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怎样做到“文”“言”融合
2018-01-05归群凤梁扬邓
归群凤 梁扬邓
[摘要]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有其固有规律。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文”“言”融合,需重视文本理解,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重视文言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重视人文探讨,彰显文言文人文的光芒。
[关键词]文言文;文本理解;文言积累;人文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0802
从教二十多年,辗转几所学校,笔者仍在农村中学工作。新课程改革以来,文言文教学发生了可喜变化,但笔者仍深感困惑:
据笔者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没信心学习文言文,更谈不上喜欢了。不少学生质疑“科代表整天叫我们读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什么用呢?将来我们又不做考古学家”。
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厌恶感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许多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有关。一方面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僵化或方法陈旧——首先介绍作品、作者等文学常识,不管与课文内容相关与否;然后齐读文本后正音、断句,落实字词,串解文意;接着概括思想内容、写作特色;最后讲解练习。另一方面少部分教师则走向极端,抛弃文本语言,架空分析文章,探讨文化价值,学生云里雾里。长此以往,充满艺术魅力的入选教材的经典文言作品,也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有其固有规律。有“言”无“文”、有“文”无“言”和“言”“文”割裂的教学现象都是违背规律的做法。那么,文言文教学怎样做到“文”“言”融合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听课、议课实践谈谈看法。
一、重视文本理解,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
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故其教学首先要把它当文章来读,否则,入选教材的许多文质优美的经典文言作品就会被拆散,其艺术魅力就会无形流失,既谈不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文本理解,但重视文本理解不是要求教师句句落实地串讲。在一次教研课上,我校庞老师授课《烛之武退秦师》的流程为:简介作者作品(详讲史书体例,学生资料有解说);介绍背景(扯得太远);解题;快速阅读后注音及纠正;全班齐读文本之后,据资料落实字词和串讲。一节课还没进入文本理解就下课了。这明显是“目中无人”的做法,这分明是有“言”无“文”或者“言”“文”割裂的课型。授课者总想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全讲给学生听,违背了学生主体的理念,把文言文的魅力和学生的兴趣都讲没了。
笔者认为,作为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烛之武退秦师》,授课时应考虑三个内容:领略烛之武临危受命纾国难、动情晓理退雄兵的诚臣形象——忠义品德和外交才华;通过反复诵读,欣赏和借鉴叙事艺术的简洁之美;培养学生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
从重视文本理解角度来说,不妨设计下列问题:
1.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秦晋围郑)他是何许人也?(郑国百姓)
2.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吾不能早用子……子亦有不利焉”)
4.烛之武是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一段话)其中哪一点最关键?(“阙秦以利晋”)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以乱易整,不武”)
引导学生逐个问题探讨时,让学生回归文本寻找相应的关键词句来整合、佐证;玩味关键词句时,遇到阅读理解的语言障碍,可通过个别读、齐读或范读等反复诵读涵咏,还可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形式,适时反问和点拨,将问题一个个地解决。比如第1个问题,在揭示中心事件的同时,既可落实“退、师”实词,又可以复习旧知(曹刿形象)迁移新知的对比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烛之武的爱国形象;第2个问题,可落实“以、其、贰”实虚词及状语后置的句式,又可以渗透有关历史背景——背景没必要千篇一律放前面来讲;第3个问题,既可落实“是、之、然”,又能进一步深入理解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临危受命的爱国精神……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文”带“言”、“文”“言”融合的过程——不仅完成了文本理解的任务,而且对“言”的处理也取得逐个击破、化整为零的教学效果。如此才还原了文言文教学的本真。
二、重视文言积累,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重视文本理解,并不否认重视文言积累,但是重视文本理解不等于文章架空分析,重视文言积累也不等于孤立的字词训练,更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又在一次教研课上,我校徐老师上《寡人之于国也》的流程为:(一)解读题意引入新课;(二)简介孟子及文体;(三)检查预习——读准字音、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四)朗读课文完成思考题——梁惠王提出什么问题(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是怎样分析此问题的(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是如何解决此问题的(养民教民),教师总结“行王道,施仁政”;(五)孟子是如何劝说梁惠王接受自己的主张的,请从修辞入手分析(比喻说理:五十步笑百步,形象生动。层层铺叙,排比说理:“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气势磅礴);(六)孟子的性格:
聪明机智、爱国重民、肩担天下的政治家和论辩家。
徐老师的课,在处理“言”与“文”的关系时,简单地“言”加“文”,将两者割裂开来,存在着僵化现象:第三步属文言积累层面,但为孤立的字词训练,因为她只按学生资料《新课程学习与测评》的知识点去讲解;第四步属文本理解层面,但为文本的架空分析,因为她不让学生回归文本,只按照自己事先备课的思路授课。这样,“言”的积累就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没兴趣,因为它脱离了具体语境。另外,没有了“言”的基础,没有了文言的语感,“文”的解读就显得步履维艰。
因此,文言积累一定要遵循从“文”的语境中来解决“言”的问题的规律,要培养学生根据“文”的语境去理解“言”的能力。另外,作为文本理解的“文”也不是强加到“言”上去的,而应该从“言”内体现出来,不能如此地架空分析。在整体阅读中积累,在文本理解的过程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教师要按照第一点的做法着力培养学生这种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三、重视人文探讨,彰显文言文人文的光芒
重视人文探讨是新课改要求,但它不是架空的文章分析,而是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四者的融合和统一。“四文”融合,可以从字词入手,可以从诵读入手,可以从关键词句的理解切入,可以从文本的语言特点切入,也可以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达到四者的统一。如:
学习蒲松龄的《狼》,可以抓住关键句子“狼亦黠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及其中的重点词语“亦”“耳”来玩味小说的主旨和狼的形象。作者能恥笑狼狡诈,源于其赞赏屠夫敢于、善于斗争。你如果详细了解蒲松龄的生平经历,那么也许能体会到作者其实笑得并不轻松——无法改变现实的他,不得不让屠夫来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罢了;一“笑”之字,寄寓了太多的爱恨悲喜呀!
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为了让学生对申明大义、堪称女中豪杰的赵太后形象有更丰满的认识,可引入她曾说过“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的这句至理名言,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赵太后不仅是一个掌权者,更是一个母亲。
通过人文探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人的命运遭际、心理情感和灵魂世界,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的教育,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发展。
总的说来,“以文带言”和“以言带文”都是“四文”融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在不同的时段,面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最终都要服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主体。其实,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文本理解,借鉴写作方法,提高文学素养,获得文化熏陶都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追求。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