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队开展游泳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7-12-31徐兆安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组训受训者训练量

徐兆安

(特种作战学院 一系,广东 广州 510500)

○游泳训练专题

部队开展游泳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

徐兆安

(特种作战学院 一系,广东 广州 510500)

总结多年指导部队游泳训练的经验,对制约部队游泳训练的组织、安全、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以期为部队游泳训练提供参考。

部队游泳;组织;安全;训练方法;办法

长期以来,游泳泅渡训练作为夏季基础性练兵活动,在担负水上作战任务的部队中得到了广泛开展。通过多年来参与部队游泳训练的指导实践发现,部队广大指战员对游泳训练兴趣非常浓厚,但是游泳训练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探讨相关问题现象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部队游泳训练的效果。

1 部队游泳训练存在的问题

1.1安全工作执行不力,科学组训能力不强,安全职责不明确

安全问题是影响部队游泳训练能否顺利完成的首要问题,与其他陆上训练问题不同,水上训练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小伤小痛,更严重的是人员的溺水、昏迷甚至是死亡。安全问题的关键是严格落实各种安全规定、制度和措施。从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安全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1 安全规定制定全面,但具体执行工作有疏漏

机关、基层主官在制定安全管理规定时很全面、很细致,但在官兵游泳训练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工作执行不仔细、安全规定落实不严格等各种问题。特别是一些参加过多次海训的官兵往往对安全工作中的一些规定不重视,认为一些规定多余,为了争取训练时间,把一些能省略的检查步骤省略掉了,从而为训练安全留下隐患。

1.1.2 训练热情高,但组织方法少

夏季游泳训练通常在沿海、大型水库等地区展开,基本上都在部队驻地以外进行,官兵兴趣普遍比较高,但由于基层官兵游泳水平有限,游泳训练与组织方法较少,特别是在武装泅渡训练方面方法比较少。往往有部分官兵游泳水平不足以支撑完成负重泅渡时就进行长距离泅渡训练,结果出现游泳过程中官兵中暑、脱水、溺水等情况。

1.1.3 观察警戒部署不合理,职责不明确

观察警戒通常分为陆上观察组、水中观察组和伴随保障警戒组。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有的部队取消了水中观察组,或者没有在水中搭设较高的观察台;有的观察组之间缺少沟通,对观察区域的划分不明确;夏季太阳光照射时间长,阳光强烈,观察员长期警戒时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1.2训练内容安排不合理,训练量与强度调控不科学

影响基层部队游泳训练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训练内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等。长期以来,部队游泳训练普遍存在训练内容安排不合理、训练量安排随意性大、训练强度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1.2.1 部队基层游泳训练内容安排不科学

组训者基本是在短时间的陆上模仿动作练习后就进行水中完整动作练习。绝大多数时间里的训练内容只有蛙泳配合动作。没有按照先呼吸技术、后腿部技术、再臂部技术最后完整配合技术的顺序安排训练内容。在部队游泳训练的初期往往能遵循这一原则,但随着时间推移,急促冒进,急于求成的做法占据主导,往往在前一个动作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个动作的训练,这样的后果造成动作技术夹生饭。

1.2.2 训练量安排不合理

基层部队在进行游泳训练时,很少对训练量进行科学的安排。既没有考虑到不同游泳水平的人的差异,也没有考虑个体身体机能对不同训练量的逐步适应。经常出现游泳水平高的人“吃不饱”,游泳水平低的人“吃不下”的问题

1.2.3 很少考虑训练强度

基层部队在游泳训练时基本是规定一定的时间或一定的距离,对训练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很少考虑,这也是基层官兵游泳水平在低层次循环的主要原因。

1.3训练方法少,忽视技术训练,缺少对错误动作的纠正

部队游泳训练多在野外水域进行,保障困难。缺少好的游泳训练器材,信息化教学手段也难以利用。因此,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余地较少,基本是按照陆上模仿练习,水中体会的方法进行。正误对比、多媒体教学、纠错法等方法较少应用,对受训者不能形成多方位的影响,教学效果比较差。部队游泳训练对技术的正确性要求不高,较少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1.3.1 对技术的规范性要求不高

大多数基层组训者认为受训者能在水中游进就相当于掌握了蛙泳技术,而且组训者对受训者的要求是进行长时间、大运动量的重复训练,无形中强化了官兵的错误动作,这是导致基层官兵进行长时间的游泳训练反而水平提高缓慢的一个原因。

1.3.2 入伍前蛙泳动作学习不规范

长期的游泳训练使他们形成了难以纠正的错误动作。同时组训者或游泳骨干的技术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组训者本身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掌握不规范,难以对他人进行正确的指导。

1.3.3 部队游泳训练条件差

多是在海洋、湖泊、水库等水质较差、能见度低的地方进行训练,受水质能见度低影响,组训者很难看清受训者的腿部和臂部动作,发现不了问题,也就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推动部队游泳训练顺利开展的对策及方法

2.1加强安全工作的对策

在部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如果游泳训练过程中安全保障不到位,训练效果就难以达到要求。加强海训中的安全工作,应做好以下工作。

2.1.1 对官兵开展训前安全培训

在牢固树立官兵安全训练观念的同时,训练展开前组织游泳骨干进行培训、对担负游泳救护任务的人员进行救生知识的专门培训,明确组织、保障、观察、警戒、救护等人员的责任。使游泳训练的全过程、游泳场地的全区域都有明确的人员负责。使每个人都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安全规定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使安全工作贯穿整个游泳训练的全过程。

2.1.2 对组训人员进行培训

使组训者能按照游泳训练规律,科学合理组织海上游泳训练,正确安全训练的步骤和训练内容。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下”的现象。采用分组教学、梯次增加训练和强度,使游泳训练更高效、安全。

2.1.3 合理配置观察警戒人员,明确观察警戒区域和任务

合理设置水中陆上观察哨的位置,确保训练海域无观察盲点;对岸上和水中观察警戒人员明确安全责任和观察区域,对重叠的观察区域要明确观察的主体及交接方法。训练中救生救护船只应区分好固定保障和伴随保障,并且要携带足够的安全救生器材;组训者与观察组要加强沟通,对人员武器装备认真清点,特别是下水前、上水后必须进行人员、武器装备清点,防止人员和武器装备丢失。

2.2合理安排训练

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原则是部队基层游泳训练应遵循的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可以有效改善部队游泳训练安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在游泳教学训练中根据人体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正确制定训练计划,使练习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掌握技能的过程。区别对待原则就是指对不同游泳水平的人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基层游泳训练贯彻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原则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2.2.1 循序渐进的安排训练内容

蛙泳训练首先要熟练水性,特别是呼吸练习,当呼吸练习非常自如了,才能进行腿或臂的练习,腿和臂部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再进行配合练习,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武装泅渡训练中也是如此。当蛙泳技术掌握的比较好以后,能连续长游30 min以上时才能进行泅渡训练,泅渡训练也应遵循循序渐进,先进行着装长游训练,逐渐增加个人装备,最后到全副武装训练。一定不能从蛙泳直接过渡到全副武装训练,否则受训者会由于对装备重量不适应而发生安全事故。

2.2.2 逐步增加训练量

初学游泳的人或长时间不游泳的人重新进行游泳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使机体对水环境产生适应。如果在能力水平还不具备长时间、长距离游泳的情况下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可能导致受训者产生恐惧、厌训等心理反应,这对部队整体游泳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受训者的身体出现运动损伤,特别出现膝关节内侧韧带和大腿内侧肌肉拉伤,造成不必要的训练减员。

2.2.3 进行分组教学和适时加大训练强度

在基层游泳训练中,可以打破班排建制,根据官兵的游泳水平进行分组教学。使水平相当的官兵在一起进行训练,便于组训者安排训练内容,有利于训练效率的提高。适时加大训练强度,使官兵身体经受超负荷的运动刺激,达到超量恢复的目的,从而提高游泳水平。

2.3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

由于蛙泳技术特点,决定了部队的游泳训练多以蛙泳为主,但是由于蛙泳技术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如果不能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及时的纠正,必定影响受训者的蛙泳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正确示范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受训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动作示范可以通过教练员个人的示范、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学挂图等方法进行。正误对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受训者通过正确和错误动作的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向正确的动作方向努力改进。分解教学法主要用于新动作或复杂动作的学习阶段,将比较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易于掌握的部分,使受训者逐一掌握简单动作,而后将分解的动作连贯起来进行训练(如蛙泳腿部动作的收腿、翻脚、蹬夹水三个动作由分解到连贯的教学)。完整法主要在动作各部分掌握以后,从不间断的完成多个动作的练习方法。主要用于整个动作或复杂动作的强化教学,便于受训者形成条件反射,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重复教学法和持续教学法主要用于新动作的技术强化和能力提升阶段,起到巩固动作和给予人体较多负荷刺激的作用。这两种方法在蛙泳臂部完整动作练习、腿部动作练习和完整动作练习时可以大量运用。

3 小结

部队游泳训练对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作用,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从实战化训练的高度把游泳训练抓实,训实。对影响部队游泳训练的安全问题要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方法对策。在训练内容和教学力量的组织上要遵循运动人体科学原理,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的安排适当的训练量。要注重游泳的技术训练,只有掌握正确的技术,才能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中提高水上作战能力。

[1] 李之文,陈孝平.军事体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452.

[2] 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游泳救生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1.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SwimmingTrainingintheArmy

XU Zhao-an

(The First Dept. of Special Operation Academy,Guangzhou 510500,China)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guiding the swimming training in the arm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 safety and training methods which restrict the swimming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olu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wimming training in the army.

swimming training; organization; safety; training method; solution

2016-06-23

徐兆安(1966—),男,山东即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特种技术教学与训练。

G861.1

:A

:1671-1300(2017)02-0020-03

猜你喜欢

组训受训者训练量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如何延缓队列训练中的疲劳现象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基于实战化的士官九度培训模型构建
紧贴使命定目标 围绕能力抓落实——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