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2019-09-22陈平燕
陈平燕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文言文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发生改变,新的词汇在慢慢代替旧的词汇。而在此背景下,汉语词汇量在逐渐的增多,而文言文在社会的变迁中没有任何的改变,还是保持固有的格式。可以说,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都蕴含中文言文中,一直延续至今。为了增强当代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能力,将文言文纳入到高考中。可见,文言文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对当代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提升学生对文言文兴趣,教师学生有效的文言文翻译方法,让学生通过该方法去了解我国历史文化,进而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一、高考文言文翻译模式概述
(一)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
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中,要做到信、达、雅。信是指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应准确无误,忠于原文,根据翻译文言文方法,将文言文原文如实的翻译过来,不能够添加任何不必要的词汇,但也不能够消减词汇,要尊重原创,进而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领略文言文所要传递的思想。达是指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要顺畅,符合当代语法与用语习惯,使翻译出来的文言文,通顺,没有任何语病。雅是指在文言文翻译中,要优美、自然,使译文形象、生动的表达文言文原文写作风格。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原则
在高考文言文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守“直译、意译相融合,以直译为主”的翻译原则。在文言文翻译中,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一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意义,都应该照实翻译过来,让翻译的字、词对号入座,进而更好的知晓文言文要传递的思想。在文言文翻译中,要按照文言文词义与词序,将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语言,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翻译模式。如果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直译使句子不通畅,需要意译进行辅助,进而促进译文的连贯性,达到完美翻译模式。
(三)文言文翻译“三重奏”
在当前高考文言文试题中,考察学生文言文能力中,由选择正误文言文试题中转变为笔译,这无疑增加了文言文答题难度。因此,为了提升学生文言文答题能力,学生在文言文答题中可以遵守以下几方面:首先,文言文中省略字词现象较多存在,有的省略介词、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等,因此,学生在文言文翻译中,要将文言文省略的部分进行补充,将翻译好的译文再次朗读,避免译文句意不通顺。其次,在文言文中时常会出现变式句,有主谓后置情况,也有定语后置情况,更有宾语前置情况等。学生在文言文翻译中,要调整好语序,之后在进行翻译,避免译文颠三倒四现象发生。最后,文言文中某一些词汇、汉字,会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改变其用法与词性。因此,学生在文言文翻譯中,要注重词汇的活用,包含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进而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文言文翻译。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一)基本翻译方法
文言文的基本翻译方法,可分为直译与意译两种。
直译是指运用现代汉语形式,将文言文字词进行逐个翻译,将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进行全面翻译,做到文言文与译文一致。在文言文翻译中,运用直译的好处,是可以将文言文子词逐个进行落实。直译不足之处,是在文言文翻译中,有时候译文不能够完全易懂,容易出现译文不通顺形式。例如,《师说》中,“古人学者必有师”,将这段话运用直译翻译为:古人译为:古时候的人、古代的人或者直接不易,为古人;学者译为:求学问的人;必有译为:一定有;师译为:教师。在此句话中,运用直译能够字字落实,将文言文原意更好的阐述出来。
意译是指在文言文翻译中,根据文言文语句进行翻译,尽量还原文言文原文意思。意译在文言文翻译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需明晰文言文语句大意,之后进行翻译。意译在文言文的翻译优势,是将文言文快速翻译,并且译文较为通顺。意译在文言文不足之处,是其不能够向直译那样逐个进行翻译,不能够将字词逐个进行翻译。例如,《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运用意译翻译为:人并非生来就明白道理谁没有疑惑,运用意译将这个话翻译之后,虽然译文较为通顺,但并没有遵守文言文中的“信”字。因此,在文言文翻译中常常运用直译,将意译作为直译的辅助。
(二)具体翻译方法
具体翻译方法为删、补、留、换,这些方法需要学生全面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文言文试题,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以下逐个进行分析:
删是删除意思,在文言文删除中,不需要翻译文言文中的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中的“焉”字可以删除,在文言文翻译中可以不翻译,因其在文言文句子中是助词,因此,学生在翻译中不需要纠结“焉”的翻译。
补是增补意思。在文言文翻译中,一些语句需要学生在翻译中进行补充,进而才能够更好的表达其中的含义。例如:在《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句中的妻子,需要补充成妻子与子女。
留是保留的意思。在文言文翻译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在文言文翻译中,无需翻译,进行保留,诸如地名、人物、人名、国号等。例如:在《晏子使楚》中的“楚王”在翻译中就无需翻译。
换是替换的意识。在文言文翻译中,可以借助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汇,进而更好的传递文言文内涵。例如:将文言文中“予、吾”,替换成“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考文言文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守“直译、意译相融合,以直译为主”的翻译原则。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文言文翻译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借助文言文翻译方法更好的翻译文言文,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在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