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培训研究
2018-01-03徐斐张春雷王桂英
徐斐 张春雷 王桂英
关键词:山东潍坊;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馆员;培训情况
摘要:文章以山东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现状,分析了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2-0064-03
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力量是馆员,有研究表明,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素质[1]。而馆员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图书馆开展持续性、整体性的人员培训活动。因此,如何做好馆员培训,挖掘馆员的潜在力量,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图书馆不仅要提高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增强他们的专业服务意识,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1调研对象和方法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21日,我国共有专科院校1,335所,从办学性质来看,民办性质专科院校有306所,占22.92%;从地域分布来看,有700所專科院校分布在我国东部13个省市,可见东部地区比较重视高职专科教育。笔者以山东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潍坊地处我国东部地区,专科教育资源丰富,这10所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专科院校中,8所为公办院校,2所为民办院校。这10所高职院校分别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工商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民办)、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民办)和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笔者通过电话访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100%。
2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工作现状
笔者将馆员培训定义为:以图书馆为培训策划主体,以馆员工作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图书馆服务为宗旨的培训活动。培训的形式通常为在岗业余培训,如岗位培训、各种短期培训班、系列讲座、各类协会学会组织的会议和参观学习等。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馆员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2.1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
馆员的培训需求是馆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动力。为了了解馆员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3个问题:①馆员是否有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2所图书馆的馆员没有培训需求,有8所图书馆的馆员有培训需求。②图书馆如何获知馆员的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各馆主要通过会议讨论、调查问卷、馆员申请和随机访谈等形式获取馆员的培训需求,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占46%,调查问卷占23%,馆员申请占16%,随机访谈占15%。③图书馆是否有系统的培训计划。调查结果显示,有5所图书馆制订了系统的馆员培训计划,占50%。
2.2培训人员和培训内容
笔者将培训人员按范围分为四类,分别是全馆馆员、新进馆员、骨干馆员和临时馆员。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潍坊地区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共开展了81次馆员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全馆馆员和骨干馆员,分别占33%和26%;由于各馆针对新进馆员和临时馆员的培训大多与全馆的馆员培训合并进行,针对临时馆员和新进馆员的培训活动相对较少,分别占21%和20%。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内容有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文献分类编目、电子资源采访与评估、参考咨询、读者服务、办公软件应用、团队合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中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占培训内容的20%,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培训和读者服务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17%,办公软件应用培训和文献分类编目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11%,参考咨询培训、电子资源采访培训与评估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9%,团队合作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3%。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图书馆基础知识及日常工作的业务培训,这些培训内容还停留在传统业务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缺少针对图书馆前沿研究和科研服务的培训。
2.3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形式包括讲座、报告、参观、会议、远程培训和短期培训班。调研结果显示,讲座、报告、参观、会议等培训形式占90%,远程培训和短期培训班等培训形式仅占10%。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教师有数据库供应商、馆领导、业内知名专家、馆内的部室主任、文献资源供应商和项目负责人等,其中数据库供应商的培训占28%,馆长的培训占21%,业内知名专家和馆内各部主任的培训分别占17%,文献资源供应商的培训占13%,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占4%。从培训形式和培训教师可以看出,培训形式主要有讲座、参观和会议,培训教师主要有数据库供应商和馆领导,40%的培训是资源供应商提供的免费培训,40%的培训是馆领导对馆内员工进行的内部培训。为了让馆员培训工作更有成效,各馆都有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价,以交流报告作为主要评价形式,以出勤、作业和考试等作为效果评价的辅助形式。
3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3.1对馆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达纳先生早在1899年就曾说:“一个图书馆的馆藏,即使质量再好,贮存再佳,排列再优,如果没有好的馆员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好的馆员是好的图书馆的一半。”[2]高职院校受传统观念和用人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对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在传统观念中,图书馆属于教辅部门,主要工作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图书借还服务,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随着教育部对各高职院校评估的升级,高职院校仅以生均馆舍面积、生均文献量等评估指标作为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将馆员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3.2对馆员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从教育部统计的2014年度608所高校图书馆总经费可以看出,经费排名第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全年总经费48,694,670.04元,而排名最后一位的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全年总经费仅9,800.00元[3]。调查结果显示,潍坊地区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是用作馆藏资源建设,90%的图书馆没有专门针对馆员外出培训或聘请专家培训的费用预算。
3.3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数量少、专业水平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内容停留在业务层面的具体原因有:①馆员数量少。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的平均在校生人数约1万人,而各馆馆员平均仅有20人。《全国高职院校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指出:“在校生人数超过1万人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不少于30人。”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数量没有达到要求。②馆员的专业水平偏低。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由四部分组成:各高职院校升级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占26%,他们没有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只是在任职期间接受过一些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其他岗位流转过来的教师、行政人员与工勤人员,约占21%;为缓解日益增长的书籍流通压力,图书馆招聘的临时工作人员,约占48%;高职院校招聘的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仅占5%。教育部在2015年12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要求:“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4]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数量没有达到要求。
3.4馆员培训缺乏统一规划、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馆员培训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图书馆没有从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馆员培训进行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系统,这就导致馆员培训不仅不能真正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还会影响馆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外,馆员培训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没有激励机制就不能调动馆员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考核机制就不能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保证馆员培训工作发挥长效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保证每个馆员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并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4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策略
4.1更新观念,将提升馆员素质作为图书馆工作重点
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是教师队伍、实验室和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改善馆舍环境、优化阅览室配置、增加藏书量等硬件设施建设时,也要注重馆员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馆如果不重视馆员素质的提升和馆员队伍的建设,即使图书馆的建筑再美观,环境再优雅,馆藏量再大,也不能真正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转变观念,将提升馆员素质作为其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馆员在图书馆中的作用。
4.2加强馆员队伍建设,设立馆员培训的专项资金
为了保证信息服务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图书馆应制订可行的发展规划,不仅要重视馆舍、馆藏建设,也要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在进行经费预算时,图书馆应设立馆员培训的专项资金,使馆员培训的资金得到保障。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有:①图书馆应根据岗位特点,了解馆员的真实学习需求,尽量有针对性地为馆员提供学习机会,提升馆员素质,进而提高馆员的工作质量。②图书馆应制订详细可行的招聘计划,分批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图书馆人员不足、专业人员少的问题。③图书馆可在馆内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以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并在培训后及时进行问题反馈,形式良性循环,以期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4.3建立馆员培训的考评机制和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建立馆员培训的考评机制与运行保障体系,具体措施有:①图书馆应与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合作,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管理系统,保证馆员培训工作顺畅运行。②图书馆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为了调动馆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图书馆应对积极参加培训、培训效果好并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馆员予以相应的奖励。③图书馆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不仅有利于检验培训效果、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完善下阶段的培训计划,是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图书馆可将培训机构的考评与学习后用人部门的考评相结合,通过考试、实际操作、学习报告等形式对馆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4.4建立馆员培训慕课平台
慕课作为当今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的先进教学模式,将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创造新的途径,它不仅整合了优质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还兼顾了学习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图书馆如果将其引入馆员培训工作中,不但可以减少馆员外出培训的时间和差旅经费,而且能让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馆员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凸显馆员培训的公平性与高效性。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应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慕课平台,应组织相关专家根据目前高职院校馆员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培训需求制订慕课授课计划,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设立交流互动平台,设计考试程序。
5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视,也需要馆员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建成系统化的馆员培训平台,以保证馆员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员的使命[J].图书馆杂志,1999(3):22-24.
[2]郑永田.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斯波福德思想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120-126.
[3]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2015)》[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360.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16-01-04].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編校:孙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