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2018-01-03刘伟兰

教师·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外拓展

刘伟兰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而阅读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又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成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加强阅读教学的同时要运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认知水平进行合理教学,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重指导;重方法;重总结;课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6-12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语文试题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课外的知识慢慢变多,这使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想学生语文成绩好,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不是光喊口号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必须“授之以渔”,重视方法的引导和落实,让学生成为“捕鱼能手”,做学习的主人。

那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所教中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一、加强预习指导

从中年级起语文教师就必须对学生预习作明确的要求,要给学生列出操作性可行的预习提纲,并要求其按要求去提前主动地学习。我给学生列出的预习提纲有如下几个环节:

①旁征博引:搜集资料,对作者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②自由阅读: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难读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初次读,了解课文内容;③聚沙成塔: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并在文中圈画出你认为的佳句; ④质疑问难:读文时遇到疑惑或体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文字标注下来,并思考出有意义的问题;⑤静心初悟: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写写初读感受。

列预习提纲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有点难度,教师要化难为易。开学一周的语文课堂,我采用的是预习式课堂教学,即带领学生按预习提纲的要求一步步落实每一项内容。从第一篇课文开始进行连续性的指导,师生、生生互动,很多学生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在预习中自己标注的“?”总想变成“。”或“!”。初读,再读,带着问题读。当问题在自己预习时就找到了答案的,欣喜不已;没有解决的,期待语文课的到来。显然,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被挖掘出来了。

二、课堂有效引导

学生提前进行了课文预习,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更要加强有效引导,使学生预习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引为导,做好“三抓”。

1.抓课文中心句,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分析课文中心句子 “桂林山水甲天下”时,从“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入手,先让学生理解“甲”的意思是天下第一,从这个问题着手,学生边读边思考,逐步分析找出原因:漓江的水有三个突出的特点:静、清、绿。静得怎样?清得怎样?绿得如何?学生边品边析: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让学生跟随作者,伴着徐徐清风荡舟漓江,身临其境感受一番,“舟行碧波上”,找到“人在画中游”的惬意之感。这时学生不由自主发出对漓江之水的无限赞美之情:真无愧于天下第一的美称!这时学生齐声朗读,一种“甲天下”的味道出来了。

学生在“析”的环节,看见了漓江之水“亮”的特点,还“品”出了漓江之水“甜”的味道。同樣地理解和感悟,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凸显无疑。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不虚传!由中心句入手,一触即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被点燃,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更浓了,阅读的效果就有了。

2.抓课文关键语句,引导阅读

在教《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我抓住“鼻子一酸”这个重点句子,问学生:“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学生边读边找,经过一番思索,找到了答案:

画面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学生体会到母亲工作的环境差,想想母亲每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我”难过,鼻子一酸。

画面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三个我的母亲”,这句话反过来让学生读一读、悟一悟,作者看到了怎样的背、怎样的脸、怎样的眼神?这背是弯的,这脸是布满皱纹的,这眼神是疲惫的……这是长年累月辛苦地劳作的母亲模样,“我”鼻子怎能不酸呢?

画面三:“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四个“立刻”,学生体会到了母亲拼命挣钱的情景,体会到文中母亲默默无私地为家庭付出。“我”亲眼见到母亲工作的情景,切身体会到母亲工作的艰辛,鼻子怎能不酸呢?

从这些关键的细节描写中,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涵。

3.抓文中重点段落,体会作者写作情感

教学《梅花魂》这篇课文,我让学生从抓住外祖父说的“梅花的秉性”一段话入手。这段话阐述了三层含义,即梅花自身的秉性、海外华侨热爱祖国的心、对下一代的希望。外祖父借物喻人,赞美梅花的精神和气节,实际上是在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气节。这段话有点深奥,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到位,这时我不急于求成,给足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给出提示,让学生结合整篇文章内容以及课前搜集到的相关爱国人士的资料来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探索出答案。

有效教学的真谛,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会”,更在于实现学生的“会学”。叶圣陶老先生所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至理名言便在于学生要“学会学习”。教师要用自己课堂的“不完美”造就学生的“完美”。

三、建立合作机制

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后,总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在课堂上统一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建立学习小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组明确:按学生特点分四人组或六人组;②体现特色:小组有体现组员特点的组名,有充满正能量的口号;③参与度要均衡:合作交流时,组内成员都要参与,不能一言堂;④有效组织:当小组交流讨论完毕,要用自己小组特有的方式告诉老师,如相互击掌或喊口号;⑤汇报积极:合作交流后,小组积极汇报,发言可以是全组汇报,也可以是一人做代表来回答,声音响亮;⑥奖励加分:小组之间敢于挑战,各抒己见,回答精彩的加分奖励。建立好学习小组后,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习小组发挥课堂功效,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如《詹天佑》一文,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詹天佑主持修筑好京张铁路会给帝国主义者有力的回击?”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意见不统一,这时请学生们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分组讨论时,学生会再次回归文本,认真阅读文本。待大家胸有成竹后各小组选派人发表意见,其他小组可以接龙补充。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汇报,问题解决了。有时课堂也需要合作的学习模式来解决难题、疑点,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效果。

四、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获取信息

就一篇课文而言,在许多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都必须补充阅读相关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能更快捷、更方便、更有效地查阅到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且学生自主查阅到的信息更有价值。预习《詹天佑》一课时,学生通过网上查询与詹天佑有关的信息,通过网上资源加深了对詹天佑的了解,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很好地达到了自学的效果。学生预习其他课文时,同样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获取作者的信息,或写作的时代背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可见,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阅读的能力。

五、深化课外拓展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课堂教学解决了难点,突破了重点,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就要适可而止。语文老师一定要深化课外拓展,给学生留课外探究题,这既是对课文的延伸,也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途径。这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外研究题,如詹天佑被称为我国“铁路之父”,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试以“中国铁路之父”为题进行研究,或以“中华骄傲”为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自学的方法,丰富了课外的知识,又引发了自学探究的兴趣。

又如《慈母情深》一文,课堂教学结束了,教师要进行课外拓展,设计一个小练笔:“‘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有满腹的心里话,在这震耳欲聋的工厂里没能说出来。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攥着钱跑了出去……会对母亲说什么?请拿起笔写一写。”这样的课外拓展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重视课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3~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此,我们更需要重视课外阅读,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了“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 推荐一本好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学生由低年级进入中高年级,教师要积极推荐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给学生读,班级图书角要有适合学生读的书。第二步:共同参与。语文老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书,养成每天必读课外书的习惯。第三步:总结分享。学生读书一段时间后,语文老师要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交流会,分享读书心得,评选 “读书之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七、结语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才逐渐成为有效的自觉行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才会更快提高,阅读兴趣才会更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沐浴书香,诗化心灵。”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总之,有效指导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但教师若能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指导到位,重方法,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授之以渔”,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伏 虹.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3]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胡海燕.浅谈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指导策略[J].甘肃教育,2018(12):96.

猜你喜欢

课外拓展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环保生活教育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激思引趣乐活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积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