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8-01-04刘锦晖

外语与翻译 2017年4期
关键词:译作传神典籍

刘锦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王密卿

河北师范大学

国内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锦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王密卿

河北师范大学

本文以研究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的期刊文章、国内重要典籍翻译会议论文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汪榕培典籍英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针对汪榕培英译实践的研究成果丰硕,规模持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视角和方法趋向多元。未来研究可以借助合理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关注更多汪榕培的译作,加强译者研究,对其“传神达意”翻译思想进行更系统的挖掘。

汪榕培,典籍翻译,研究内容,研究视角,未来研究

1.引言

汪榕培先生的典籍英译事业发轫于1991年《老子》英译,自此他便对典籍英译一往情深。悠悠数十载,汪榕培共完成60余部典籍作品的英译,译作主要集中在道家名著、中国古典诗歌和古典戏剧这三类。其中《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以及《庄子》、《墨子》、《诗经》、《陶渊明集》、《汉魏六朝诗300首》共计8部译作被《大中华文库》丛书收录,“是译著被丛书收入最多的一位译者,成为了中国典籍翻译界的权威”(朱安博2013)。汪榕培历时二十年主持翻译了《汤显祖戏剧全集》,迄今为止,这是国内外唯一一部汤显祖戏剧的全译本。英国知名的Bloomsbury出版集团已于2017年8月获得该书出版权,将通过其英国公司、美国公司和印度公司在海外出版发行《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汪榕培为我国典籍英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翻译作品和“传神达意”的翻译思想精髓已成为国内翻译界争相研究的对象。因此适时地对其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就很有必要。为了对国内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借鉴文献计量学与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选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国内汪榕培翻译实践研究相关论文以及国内重要会议论文集中收录的相关论文做为基础数据,并结合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与内容、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今后汪榕培翻译实践研究的趋势进行展望。

2.论文数据收集与条目遴选

本文研究对象以汪榕培翻译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发表的论文,鉴于网络数据库各自的收录范围有所差异,为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性,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两个数据库,以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历届的论文集《典籍翻译研究》和汪榕培翻译思想研讨会的论文集《“传神达意”翻译理论研究》中收录的论文作为数据统计来源。

首先是网络数据库论文收集,为确保数据检索的准确性,笔者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数据采集。

(1)使用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汪榕培”和“英译”为检索词,共得期刊文献142篇。使用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摘要”为检索项,以“汪榕培”和“英译”为检索词,共检索出期刊文献174篇。

(2)通过文献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以及内容比读筛选,排除不相关论文和两数据库重复论文,最终确定汪榕培翻译实践相关研究论文153篇。

其次是筛选论文集中的相关论文。《典籍翻译研究》共七辑1,分别收录历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的优秀论文,从中共收集到相关研究论文18篇。《“传神达意”翻译理论研究》中共收集到相关研究论文60篇。文章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1)选取以汪榕培翻译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章(包括译作、翻译思想、与其他译本对比等)收入数据库。比如“汉语典籍英译发展综述”(王欣2013)虽然符合检索条件,文中也提及汪榕培翻译的若干作品,但因为不是针对性的研究,所以不列入考察范围。

(2)汪榕培本人对其翻译实践的反思、自述等文章不列入研究范围。如“我和中国典籍英译”(汪榕培2012)、“英译《邯郸记》研究”(汪榕培2003)等。

网络数据库检索与论文集筛选共选取到论文231篇,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16年。笔者按照发表年份、文章研究主题和内容以及研究视角等对这些文章进行统计,作为对研究现状分析的数据库。具体统计结果及分析详见下文研究现状与变化趋势部分。

3.研究现状与变化趋势

3.1 发文数量与趋势

图1 汪榕培翻译实践相关研究历年发文数量统计(1995-2016) (单位:篇)

首先对检索所得的231篇文章按照发表年度进行统计(见图1),从宏观的数据来看,2010年以前的文章数量相对较少,从1995到2009年的14年间论文总数共50篇,每年的文章数量保持在个位数,不过还是呈曲折增长态势。自2010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较之2009年论文数量增长近两倍。2012年的数量尤其突显,是因为在2011年召开了首届全国“传神达意”翻译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在2012年发表。而近两年的文章数量则稳定保持在20篇左右的高位。可见针对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典籍英译研究事业也是在进入21世纪后获得了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典籍英译受到高度重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王宏2012:10),而近几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更是引发翻译领域掀起典籍英译研究的热潮。无论是汪榕培翻译实践本身还是针对其实践的研究都有力推进了我国典籍英译事业的发展。

3.2 研究主题、视角分布与变化趋势

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是考察现有针对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研究的关注点,进而从微观层面分析研究主题、内容与研究视角的分布与变化。所选231篇文章的研究主题分类见表1,为更清晰地展示变化趋势,本文以5年为一个单位,共分四个时段(最后一个时段为6年)统计发文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和探讨。

表1 汪榕培翻译实践相关研究主题分类统计 (单位:篇)

以汪榕培及其译本为唯一研究对象C.对汪译本的评介 32 6 8 7 11 D.翻译策略、技巧研究 43 1 0 18 24 E.翻译风格研究F.翻译规范2 1 0 0 0 0 0 0 2 1与其他译者译本的对比研究G.汪榕培译作语料库创建H.译本评介I.翻译策略J.翻译风格K.翻译观L.翻译规范M.译介与传播N.翻译模式1 12 47 8 2 1 1 1 0 0 2 1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4 5 2 1 0 0 1 1 8 3 7 5 1 1 1 0

从表1中可以看出研究主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汪榕培及其译本为唯一研究对象,另一类则是将汪榕培与其他译者进行的对比研究。以汪榕培译本为唯一研究对象的文章数量要多于对比研究,也可见译界对汪榕培译本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汪榕培译本的出现,比如《牡丹亭》、《庄子》、《诗经》等译本,促进了同一部原作不同译本纵向的对比研究。正如汪榕培(1992)初译《老子》时所希望的“我现在是把《老子》当成道家学派的哲学著作来翻译的,作为‘一家之译’跟国外的百余种英译本‘百家争鸣’一番”。汪榕培的翻译风格、策略、翻译观等与其他译者,尤其西方译者对比可带来很多有意义的研究内容。以下为每个主题具体的研究内容,两大类下面的一些具体研究主题有重合之处。

A类文章主要是介绍汪榕培的生活、教育背景,工作、学术经历、翻译著作以及对其翻译思想或翻译观的介绍。如霍跃红(2005)介绍汪榕培在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方面的突出成就,并结合其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论述汪榕培“本色译者”的特征。B类文章主要针对汪榕培“传神达意”翻译思想的研究及考证。蔡华(2009)通过分析汪榕培所译陶渊明组诗《形影神》的神韵和意境,论证汪榕培传神达意翻译思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C和H类文章主要对汪榕培译本的介绍、评价和汪译本与其他译者译本的评价。例如陈建中(1998)所做便是单译本评价,他以庄子原文的一些难解之处入手,评价汪译本是“不拘泥于一家之说,博采众家之长融而化之为流畅的英语,再现原文之真境神韵”。蒋骁华(2009)将汪译本与其他译本进行对比评价。他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三维”转换为理论工具评价Cily Birch、汪榕培和张光前的三个《牡丹亭》英译本的特色。D和I类文章主要是对汪榕培译本中翻译策略的研究以及汪译本与其他译者译本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例如李瑞凌(2016)探讨了汪译古诗词的“阐释性化入”的方法。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则有任艳霞(2014)从概念语法隐喻视角对比分析理雅各和汪榕培译本的策略。E和J类文章涉及对汪榕培翻译风格的研究以及译者风格对比研究,例如陈建生(2014)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的统计方法,对《牡丹亭》的汪榕培的译本和Cily Birch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对比。F类主要研究汪榕培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翻译规范,L类则是不同译者翻译规范对比。例如吕新兵(2016)分析汪榕培英译《庄子》的翻译规范,探讨翻译过程及影响译者选择的社会文化因素。G类涉及汪榕培典籍英译作品语料库的创建。如李跃壁(2016)论述汪榕培典籍英译开放式语料库建立的意义及可行性。K类主要对比汪榕培及其他译者的翻译观,如贾晓英(2014)对比分析许渊冲、汪榕培、李正栓的乐府诗翻译特点以及翻译实践中体现出来的鲜明的翻译观。M和N类分别是对不同译本译介以及翻译模式的比较。例如王宏(2014)比读Cily Birch、张光前、汪榕培《牡丹亭》的英文全译本,寻求译介中国古典戏剧的最佳模式。

从各研究主题的发文数量及时间来看,早期研究的主题较为单一,主要是对汪榕培译本记叙式,评点式的评价和赏析,2005年以后研究主题逐渐变得丰富起来,汪榕培的翻译策略、翻译思想、翻译过程、翻译风格都开始得到深入研究,相对应的与其他译者这些方面的对比研究成果也多起来。尤其在2011—2016年间,可以看到翻译策略研究有24篇论文,策略对比研究有37篇,风格对比有5篇,汪榕培翻译思想研究达到了67篇。这些研究焦点就使得汪榕培的翻译活动变得立体可见,译者本人的形象也更加突出。这些研究主题的增多表明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值得研究之处不断被发现,因而吸引了翻译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3.3 研究视角的变化趋势

研究视角直接反映了一项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或研究方法。笔者观察到针对汪榕培翻译实践的研究,在研究主题和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研究视角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为了对这些视角进行更微观的研究,笔者对2010年(从该年开始,发文数量明显增加)及以后各研究主题文章所使用的研究视角或方法进行了统计,详见表2:

表2 汪榕培翻译实践相关研究视角分类统计 (单位:篇)

从表2可以看出,针对汪榕培翻译实践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视角达到21种,应用较多的有美学视角、语料库方法、副文本研究、隐喻学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等。这些跨学科多元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拓展了对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研究的维度,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虽然这些视角只是统计中的部分论文在使用,但足以反映目前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或方法的多元化和跨学科趋势,这也是典籍英译研究和翻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也有个别论文虽然采用的视角较新,但是研究并不深入,使用大量篇幅介绍某种理论,而对译作的分析只是点到为止,或者缺乏系统的任意选取文本材料,难免有片面之嫌。这也是以后的研究应该竭力避免的。

笔者结合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发现以下若干变化规律:

(1)对汪榕培译本中翻译策略及对比的研究尽管有一部分还在延续简单的方法归纳,而更多的研究则引入了不同理论视角,如借用隐喻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多元系统理论、跨文化等视角,对微观的翻译策略、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外部因素、译文效果等进行研究。

(2)对汪译本及与其他译者译本的评价从单一评点式转变到采用美学、副文本等研究视角。如张玲(2014)通过分析汪译《牡丹亭》形式多样的副文本来探索汪榕培翻译活动。副文本“它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译者翻译活动的一手资料和译者思维过程的信息,引出了很多有启发意义的话题,并有助于更全面客观的翻译评论”(张玲2014:111)。

(3)对汪榕培“传神达意”等翻译思想的研究由介绍、归纳式研究发展到结合译本对其进行辩证探索,并对这一翻译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2011年首届汪榕培翻译思想研讨会集中针对汪榕培提出的“传神达意”思想的多层次研究,这些论文或是进行理论探源、内涵挖掘,或是侧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如赵长江(2012)分析“传神达意”的理论渊源,指出该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从多维视角来看待翻译并强调其理论应用。付瑛瑛(2012)则是借鉴“原则-参数”模式探讨“传神达意”的内涵。这些研究成果极大深化了“传神达意”翻译思想的研究。

(4)对汪榕培翻译风格的研究逐渐由印象式点评过渡到使用科学的语料库统计方法来考量译作的特点。如“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为例”(陈建生2013)。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使用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完美结合。在译者风格上,语料库还大有可为。张继光(2016)在分析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状况时就观察到“借助翻译语料库研究译者风格,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4 汪榕培译作的研究分布

到目前为止,汪榕培的译作已达60多部,那么现有的研究涵盖了汪榕培的哪些译本呢?对所选取文章中涉及到的不同译作以及研究数量的统计数据详见表3。

表3 汪榕培翻译实践相关研究涉及译作分类统计 (单位:篇)

如表3所示,文章共覆盖汪榕培译作的三大类,约计14部译作,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汪译作品得到学者关注,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前几部译作是《牡丹亭》、《庄子》、《诗经》和《英译陶诗》等。这些译作的原作本身在中国文学史或思想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研究者最先并最多关注这些译作也是必然的。当然这些译作也是汪榕培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理应重点研究。他用了三年多时间来完成《牡丹亭》英译。《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英译本数量众多,而汪译本是三个全译本之一。“《牡丹亭》的每个英译本出版后都吸引了学者的研究兴趣,特别是汪榕培的英译本出版以来,屡受国内外学界的好评”(文军、李培甲2011)。诗歌类中汪先生翻译陶渊明的诗歌下的功夫是最大的。不过单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对这些译作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同时,通过对已有研究梳理也发现目前对汪译作品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研究多集中在少数译作,多数译本研究较少,或未有触及。一部译作中,也是部分译文得到研究。如《英译陶诗》中,《归园田居》的译文研究较多,《诗经》中则是《关雎》,乐府中是《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的译文研究较多。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到针对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的研究基本现状及趋势是:研究成果丰硕、规模持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视角和方法趋向多元。为了进一步完善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研究,应该继续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关注更多汪榕培的译作,加强译者研究,对其翻译思想进行更系统的挖掘。

4.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通过对现有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等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未来汪榕培翻译实践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1)对汪榕培“传神达意”翻译思想展开更为系统的理论研究,这也将是翻译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翻译家翻译观的讨论不应该局限于严复、林纾等古代翻译家,如现代翻译家许渊冲的‘翻译竞赛论’、汪榕培的‘传神达意’等翻译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张汨、文军2014:102)。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除期刊论文外,还有最新出版的一本专著《传神达意——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付瑛瑛2017),深入分析“传神达意”的内涵,并尝试把“传神达意”翻译思想构建成一个中国典籍英译的理论体系。未来的研究更应该着力于系统研究汪榕培翻译思想的提出、发展、影响力以及理论应用。

(2)拓展对汪榕培译作、译者的研究空间。比如对研究较少或未研究的译作给予关注,可以消解汪榕培译作研究的不平衡性;对译作进行分类研究,比如古代哲学思想类、诗歌类、戏剧类,纵观其翻译特点;以翻译作品研究为基础,开展翻译过程研究;加强汪榕培译作的语料库建设,以便对译作展开更全面的研究。深入开展译者研究,不仅要关注他的翻译实践,还要深入研读其学术成果。2017年6月出版的《汪榕培学术研究文集》也将助力以后的研究,“这部凝聚了汪老师一生心血的厚重之作,包括了汪老师的生平和学术历程,主要译著和研究论文,以及讲演和序言等,十分全面,至关重要,值得大家长期研究”。2

(3)利用跨学科、多元理论视角对汪榕培翻译实践开展更系统、全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中,已呈现多元的研究视角,不过这一趋势还应加强,这也是由翻译学跨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跨学科视角的引入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将拓展对汪榕培翻译实践的研究。可以采用社会学、生态翻译学等理论视角对汪榕培的译者惯习、翻译选择等进行研究;对译作的研究可以借鉴传播学、接受美学、译介学等加强对译作传播路径、译介效果的研究。

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为弘扬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典籍英译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后续研究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更广阔的延展空间。加强其研究力度定会大力促进我国典籍英译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注释:

1 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从2002年至今共举办九届,会议论文集共7辑。第一、二届论文收录在第一辑,第九届会议论文集尚未出版。

2本段文字转引自王宏印教授在2017年全国第二届汪榕培典籍英译研究学术研讨会的致辞。

蔡华,2009,传神达意——读汪榕培英译陶渊明《形影神》[J],《大连大学学报》(4):138-140。

陈建生、刘刚,2013,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为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1):45-51。

陈建中,1998,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评汪榕培教授英译《庄子》[J],《外语与外语教学》(11):39-42。

付瑛瑛,2017,传神达意——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构建[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贾晓英,2014,乐府诗三家译及其译论特点[J],《河北学刊》(3):181-184。

蒋骁华,2009,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J],《上海翻译》(4):11-15。

霍跃红,2005,本色译者——汪榕培[J],《中国翻译》(9):68-70。

李瑞凌,2016,出神入化了无痕——汪榕培翻译诗歌典故策略管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116-120。

李跃壁,2016,浅谈汪榕培典籍英译开放式语料库的创建[J],《科教导刊》(1):153-154。

吕新兵,2015,翻译规范视角下《庄子》英译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2):72-76。

任艳霞,2014,《易经》英译的概念语法隐喻新视角——对比分析理雅各和汪榕培/任秀桦译本[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38-40。

王宏,2012,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9-14。

王宏,2014,《牡丹亭》英译考辨[J],《外文研究》(1):84-92。

王欣,2013,汉语典籍英译发展综述[J],《辽宁行政教育学院学报》(3):93-96。

汪榕培,1992,译可译,非常译——英译《老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1):25-30。

汪榕培,2012,我和中国典籍英译[J],《当代外语研究》(5):1-4。

汪榕培,2003,英译《邯郸记》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109-117。

汪榕培,2017,《汪榕培学术研究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军、李培甲,2011,国内《牡丹亭》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英语研究》(3):48-53。

张继光,2016,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状况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1993—2014[J],《上海翻译》(3):34-40。

张玲,2014,汤显祖戏剧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以汪译《牡丹亭》为例[J],《中国外语》(5):106-111。

张汨、文军,2014,国内翻译家研究现状与流变趋势[J],《中国外语》(7):97-104。

赵长江、李正栓,2012,“传神达意”的理论渊源、理论创新与理论应用[A],门顺德编,《传神达意翻译理论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1-50。

朱安博,2013,译可译,非常译——汪榕培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3):3-28。

H059

A

2095-9648(2017)04-0021-06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学依托下汤显祖戏剧英译中的译者惯习研究”(项目号:SQ171187)以及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汤显祖戏剧英译中国的译者惯习研究”(项目号:S2015Y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锦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王密卿: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017-09-28

通讯地址:050024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译作传神典籍
what用法大搜索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捕捉精彩,描写传神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SOME汉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