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2000—2016)
2018-01-04曾清
曾清
刘明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新世纪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2000—2016)
曾清
刘明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通过梳理新世纪以来CNKI上收录的与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密切相关的112篇论文发现:新世纪以来毛诗翻译研究的论文数量稳步提升,研究主题丰富多样,理论和方法趋向多元化,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团队逐渐形成。同时也存在着研究内容基本上以国内译本为主、研究方法几乎都是定性研究、研究视野大多关注翻译过程本身等不足。就此给出了未来展望和建议,即要加强学术交流,增加对海外译本的研究、重视量化研究和语料库建设、扩展研究视野到翻译的全程,并指出“译”“介”并重,才有助于毛泽东诗词的推广和传播,达到翻译的目的。
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焦点
1.引言
一代伟人毛泽东是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毛泽东一生发表诗词一百多首,这些诗词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反映了诗人的情怀与抱负,同时还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兼具艺术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其译介主要是通过访问陕北的一些欧美记者、作家等向海外介绍,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史沫莱特。1937年埃德加·斯诺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其中收录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毛泽东诗词译文。中美建交之前,尤其是尼克松访华之后,海外集中涌现了一批毛泽东诗词的译本。这一时期的译本有如下几个特点:1)既介绍中国革命,又介绍毛泽东诗词。因为战后海外对毛泽东的了解首先是作为红色政权的领导人,因此出现了大量对中国革命和毛泽东的介绍。2)译者多为中外合译,翻译风格多是散体译诗,比如迈克尔·布洛克和陈志让、聂华苓和保罗·恩格尔、威利斯·巴恩斯顿和郭清波等的合译,他们的翻译风格大多是散体译诗。3)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本身研究较少。这一时期海外对毛泽东诗词的译介主要目的是介绍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本人,并不是针对诗词这种文学作品进行译介,因此对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等的研究很少。
在国内,建国之后毛泽东诗词陆续得到正式发表,而官方也开始组织相应的翻译工作。最早的英译稿出现在1958年的英文版《中国文学》,译者是Andrew Boyd,共翻译了18首诗。1976年官方毛泽东诗词英译小组出版了《毛泽东诗词》,包含有39首诗词。改革开放以后,学术活动得到发展,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和研究也日趋活跃,出现了大量的非官方译本。如赵甄陶、赵恒元、黄龙、辜正坤、许渊冲、李正栓等人都出版了自己的译本。
中华几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涌现了大量丰富灿烂的文化作品,但是好的作品要让世界所熟知则需要翻译和传播的助推。国家从2009年起开始策划并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优秀成果的翻译与国外的出版发行,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文化特别是创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杨庆存2014:5)。而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则充分证明了好的翻译对一部作品的传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作为毛泽东青年时期求学的母校,为了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于近期申报并成功获批“湖南省毛泽东诗词外译研究基地”,大力支持毛泽东诗词外译与传播研究。本文将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分析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2.“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现状
本文统计数据基于CNKI数据库,在学术期刊总库中,以2000年至2016年为范围,分别以篇名“毛泽东诗词+翻译”和“毛泽东诗词+英译”进行查询,通过筛选,剔除重名的论文之后共得到论文112篇。这些论文的题目中直接包含“毛泽东诗词”以及“翻译”或/和“英译”,是与“毛泽东诗词翻译”这一话题最密切相关的研究文章。这里没有考虑其他语种的翻译研究文章,也没有考虑学位论文,只是针对期刊论文进行研究。这些论文总体上代表了国内学者“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最高水准。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内“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发展动态、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2.1 论文数量稳步提升
图1 新世纪以来毛泽东诗词翻译论文数量走势
图1 给出了论文数量随年代的变化情况。从图1中的走势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论文数量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在新世纪之初的几年,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不超过2篇,发表论文数量从2006年开始上升,并且在2009年到2013年间稳定在每年10篇以上,其中2013年达到顶峰,有18篇论文得到发表。2014、2015两年虽然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6、7篇发表,2016年发表相关论文14篇。以上数据说明“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
2.2 研究人群十分集中
对毛泽东诗词翻译进行研究的人群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毛泽东诗词的译者群体。他们本身既是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者,同时也有研究毛泽东诗词翻译的需求。二是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这类人群数量众多,国内高校涉及翻译研究的教师众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以毛泽东诗词翻译为主题。三是毛泽东诗词的爱好者。这类人群数量较少,具有零散性等特点,也很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从新世纪以来的毛泽东诗词研究论文作者情况来看,几乎都是第二类人群所发表的,可见研究人群十分集中。
2.3 研究主题丰富多样
通过对上述112篇论文的分类统计发现,这些论文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根据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侧重点等大致分为六类,每一类的论文数量具体见表1。
表1 “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主题分布
(1)翻译方法与策略。表1显示,新世纪“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最集中的是对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研究方向。诗词翻译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中涉及到格式、韵律、意境等诸多内容,而毛泽东诗词又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对翻译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最为集中。在这些研究中既有从微观入手进行的分析也有从宏观层面开展的研究,既有对单一译本也有对多译本的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如李崇月、李静、李文(2008:1)把毛泽东诗词中的典故进行分类,然后从中外八种《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典故的英译,通过列表仔细对比分析三类典故的翻译,发现虽然这些英译版本的译者不同,译者的国别不同,出版的年代不同,但是他们对典故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共性。李正栓、杨丽(2006:116)对毛泽东诗词中的数词及其英译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毛泽东诗词中的数词或虚或实,运用自如,对表现诗词的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毛泽东诗词英译中数词翻译的比较,可以研究数词翻译的利弊得失。此外,还有大量的学者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翻译方法和策略的优劣,这里不一一举例。
(2)理论视角。任何翻译方法和策略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新世纪以来从理论视角对“毛泽东诗词翻译”进行研究的文章数量约占全部文章的1/4。这里所说的理论视角包括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等视角,近年来还有学者将生态学视角引入了“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研究,不仅拓宽“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也为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实践、评价体系的建设等提供新的依据。如魏艳、刘明东、陈喜贝(2013:74)在图式理论的视阙下分析了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认为在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其语言图式、内容图式、文体图式和文化图式的正确传译,这样才能使毛泽东诗词的精髓得到较好的传递,对我国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曾清(2012:118;2014:66)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毛泽东诗词翻译并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功能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内在和外部两大生态功能,即生产功能和社会功能,揭示了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内在运作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从生态学原理的角度介绍毛泽东诗词翻译生态中的限制因子定律、耐性定律与最适度原则、翻译的节律以及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并指出翻译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需要积极维护,其内在的原则应该得到尊重,这样会更有利于翻译的生态长期存在及可持续发展。
(3)评价与赏析。占据第三位的是评价与赏析研究,共计13篇。评价与赏析研究主要是对译本内容、译本优缺点、译文章节、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的评价,对有关毛泽东诗词的特色、典故文化等的翻译赏析。如张苹英、汪昊(2002:7)从语言学、修辞学和对比评论等多个视角对韩素音女士在《黎明的洪涛》中所译的几首毛泽东诗词进行具体剖析,认为“韩译”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优势:对等直译求形似;移情达意,用词精当;灵活变通,加减适度;自由流畅,浑然一体。整体上看会觉得是一股源头活水,议事铺陈,流水行云,自然无矫饰,值得推荐学习。杨琳(2012:122)针对毛泽东诗词中口语体战斗性语言风格的英译进行了研究,分析毛泽东在其诗词中大量运用口语体战斗性语言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及文化背景。研究发现,现有的英译本对此语言特色的处理亦各有千秋,基于风格翻译论对比分析战斗性语言特色英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歧有利于毛泽东诗词的内核更好地展现给英语读者。
(4)翻译史。关于毛泽东诗词翻译史的研究有11篇。包含综述研究、国外毛泽东诗词的翻译研究,不同译本的历时研究、还有一些译本的翻译背景介绍。刘明东(2011:100)对国内毛泽东诗词翻译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评价研究、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比较研究、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翻译和传播毛泽东诗词,让这一中华文化精华为世界人民所共享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李正栓、陶沙(2009:104)则对国外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合译模式”是理想的诗词翻译模式,国外译本中不同的翻译策略、本土化的语言、详细的注解和后记等方式或技巧的运用都使西方读者从不同的侧面较好地了解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其文化影响已经远远大于译本本身,并为深入研究创新铺平道路。
(5)文化视角。从文化视角对“毛诗翻译”进行研究的论文有7篇,涉及文化传播、文化专有项、文化意象、语义文化等方面。梁薇、刘明东(2011:178)从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入手,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背景及译者的态度三个方面讨论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选择,通过实例进行佐证,并指出异化策略是传播本土与外来语言文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同时也指出,强调异化不等于否认归化。龙君、刘明东、刘霞(2013:178)的研究表明,毛泽东诗词英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行为。要传播毛泽东诗词文化的精髓就要对其文化意象进行有效传递。在合成空间理论框架下,通过“意”与“象”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互映射以及在合成空间内的运演,文化意象得到构建。在英译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将原诗中的“意”与“象”的映射空间用目的语文化语境下的“象”进行还原,使文化意象得以再现。
(6)译者主体性与翻译风格。对译者主体性与翻译风格进行研究所占的比例最小,只有7篇,研究对象相对集中。申丹(2011:72)从互文性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毛泽东诗词的英译为例,研究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行为。研究指出,不论是从广义的对翻译活动的认识、阐释与批评,还是到具体的对翻译文本互文指涉的探求,互文性理论之于翻译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与作用。研究者还探讨毛泽东诗词翻译中译者作为读者、阐释者和作者的主体作用。刘泽权、张丹丹(2012:69)借助语料库工具,对42首毛泽东诗词从词牌、诗行、韵律三方面对比分析毛泽东诗词原作及其3个译本的翻译,探讨不同译者翻译策略和风格的异同、得失及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李正栓、辜正坤、许渊冲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各不相同,对于词牌、诗行、韵律的翻译方法也各有千秋。
2.4 研究力量不断壮大
新世纪以来“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研究力量不断壮大,并逐渐形成一些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不仅许渊冲、辜正坤、李正栓等“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资深学者仍在耕耘,一大批新的学者,如张智中、李崇月、刘明东等也先后加入。这些学者近年来不仅有大量论文见诸期刊,还出版系统的研究专辑。“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研究力量逐渐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化发展,出现了几个初具规模的研究团队。
新的研究力量主要有:(1)天津师范大学的张智中。在南开大学读博期间,张智中发表了大量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相关的论文,其博士论文也较为系统的对12个毛泽东诗词译本进行对比,量化“毛泽东诗词翻译”的诸多细节和策略,并作为专著出版。(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刘明东带领的研究团队。该团队由刘明东带领,有诸多年轻教师参与,近年来承担了大量的与毛泽东诗词翻译相关的省部级课题,发表一系列文章并出版研究一些专著和论文集,研究范围涉及图式理论、生态翻译理论、文化传输等方面。(3)江苏大学的李崇月带领的课题组,近年来也分别对毛泽东诗词中的典故、词牌名、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进行研究,也探讨毛泽东诗词英译的翻译伦理,还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毛泽东诗词译介和国内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进行综述研究。
3.“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不足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我国新世纪以来“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内容更加全面,研究深度逐步提高,研究方法趋向多元,研究力量日益壮大,这一切都极大地繁荣“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研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
(1)研究对象过于集中,海外译本研究较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毛泽东诗词译本已有几十部之多,尽管有些译本包含的诗词数量较少,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说,研究素材尽可能全面才更有说服力,尤其是一些对比研究和量化研究,其结论的准确性和样本量有直接的关系。而从国内的“毛诗翻译”研究来看,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对官方译本、许渊冲、辜正坤、黄龙、赵甄陶、李正栓等译本进行对比,而对国外的译本则涉及较少。这主要是与有些海外译本发行年代较早、发行数量很少、获取难度大有关,但近些年诞生的译本则应被纳入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略显单一,定量研究十分欠缺。从CNKI上收录的论文情况来看,目前“毛诗翻译”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定性居多,略显单一。少数的定量研究也仅限于词语、词牌等的统计分析,如张智中(2008)对12个毛诗译本所做的对比研究。近年来,语料库方法被逐步引入到翻译学的研究中,国内开始出现一些翻译语料库。就毛泽东诗词翻译的语料库而言,目前只有刘泽权等人(2012)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而且其所建的语料库中也仅包含三个译本,就语料库这种量化研究方法本身而言样本量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才有助于得到更加客观的分析结果。
(3)研究视野有待扩展,翻译全程需要关注。从2.3节的研究主题分析来看,目前国内的“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集中于翻译本身的细节,比如针对某个或者某几个译本来探讨翻译策略的选择,在某个理论的视角下来分析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取舍,或者是针对特定翻译对象的翻译方法进行优劣评判。总体来看,更多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限国内而不问国外,研究的视野还有待扩展。此外,翻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它本身只是连接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一座桥梁,而这座桥梁的两端,一端是翻译的动因,即译者为什么要翻译,另一端是翻译的效果,即译语读者对译本的评价,都必须予以关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对翻译这座桥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目前的“毛泽东诗词翻译”对这两点都重视得不够,尤其是忽略翻译作品最重要最直接的受众——译语读者的评价。当然研究毛泽东诗词译本在国外的接受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客观难度,这一方面还需研究者更多的努力。
4.“毛泽东诗词翻译”未来展望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证明中国文学作品完全有能力走向世界并被接受,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比如,译者和原作者的关系、译者对原著的认可和理解、译者对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的了解、出版发行机构的推广,等等,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译作的质量和译作是否成功。鉴于此,并结合上文分析的目前“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拟提出以下几个毛泽东诗翻译和研究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1)扩展研究对象,加强横向交流。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译者也有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就研究翻译本身而言,应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尽可能多的译本,实现“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从单译本、双译本的研究向多个译本的研究转变,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结论,避免以偏概全。目前国内的研究者手里的译本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译本,所掌握的国外译本较为零散,且各不相同,因为有些国外译本年代久远、较难获取。因此,译者之间需要加强横向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互通有无,例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给广大学者搭建沟通的平台,实现资料共享,信息互通,并适当整合研究力量,提高成果质量。
(2)重视量化方法,加强语料库建设。长期以来,翻译研究都是以现象解释型的定性为主,或应用某种理论进行分析,或基于某些假设进行探讨,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各个译者的翻译行为基本都是个体行为,个体之间有差异性,但是当个体的样本量足够大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即可研究其共性和差异。语料库翻译学正是基于数据库和统计学方法的翻译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其可以方便进行多样化的实证研究,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工具,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这种客观量化的方法也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必须得到重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译本众多,搭建一个包含这些译本的语料库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可以直接解决上文所说的研究对象的问题,而后又可为进一步量化分析提供充足的素材,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3)开拓研究视野,重视译语受众。王志勤、谢天振(2013:21)认为翻译和翻译研究目标就是要通过翻译实现跨文化交际,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为了译本真正进入译语文化系统从而实现文化间的有效交流,就不能只重视如何忠实地转换原文等“译”的问题,而忽视译本的传播、接受和影响等“介”的问题,翻译作品就像市场上的产品,生产的产品就是为了销售和使用,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认同才是判断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必须从译介学规律的高度全面地关注译本的后续动态。
就毛泽东诗词的译介来说,国内外译本在“介”这一点上有很大不同。国内的译本往往是就诗译诗,重的是“译”,而对于“介”则涉及较少,大部分译本都是直接就原诗进行翻译,很少有背景的介绍和诗词内容的解读,作为译语读者来说,如果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背景也不清楚的话,很难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反观国外的译本,尤其是中美建交之前诞生的一批译本,往往都是夹杂在介绍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本人的书籍中,这样既有“译”,又有“介”。除了在译本中对诗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进行介绍,帮助读者理解以外,在译本的出版发行时机的选择上,也借助历史潮流和国际形势,吸引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帮助译本的推广和发行,可以说做到了微观、宏观两个层面的“介”,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国内译者学习和借鉴的。在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和“文化输出”的大背景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省毛泽东诗词外译研究基地正在着手推出毛泽东诗词翻译赏析相关的出版物,一来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的发展战略,增强对外输出,二则弥补之前国内译本缺少“介”的遗憾,做到“译”、“介”兼顾。
5.结语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2000—2016年)CNKI中国知网上发表的与毛泽东诗词翻译密切相关的112篇论文为基础对国内“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稳步提升,研究主题丰富多样,并逐渐形成几个初具规模的研究团队。但也存在着研究对象过于集中,研究方法略显单一和研究视野有待扩展等不足。为此,从扩展研究对象,加强横向交流、重视量化方法,加强语料库建设以及开拓研究视野,重视译语受众等方面分别提出“毛泽东诗词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就“毛泽东诗词翻译”来说,必须“译”“介”并重,才有助于译本的推广和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好达到翻译的目的。
李崇月、李静、李文,2008,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英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1-4。
李正栓、杨丽,2006,毛泽东诗词中的数词及其英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6-122。
李正栓、陶沙,2009,国外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04-109。
梁薇、刘明东,2011,从毛泽东诗词翻译看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选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5):178-180。
刘明东,2011,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100-103。
刘泽权、张丹丹,2012,基于语料库的毛泽东诗词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69-74。
龙君、刘明东、刘霞,2013,毛泽东诗词英译的文化意象的建构与传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78-180。
申丹,2011,影响的焦虑:互文性翻译中的译者行为——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5):72-73。
王志勤、谢天振,2013,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J],《学术月刊》(2):21-27。
魏艳、刘明东、陈喜贝,2013,图式理论视阈下的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6):73-77。
杨琳,2012,毛泽东诗词中口语体战斗性语言风格之英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22-128。
杨庆存,2014,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起步与探索——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浅谈[J],《中国翻译》(4):5-7。
曾清、刘明东,2012,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生态功能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118-121。
曾清,2014,生态学原理在毛泽东诗词翻译中的运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2):66-69。
张苹英、汪昊,2002,浑然成一体天然去矫饰——试评韩素音女士翻译的几首毛泽东诗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4):7-10。
张智中,2008,《毛泽东诗词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H059
A
2095-9648(2017)04-0015-06
❋本文系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毛泽东诗词中英文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6YBA107。
(曾 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部教学部讲师;
刘明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部教学部教授)
2017-06-01
通讯地址:410205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三路1015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