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2018-01-03康玉娥
康玉娥
摘 要:任务教学法是外语实施素质教育中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任务”,它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任务活动的设计者、任务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语言资源的提供者、任务完成的鼓励者和评价者。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任务活动;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7-15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完成任务来进行学习的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课前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的任务活动,课后能否促使学生继续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些都直接决定着新课标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
二、活动的设计者
活动的设计者(designer),即教师于课前根据教材与学生的交际、任务的框架,设计出不同目的的任务。
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为本,遵循任务的阶梯性原则,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并将不同目标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设计出的任务有连贯性,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形成一条任务链(task-chain),以此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的平衡发展。同时,任务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即教师设计的任务应有以下几个特点: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操作性;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活动要有利于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活动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新课标英语九年级Unit 8“I '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Task 1:Listening.
(1)Warm up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discuss.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Would you like to help other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f you are a volunteer?
(2)通过听力练习,给学生输入地道的语言材料,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及输出奠定基础。
Task 2:Reading.
(1)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巩固句型和扩大词汇量。
(2)通过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国内外志愿者活动的情况。
Task 3:Discussion.
(1)学习制订和策划活动计划。
(2)What can I do for others,society?
根据上面三个任务,教师则设计如下活动:
Sample 1:I 'll help clean up the classroom.我们能为教室保洁做些什么?其目的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环境,从小事做起。
Sample 2:Make a volunteer plan.制订志愿活动计划,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利用自己的特长为他人、社会做事情。
Sample 3:To be volunteers to clean the street this weekend.本周末到街上做志愿活动,其目的为引导学生体会志愿活动,投身于公益活动。
Sample 4:Ways we can help our hometown/the Earth be a cleaner and healthier place to live. 為了让我们的家乡/地球成为更干净、更健康的生存环境,我们能做什么?其目的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将来,从现在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三、任务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组织来实现任务的目的,明确任务完成的要求,即任务的完成方式、时间、完成形式与人员分组;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包括话题导入,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同时,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中,还可在短剧中表演,担任角色。
教师作为组织者,应根据设计的任务把学生带进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全员参加,形式多样。教师根据实际任务,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分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分组时应注意公平合理、互相搭配,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学生的成就。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混合好、中、差学生。
(2)学生的能力。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混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能有助于组内成员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学生的性别。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4)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获得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真实的社会生活。
二是在任务教学活动中,教师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生自由选择时机回答,教师“教”,学生被“教”;同时,角色还可以更换,学生设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教师回答,教师和学生在交谈合作中完成任务。但要注意两个方面:
(1)学生回答问题时应积极肯定和引导。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的回答或提出的问题,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微笑、点头或眼神的交流等非语言形式来表达肯定。如果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整或缺乏深度,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作出进一步回答。
Could you please explain your ideas further?
Can you provide an example for that concept?
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另外一位学生评论他/她的问题,例如:Lu Shantao,do you agree with Wang Qing?
Tom,does what Jack said seem true ?或Kate,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of the idea Jim talked about ?
(2)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适当等待与引导。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或答案不明确,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应当用另外一种方式进一步解释所提出的问题,例如:
Teacher: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lm?
Student:(keep quiet)
Teacher: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film or a bad film?
教师也可以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更多信息,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四、语言资源的提供者
语言资源的提供者(provider),即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必需的语言材料。
例如,Unit 8 “I '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教师根据不同的任务活动提供一些语言结构材料。
Sample l:I 'll help clean up the classroom.
(1)There is a paper on the floor.
(2)There are some glasses or bottles on the floor,so the classroom is not tidy enough.
(3)I can see the blackboard is dirty or not clean enough.
(4)The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are not in order.
(5)Some desks and chairs in our classroom are broken.
(6)If you see these things or problems,what will you do?
(7)I will help clean up our classroom.
(8)I will clean the blackboard again.
(9)I would like to fix up the desks.
(10)I 'd like to put the glasses and bottles on the window.
Sample 2:make a volunteer plan.
(1)I'd like to be a volunteer.
(2)What kind of volunteer work would you like to do?
(3)I like singing,so I 'd like to sing for the kids in the hospital to make them happy.
(4)I want to work outside,we'd better help clean up the fence in the street.
(5)We 're good at English,why not help the people in the neighborhood learn English?
Sample 3:To be volunteers to clean the street this weekend.
(1)We will .
(2)We would like help the others to
.
(3)We should .
(4)We will be very happy if .
Sample 4:Ways we can help our hometown/the Earth be a cleaner and healthier place live.Discuss the questions :
(1)What have you done already for our hometown/earth?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now for hometown/the Earth?
(3)What haven 't you done yet?(Encourager and Adjuster)
五、鼓勵者和评价者
即教师始终作为学生的鼓励者,应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出现在的错误,以激励学生为主,多用、巧用赞扬语,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时多用赏识的眼神,即“赏识教育”,但应注意:
首先,夸奖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如果夸得不准,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夸错了,无异于是非颠倒,会产生负面作用。如某青年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点了一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回答一个简单问题。当时,这个学生回答了并且答案也正确,于是,该教师大加赞赏,夸他如何聪明,是读书的“料”。但以后的几周这个学生竟趴在桌上睡大觉,教师大惑不解,于是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一调查,原来任课老师的表扬并未给他带来快乐,反而成为同学课后取笑他的“笑柄”,使他尴尬不已。
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的夸奖,学生才能给予积极的回答。真诚的夸奖会使学生受到真心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夸奖要及时,学生学习有了进步,就应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和荣誉感,进而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
六、结语
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要真正地、切实地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真实的合作的内容,教师需要认真学习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从而更好地扮演自己在任务活动中的不同角色。
参考文献:
[1]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卷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33.
[2]罗少茜,陆锡钦.解读“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真实性·任务链[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02(11):20-23.
[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