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研究
2018-01-03蒋江平
蒋江平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其专业素养对学生体育知识、技巧的学习情况及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会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到专业素养的内涵,并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对此,文章就提升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8-02
在小学教师队伍中,体育教师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保持身心健康,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新时期,体育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魄,同时还能对学生的意志进行磨炼,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专业素养是当前社会各界对小学体育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从思想、知识、认知、技能等各方面进行提升,从而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概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不管是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抑或是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都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及开阔的视野。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与体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有十分紧密的关联,这也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实际看,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涉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各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对体育教师来说,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不断丰富自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发展渠道,并借助相应的载体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勤奋学习,开阔自身视野,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反思,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并总结新经验,掌握新方法,全面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特点
1.实践性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践性,是体育教师专业特点的内在要求,因为体育教师本身从事的体育教学活动就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需要以身体练习为主,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实现思维活动与身体活动的良好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体能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运动能力、运动基础本身存在极大的差异,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就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性,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知识传授、动作技巧讲解,如何正确、适宜地完成示范动作,并指引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巧。而这些都是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提升才能实现的。
2.综合性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综合性是由体育学科决定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管是学生经验的获取,还是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或者是学生个性张扬的外显、情感意志的修炼,都體现出了体育教学中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手段等的综合应用。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到教育心理学、运动学、运动训练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以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不仅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具有全面的专业技术,丰富的实践能力,并且要拥有超越自我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小学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充实自身,才能提升专业素养,从而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需求。
3.发展性
在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时期,体育科技的不断进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及技术结构,优化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专业素质发展。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拥有更多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渠道。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符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资源,满足自身专业素质发展需求,从而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三、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
1.职业理念
体育教师将体育教学看作自身的职业追求,这就代表着体育教师具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追求。特别是当小学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时,其教学活动也会围绕自身职业追求而开展,这就会成为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准绳,可以促使体育教师在推动教学活动计划实现的同时,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2.教学活动开展理念
新时期,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也较之以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加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运动。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帮助学生来获取相应的体育技能。
3.教师职业道德
从体育教师的视角看,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专心从事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指引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明确自身价值,进而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各项要求,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可以高效、规范、稳定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职业道德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体育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关注的一个过程。
4.体育教学专业知识
体育教学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体育教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就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体育健康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急救学等各类知识。体育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不仅帮助了自身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知识分享,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极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