新的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资源主导型单一产业结构比重过大。经济受到外部形势的影响,下行压力更大,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更大力度地去培育新型产业。体制机制不合理,思想保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依靠市场,还是一味地指望着中央。人口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的外流给东北经济转型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计划经济时期,巨额的投资、大量的项目曾经令东北辉煌。事实证明,财政刺激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真正的东北振兴,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东北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 基于SWOT的东北營商环境的现状分析

(一)东北营商环境优势分析

1.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东北耕地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多;东北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两个山脉为东北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东北地区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及鸭绿江三条河流,加之冬天经常下大雪,能储备大量的雪水,东北的水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它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储量丰富,二是种类齐全,三是埋藏不深,易于开采。东北地区的矿产主要有石油、煤矿、铁矿、铜矿、钼矿及金矿等。

2. 工业基础雄厚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石油、煤炭、机械、化学和钢铁冶金产业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作为工业的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历来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早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建成了一批重要工业城市,沈阳的机床、长春的汽车、吉林的化工、鞍山的钢铁、齐齐哈尔的重型机械等,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 科技、教育发达

东北地区聚集了较多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人才。东北的知名高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知名科研院所落户东北,有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大连化物研究所、沈阳金属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人力资本长期投资所产生的累积效应,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好的智力基础。

(二)东北营商环境劣势分析

1. 过度和无计划地开发自然资源

东北地区虽然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为东北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证,成为东北迅速成长的动力源泉,但是由于过度和没有计划地开发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植被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东北地区的资源在减少,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了合成材料等替代材料,使得东北的资源优势不再,投资吸引力也逐步降低。

2. 人口危机,高学历人才大量流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经济减速明显,出现了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人口的危机。多年的人口净流出及明显的老龄化,使东北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20世纪90年代,东北三省还有36万的人口净流入,但2000—2017年间却有300万人离开,并且流失的主要是高学历的人才。根据人口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地区的人口流失与经济下滑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3. 行政环境欠佳

东北地区在行政环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行政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机关作风散漫,行政人员“庸政懒政”。这些方面在招商引资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项目调研阶段,政府领导十分热情,让投资者感到温暖。当项目建成后,部分政府领导以及行政人员就会换一副面孔,原来招商时的“服务公仆”立即变成了“官老爷”。东北许多地区确实存在着“开门招商”“关门打狗”“雁过拔毛”的现象。

4. 法治环境欠佳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资本追逐商业机会、参考法治环境。如果法治环境欠佳,则投资裹足不前,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就无从谈起。东北地区法治环境欠佳主要表现为遵纪守法的大环境还没有形成,法制意识不强,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执法不当且随意。在招商引资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如果项目投资出现问题,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欠公正、欠稳定,那么会严重影响长期性投资行为。

5. 经济发展衰退

东北经济曾一度辉煌,主要得益于全国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需要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这些正是东北经济结构的长处,使得东北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东北改革的滞后,使得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扭曲得比较严重,近十年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相比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地区来说,东北的经济发展更为缓慢。

6. 历史包袱沉重

由于受历史原因及内外部因素影响,东北地区债务和人员负担沉重,生产经营消耗大、成本高,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长时期处于亏损状态,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三)东北营商环境面临的机会分析

1.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2017年,我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发展,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国家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各地政府结合地区实际也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发展特色新兴产业,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为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活动层出不穷,新动能持续发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

2. 国家政策支持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为了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发挥。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出,国家从实际出发给予东北的优惠政策不断,诸如出台吸引人才的集聚政策、财税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营造人才聚集、资金聚集、高新技术聚集的良好环境,从而使东北地区克服当前的种种困难,消除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体制障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再展老工业基地的风采。

3. 东北三省与东部三省、东北四市与东部四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

2016年底,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提出组织东北三省与东部三省、东北四市与东部四市建立对口合作機制。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有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市场观念强,有开拓市场的意识。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科研能力强。通过三省四市互结对子,合作省市可以各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南北协同发展。为推动对口合作工作的有序推进,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要求明确,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给予对口合作倾斜支持,也要求东北三省四市积极主动做好对接,为对口合作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4. 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2018年4月27日,在板门店韩方一侧“和平之家”,朝韩首脑举行会谈,这是时隔11年的第三次朝韩首脑会晤,也是朝鲜战争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韩国土地。韩朝领导人签署《板门店宣言》,并在“和平之家”外举行发布会,韩朝两国首脑宣布,停止一切针对对方的敌对行为。韩朝领导人商定争取在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宣布力促韩朝美或韩朝美中会谈;韩朝双方同意在开城设立共同永久联络室。中韩外长2017年11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双方就韩中关系以及“萨德”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为东北地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东北营商环境面临的威胁分析

1. 市场竞争激烈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中国的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国家贸易壁垒在逐渐消除。加入WTO后,有更多的外国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企业必须通过技术、管理创新来适应全新的竞争环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通过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2. 外省市出台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

近年来,数十个城市出台了人才引进细则,抢人大战已打响。天津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郑州的“智汇郑州”人才工程,西安的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杭州的人才新政22条,成都的“蓉漂”计划等。从各地出台的人才引进细则来看,人才引进政策优惠吸引了大量人才。

3. 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加强营商环境的优化,对资金、人才、项目有巨大的吸引力。比如,经济发达长三角地区,是区域一体化发展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潜力最大的地区。近些年,长三角地区通过营商环境的优化,成为发展氛围更佳、体制机制更新、创新能力更强、竞争实力更高、企业活力更好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吸引力,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 东北优化营商环境的优化对策

东北地区既有发展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既有发展的机会,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东北地区要想重新振兴,必须对营商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扬长避短,使东北地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由于实行长期的计划经济,东北地区的传统观念具有较强的惯性,消减了改革的动力和成效,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就总体而言,落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落后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一轮东北振兴必须改变以往输血式的扶持,必须先解放思想,转变东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要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是要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国家、依靠政府,不相信市场作用的情况;二是要改变过去发展经济主要依靠国有企业,不相信民营企业作用的情况;三是要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大企业,不相信中小微企业作用的情况。东北地区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创新和创业,充分培育市场主体,使市场主体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东北地区的各项生产要素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土地和劳动力,相对薄弱是资金和技术。所以,东北地区要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加速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资源合理的调整与配置。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转变,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伸得过长,市场主体干任何事都要干预,这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容易挫伤人们创业的积极性。第二,企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强化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供给侧改革的精神,要破除无效供给,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第三,政府管理方式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完善政策制度,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

(三)政府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东北地区在行政环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加大推进“放管服”改革。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合并一批,争取将权责清单事项再进一步压减。同时,还将推进“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一批涉企涉民证明事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放权于市场、放权于企业,深化“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登记制度改革等。要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部门的制度机制,如考核机制、容错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追责机制等。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根据省情、市情、县情落地生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扩大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依法决策,确保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严肃性。

(四)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聚贤纳才

东北经济减速导致了人口危机,高学历的人才大量流失,因此,东北要把留住人才放在优先位置。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因而正確地制定和选择人力资源战略,努力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创建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扶持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建立、健全、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相关机制,打破部门、身份和地域界限,对急需人才建立“人才直达通道”,在生活各方面提供方便,解决后顾之忧。要建立正确的用人和激励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强化对科技、管理人才的激励,建立、健全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机制。

(五)强化执法规范和依法行政,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加大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各地执法是存在差异的,东北地区存在执法不规范等现象,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强化执法规范和依法行政,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首先,要强化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在工作中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要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严肃执法纪律,切实纠正“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开展以“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为主题的活动;最后,要严格监督考核办法,加强执法监督考核奖惩办法制度。

参考文献:

[1]魏淑艳,孙峰.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评估与优化对策[J].长白学刊,2017,11.

[2]陈红霞,李国.我国区域协同的实践演进及其内涵诠释[J].政府管理评论,2016,11.

[3]张佳欣,朱晓英.创新创建东北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J].现代经济信息,2017,8.

[4]祁珊.东北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J].法治博览,2017,25.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东北地区SWOT分析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