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学家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计量可视化分析❋

2018-01-04吕奇

外语与翻译 2017年4期
关键词:汉学家译者鲁迅

吕奇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

王树槐

华中科技大学

汉学家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计量可视化分析❋

吕奇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

王树槐

华中科技大学

本研究以英国新生代汉学家兼翻译家蓝诗玲为个案,基于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以CiteSpace软件为辅助,从文献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维度对2010年—2017上半年间国内外涉及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61篇文献进行了计量可视化分析,并从研究主体与客体、研究模式与方法、研究视角与路径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与不足。

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计量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1.引言

蓝诗玲(Julia Lovell)是英国著名新生代汉学家、翻译家、专栏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中文系,获现当代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Bakbeck College)。作为翻译家的蓝诗玲,曾成功向西方译介鲁迅、张爱玲、韩少功、阎连科、朱文等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多部作品,广受海外读者好评:处女译作《马桥词典》(A Dictionary of Maqiao)被誉为“迄今被译成英文的毛泽东时代后问世的最佳中国小说之一”(汪宝荣2013:141-161);《鲁迅小说全集》(The Real Story of Ah-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和《色·戒》(Lust,Caution and Other Stories)被收入知名度和门槛甚高的“企鹅经典文库”1(Penguin Classics),尤其是蓝译本《鲁迅小说全集》被美国汉学家华志坚称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企鹅经典”(Wasserstrom 2009)。目前,蓝诗玲正受国际著名的企鹅出版社委托重译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重要价值源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当前国家战略之一,而中国文学“走出去”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鲍晓英2014:68-74;2015:13-17)。诚然,中国文学“走出去”涉及“译”与“介”的双重问题(谢天振 2014:3),译本海外出版、发行、传播等“介”的问题理应值得关注,然而我们绝不应忽视“译”这一根本问题,尤其是“谁来译”的问题。黄友义(2010:16)指出,目前西方汉学家是中国文学外译从而得以传播的桥梁;顾彬、马悦然等著名汉学家也认为“优秀的外籍翻译家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关键,其翻译作品更易被西方主流读者接受”(刁洪2016)。

近年来,随着葛浩文译介莫言作品大获成功,这位“幕后英雄”向西方读者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与独特风格,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关注。应该说,相比于年事渐高的葛浩文,英国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在未来几十年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时间节点与历史阶段契合度更高,而学界对其关注度却明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以CiteSpace软件2为辅助,从文献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维度对国内外涉及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从研究主体与客体、研究模式与方法、研究视角与路径等方面总结其特点与不足,以期相对全面地梳理和掌握国内外有关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为今后开展对其译者风格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洞悉这位在西方读者群体中认可度高、口碑良好的汉学家兼翻译家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的成功之道提供启示。

2.汉学家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计量可视化分析

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对于国外文献数据,笔者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3中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字段为“主题”(TOPIC)4,检索主题词为“Julia Lovell”,时间跨度为2000年至2017年上半年,仅得到1条检索结果。该文献系中国学者汪宝荣(2014:1-14)发表在Translation Review的一篇访谈,访谈围绕“翻译出版缘起”、“翻译过程回顾”、“翻译策略反思”、“与杨宪益译本/莱尔译本比较”、“蓝诗玲译本实例讨论”五个方面展开。由此可见,国外重要期刊文献对蓝诗玲鲜有关注,无论是作为汉学家的蓝诗玲,抑或是作为翻译家的蓝诗玲;而关于其翻译风格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国外学者并无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的“刚性需求”,对其缺少关注并不意外。因此下文主要针对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国内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

对于国内文献数据,笔者在CNKI新版KNS6.6中进行高级检索,检索范围主要包括期刊、特色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国内会议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报纸、学术辑刊、商业评论这几个子库,旨在了解国内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文献全貌。首先输入检索条件:范围为“文献”,主题为“蓝诗玲”,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不限,勾选“中英文扩展”(这是考虑到有的文献使用的是其他中译名,或是蓝诗玲的英文原名Julia Lovell),进行精确检索,共得到76条检索结果。其次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剔除以下四类文献:一是期刊总目录、书评、会议通知、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栏目导语等文献;二是与已发表论文重复的会议论文摘要;三是作为学者而非译者的蓝诗玲个人研究文献,主要包括蓝诗玲个人对鸦片战争的评述、其他学者对鸦片战争评述时对蓝诗玲的提及、蓝诗玲的新书推介等,最终确定61条文献为国内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文献分析的元数据。最后,以Refworks形式导出文献,包括文献类型、作者、机构、标题、出版物、出版年、关键词、摘要等信息,以备数据分析之需。

2.2 数据分析

2.2.1 文献分布

从年度发文分布来看,根据CNKI检索报告数据显示,国内第一篇有关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文献发表于2010年。此后,国内学者逐渐开始注意到翻译家蓝诗玲的学术研究价值。2011—2013年,年发文量均为4篇;2014年和2015年迎来激增,分别达到16篇和17篇。2016年回落到12篇;2017年仅统计上半年数据发文量为5篇。如果考虑下半年发文以及截至目前尚未完整收录的2017年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等因素,2017年全年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文献数量预计与2016年相当。(见图1)

图1 年度发文分布

从文献类型和研究层次分布来看(参见图2和图3),期刊论文35篇,学位论文26篇。期刊论文中,重要期刊论文(北大核心或南大CSSCI收录)发文量仅4篇,占全部论文数11.4%;学位论文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0篇。这说明国内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对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近年来投以关注的同时,深入而系统的高层次研究不多。

图2 文献类型分布

图3 研究层次分布

2.2.2 研究力量

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借助CiteSpace完成。在进行数据分析前,先对参数进行共性设置:分别设定时间分区(time slicing)为2010年-2017年,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1年,术语资源为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关键词扩展(keywords plus),连接强度算法为Cosine,Top N阈值为50,视觉可视化效果为静态(cluster view static);然后对参数进行个性设置:设定节点类型(node type)为作者(author),Pruning 算法为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将“全部文献”的 Article Labeling 阈值调整为1,其他参数采用默认设置,得到如下图谱(见图4):

图4 高产作者分布

如图4所示,高产作者分布知识图谱剪影度(mean silhouette)仅为0.14635,这说明从作者发文情况来看,国内研究蓝诗玲翻译风格的学者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明显聚类。发文量最大的作者为3篇,有6位作者发文量均为2篇(见表1)。统计数据显示的高产作者“优势”并不明显,说明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缺乏系统性、系列性以及有代表性的领军学者。

表1 高产作者统计

6王璐 2 7马蕾蕾 2

2.2.3 研究热点

如果从文献分布和研究力量两个维度的分析中了解的是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基本情况,那么对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其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前者可以通过考察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等参数洞悉;后者可通过考察激增关键词、激增被引文献等参数管窥。

2.2.3.1 高频关键词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关键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数量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的文献计量方法。由于关键词通常是对文献核心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因此,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用于确定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主题(李红满2014:23)。

对关键词知识图谱数据进行个性参数设置:节点类型设定为关键词(keyword),Pruning算法不勾选,Article Labeling阈值调整为1,其他参数采用默认设置,得到如下图谱(见图5):

图5 高频关键词图谱

表2 高频关键词列表

频次(≥2) 中心性 关键词3 0.55 文化词3 0.13 《狂人日记》3 0.08 《故事新编》2 0.05 鲁迅作品2 0杂合翻译理论2 0.03 文化负载词2 0.08 译者介入2 0.03 《马桥词典》2 0文化翻译2 0.46 《呐喊》2 0.08 目的论2 0《鲁迅小说全集》2 0动物隐喻

结果显示,关键词聚类值(modularity Q)为0.76926,剪影度(mean silhouette)为 0.8234,说明聚类内节点主题关联性强,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下面结合图5和表2对一些重要高频关键词进行解读。

由于用作数据分析的研究文献均是围绕蓝诗玲展开,高频关键词排名第一位的无疑是“蓝诗玲”(16次),其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高达0.647。排名第二的是“《阿Q正传》”(9次);同时笔者留意到其他几个关键词,如排名第三的“鲁迅小说”(7 次);“《彷徨》”、“《鲁迅小说选》”、“《狂人日记》”、“《故事新编》”(各3次)以及“鲁迅作品”、“《呐喊》”、“《鲁迅小说全集》”(各 2 次),很明显,以上这些高频关键词均与鲁迅小说有关,累计频次高达34次,可见国内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文本分析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鲁迅的作品。而蓝诗玲的另一部经典译著《色·戒》,虽然也位列高频关键词排行前列,但其频次仅4次,相比之下,得到的关注度远远不及鲁迅的作品。除上述两部作品外,蓝诗玲的其他译作(如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和朱文的《我爱美元》、《达马的语气》等)几乎从未有学者选定为语料进行研究。排名第四的是“翻译策略”(5次),说明国内学者研究蓝诗玲翻译风格不少是考察其翻译策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振武、唐春蕾(2015:108-115)以“走出国门的鲁迅与中国文学走出国门”为主题,洞悉蓝诗玲翻译策略的当下启示。

此外,笔者还发现一些研究关注蓝诗玲对中国特色文化词处理的风格,可从“文化词”(频次3;中心性0.55)、“文化负载词”和“文化翻译”(各2次)”等几个高频关键词中管窥。例如,周世培(2015:119-122)以蓝诗玲的英译鲁迅小说《阿Q正传》为例,分析和总结译者在处理文化词英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从高频关键词“叙事学”(3次)和“对比研究(3次)”中,笔者还注意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一些研究从叙事学和文体学视角洞察译者蓝诗玲的叙事风格和蓝译作品的文体风格。例如王树槐(2013:64-71)基于文本内文体学批评和文本外译者翻译观念描写相结合的模式,从语言形式、模拟现实、隐喻连贯三个层次比较《药》的蓝诗玲译本、杨宪益译本和莱尔译本的文体差异与语言取向背后的翻译理念和英语世界的读者反应。再如霍跃红、王璐(2015:76-81)从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和叙述视角两个方面对《阿Q正传》的杨译本和蓝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而在研究方法上,一些国内学者倾向于将蓝诗玲翻译风格与其他译者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杨宪益”(3次),主要原因是两位学者均整体翻译了鲁迅的作品,便于将其译本一同比较。同时,笔者发现,“语料库”并没有进入高频关键词列表,说明国内研究译者风格常用的语料库方法在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文献中还不多见。事实上,在用作数据分析的61篇文献中,仅有一篇论文是采用语料库方法,且该研究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考察的维度较为有限,仅限于语言特征,未能充分发挥语料库的作用。

2.2.3.2 高被引文献

由于CiteSpace无法对CNKI数据库进行共被引文献和共被引作者分析,因此本研究根据CNKI提供的检索结果数据进行人工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高被引文献列表

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覃江华(2010:117-121),这也是国内第一篇研究蓝诗玲翻译风格的论文;作者归纳蓝诗玲翻译风格特点是洞悉翻译之“忠实性再创造”的本质,重视语言差异和文体考量,关注文化差异和读者接受。被引频次排名第三的是孙敬鑫(2012:61),该研究介绍作为学者和译者双重身份的蓝诗玲,作者综述了蓝诗玲对中国人、中国文化、中西文明冲突的认识,同时呈现了蓝诗玲对当前中国文学的“诺贝尔情结”和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世界影响的洞见8。此两篇文献均是从宏观层面介绍蓝诗玲的生平、翻译观和翻译思想,辅以少量例证,对于蓝诗玲翻译风格并未进行深入考察。寇志明、罗海智(2013:38-50)对蓝诗玲、莱尔和杨氏夫妇对鲁迅作品的翻译风格进行了比较,重点指出蓝诗玲译本的一些“错误”,然而该研究的重点放在市场销量、出版社授意和读者因素对译者风格的影响上,对蓝诗玲的翻译风格特征关注不够。

2.2.4 研究前沿

在利用CiteSpace对蓝诗玲翻译风格进行研究中,没有发现激增关键词、激增被引文献和激增被引作者。主要原因是“新兴领域的研究往往比较分散”(李杰、陈超美 2016:201)。此外,上述各类高被引统计主要是基于被引频次而来,这就存在一个弊端,即2017年发表的最新文献和发文作者,反而因为“太新”而没能“来得及”被引用;即便是被更新的文献引用,一时间也“来不及”被收录到数据库中,故而此类最新文献很难进入高被引文献、高被引作者统计的“法眼”。为弥补不足,本研究对2017上半年一些较有特色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补遗综述,例如:

李建利、易春芳(2017:127-129)通过评价蓝诗玲其人其作,肯定以其为代表的汉学家做出的成绩,并指出其不足,为中国文学和文化“健康”走出国门寻求启示。蔡瑞珍(2017:58-63)从翻译场域视角洞悉蓝诗玲如何凸显翻译文本建构的社会性与译者主体性。王海珠(2017)以《鲁讯小说全集》的英译为例,基于布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研究蓝诗玲译者惯习。上述研究中,研究者选取翻译社会学理论及研究视角及文本外部等宏观面考察蓝诗玲翻译风格,较之此前以介绍蓝诗玲翻译思想或例证其翻译策略的研究更为新颖、立体。

3.汉学家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通过对汉学家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知识图谱呈现,可以管窥总体情况和局部信息,但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知识图谱呈现的信息虽然直观,具备参考价值,但统计维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有些还是需要研究者去归纳、总结与提炼,因此研究不能完全依赖可视化软件,但以之为辅助,去总结其特点与不足。下面笔者从研究主体与客体、研究模式与方法、研究视角与路径等方面进行总结。

3.1 主要特点

首先,就研究主体而言,关注蓝诗玲翻译风格的国外学者凤毛麟角,国内学者亦不为多;从研究者构成来看,不少研究者为青年学者(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从其发文量来看,2014—2016年间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较之2010—2013年有大幅增加,但统计数据显示高产作者“优势”并不明显,意即国内鲜见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有代表性的领军学者。就研究客体而言,有些学者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葛浩文之外的成功译介鲁迅、张爱玲、韩少功、阎连科、朱文等作家的作品到海外的汉学家兼翻译家蓝诗玲身上。具体而言,国内学者对蓝诗玲翻译风格研究集中在其翻译思想、翻译策略、文体特征、叙事特征以及对中国特色文化词处理风格等方面;而研究文本分析的对象主要又集中在鲁迅的作品。

其次,就研究模式与方法而言,目前国内蓝诗玲译者风格研究以比较模式(comparative model)为主,因果模式(causal model)为辅,鲜见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前两种模式在研究方法上具体表现为以对比分析法为主,即将蓝诗玲与其他译者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尤其热衷于以鲁迅作品为例,将蓝诗玲与莱尔、杨宪益夫妇三个译本进行对比),以此洞察蓝诗玲翻译风格;有时亦结合文本内外的诗学、意识形态、译者惯习、读者审美情趣等语言、文化、社会语境因素对其译者风格的形成进行归因。而过程模式运用较少的原因主要是蓝诗玲这样的翻译家,不太可能像一般译者那样被研究者选为受试坐在实验室的仪器前,进而采取诸如有声思维法(think-aloud protocols)、眼动追击(eye-tracking)、击键记录(keystroke-logging)甚至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其翻译认知过程进行研究。

再次,就研究视角与路径而言,由于蓝诗玲所译作品多为文学著作,因此国内对蓝诗玲译者风格的研究也较多从文学相关视角切入,例如叙事学、文体学、文化学;近年来由于考虑译作的海外传播与接受等因素,也出现了从传播学、社会学等路径切入的研究。

3.2 存在问题

首先,作为一位向西方译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取得斐然成就的新生代汉学家、翻译家,蓝诗玲在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研究价值。但就研究主体而言,对蓝诗玲投以学术关注的国内外学者数量仍有待提升,对其研究开展时间还不算长,当前高层次研究成果尚显不足,具体体现在重要期刊论文(例如北大核心和南大CSSCI收录期刊文献)不多,仅有3篇;而博士学位论文更是为零。如果说发文数量更多地代表国内学者对蓝诗玲翻译风格的研究兴趣和关注度,那么发文质量才能更好地体现国内学者对其研究的深入思考和含金量。

其次,就研究客体而言,大多数研究要么关注蓝诗玲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宏观叙述其翻译风格,要么太过专注于文本内部,基于对蓝诗玲的译作分析去“倒推”其翻译风格(即便是译作分析,也基本集中在鲁迅的作品,尤其是《阿Q正传》,而对鲁迅其他作品、以及其他作家的作品研究远远不够);相比之下,对副文本、译者文本选择偏好关注有限,对文本外的影响因素浅析辄止,直接以受众读者群对译作的反馈为研究对象还不多见,而上述这些均应是研究客体关涉的内容,如果不予考量,则未免有些就事论事。

再次,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以对比分析法为主,基本是以某个文本为语料,将蓝诗玲与其他译者相对照,从差异中洞悉其翻译风格。这种方法关注蓝诗玲翻译风格“独异性”(distinctiveness),有其可取之处。但这种过分强调“独异性”的方法的悖论在于:假使蓝诗玲在译作中某些方面的风格(例如叙事风格、语言风格)与其他译者并无显著差异,是否就因为其“独异性”不明显就说明蓝诗玲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在考察蓝诗玲翻译风格“独异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翻译风格“一贯性”(consistency)的考察,而这种研究目前较为鲜见,很少有学者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对蓝诗玲全部译作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描写,去考察蓝诗玲对不同作家作品的翻译风格是否(或者多大程度上)具有“一贯性”。此外,运用访谈法、调查法对译者本人和特定读者群体开展的研究也不多见。笔者认为,从译者角度切入,让译者本人“现身说法”;从读者角度切入,了解目标语读者对译作的接受和反映,能够更为多维而科学地洞悉蓝诗玲译者风格。

4.结语

文学译介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见孙会军2016:3);它是一个多方合力共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传递中国文学、传播中国文化“摆渡人”的作用。学界不应忽视包括西方汉学家在内的译者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何同一部中国文学作品,国内译者的译本遭受海外读者冷遇,而出自西方汉学家之手的译本却得以青睐,后者定有其独到之处,也颇具研究价值。本研究以英国新生代汉学家兼翻译家蓝诗玲为个案,基于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从文献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维度对蓝诗玲译者风格研究的61篇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并从研究主体与客体、研究模式与方法、研究视角与路径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与不足,以此相对完整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希冀为今后开展对其翻译风格研究提供理据支撑,从“译”的角度为探索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可行路径提供启示。

注释:

1该文库在英语世界很有影响,知名度与门槛都非常高,在此之前,中国现当代作品中只有钱钟书的《围城》于2005年被该丛书收录(覃江华2010:117)。

2 CiteSpace是一款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而来,能够通过可视化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其分析所得可视化图谱称为“科学知识图谱”(李杰、陈超美2016)。该软件由英籍华人、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研发,本研究使用版本为CiteSpace 4.4.R1。更新时间为2016年7月31日。

3 WoS系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旗下数据库,全称为Web of Science TM,本研究国外文献数据来源于SSCI、A&HCI、CPCI-SSH三个子数据库;研究者所在高校所购置的以上三个子数据库收录区间分别是:SSCI(2000年至今)、A&HC(I 2005年至今)、CPCI-SSH(2001年至今);本研究数据采集时间为2017年6月30日;文献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30日。

4检索字段选择“主题”,因其包括标题、关键词、摘要这三个字段,该参数设定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在查全率与查准率之前寻求平衡,力求检索效果达到最佳。

5 Silhouette值是用来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越接近1,反映网络的同质性越高,在聚类内部成员很少时,这个值的信度会降低(李杰、陈超美2016:150)。

6 Modularity是网络模块化的评价指标,一个网络的Modularity值越大,则表示网络得到聚类越好。Q的取值区间为 [0,1],Q>0.3时就意味着得到的网络社团结构是显著的(李杰、陈超美 2016:150)。

7 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CiteSpace中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文献的重要性,并用紫色外圈对该类文献(或作者、期刊、领域以及机构等)进行重点进行标注(李杰、陈超美 2016:138)。换言之,带有紫色外圈的节点,代表该节点具有高中介中心性,为关键节点,紫色线框越粗,其中心权重值越高。图 5 中“,蓝诗玲”、“《阿 Q 正传》”、“鲁迅小说”、“翻译策略”等高频关键词节点均带有紫色外圈,因印刷原因无法显示彩色,故此说明。

8被引频次排名第二的是王树槐(2013:64-71),该研究综述已在2.2.3.1部分提及,此处从略。

Baorong,W.2014.An interview with Julia Lovell:Translating Lu Xun’s Complete Fiction[J].Translation Review(1):1-14.

Wasserstrom,J.2009。China’s orwell[N].Time,12-07.

鲍晓英,2014,“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J],《中国外语》(1):68-74。

鲍晓英,2015,从莫言英译作品译介效果看中国文学“走出去”[J],《中国翻译》(1):13-17。

蔡瑞珍,2017,翻译场域视角下的鲁迅小说蓝译文本建构[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58-63。

刁洪,2016,“文学走出去”可借力外籍翻译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07-26。

霍跃红、王璐,2015,叙事学视角下《阿Q正传》的英译本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76-81。

黄友义,2010,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的翻译——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J],《中国翻译》(6):16-17。

寇志明、罗海智,2013,“因为鲁迅的书还是好卖”:关于鲁迅小说的英文翻译[J],《鲁迅研究月刊》(2):38-50。

李红满,2014,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翻译》(2):22-26。

李杰、陈超美,2016,《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李建利、易春芳,2017,评英籍汉学家蓝诗玲的“中国书写”之功与过[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127-129。

覃江华,2010,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翻译观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117-121。

孙会军,2016,《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孙敬鑫,2012,蓝诗玲:英国新生代汉学家[J],《对外传播》(6):61。

汪宝荣,2013,鲁迅小说英译面面观:蓝诗玲访谈录[J],《编译论丛》(1):141-161。

王树槐,2013,译者介入、译者调节与译者克制——鲁迅小说莱尔、蓝诗玲、杨宪益三个英译本的文体学比较[J],《外语研究》(2):64-71。

王海珠,2017,基于布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的蓝诗玲译者惯习研究[D],天津外国语大学。

谢天振,2014,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1):1-10。

周世培,2015,蓝译本《阿Q正传》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探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19-122。

朱振武、唐春蕾,2015,走出国门的鲁迅与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蓝诗玲翻译策略的当下启示[J],《外国语文》(5):108-115。

H059

A

2095-9648(2017)04-0001-08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学家蓝诗玲译者风格研究”(项目号:16Q023)和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当代湖北文学海外传播”(项目号:17ZD006)部分研究成果。

(吕 奇: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副教授;

王树槐: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08-30

通讯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汉学家译者鲁迅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享年85岁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鲁迅,好可爱一爹
美国汉学家巴托尔德·劳费尔的首次中国考察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译介《红楼梦》研究
海外汉学家影廊
英文摘要
鲁迅《自嘲》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