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2017-12-28王朝松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初中物理

王朝松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通过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学内容、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培养 拓展内容 师生融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117-01

一、拓展课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上好第一节课,把学生引入求知的探索之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就应当把握好学生接触的第一节物理课。在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第一节课是《科学之旅》,主要由“有趣有用的物理”“怎样学习物理”两部分组成,其中“有趣有用的物理”通过四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上物理第一课《科学之旅》时,除了讲解课本中的内容和实验外,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一定的拓展,如引导学生关注神舟十一号飞船、人造卫星等重大科技素材,或者最接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与当地的日常生活有关的现象,如告诉学生在学习了光学的知识以后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太阳光是白色的,而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现象;在学习了力学知识之后就能解释为什么人站在滑板车上推墙滑板车会前行、人踩到香蕉皮易跌倒;在学习了电学的知识后就能明白教室的电灯、家里的用电器等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家里烧水、煮饭等例子讲解与物理热学有关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有趣、易理解的实验。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以此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浓厚的求知欲。

(二)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物理学科离不开实验,学生实验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活动之一,也是学生最易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物理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而言,既新鲜又神秘,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素材。

物理課本中的探究实验以及课后小实验,有条件的尽量给学生自己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全面分析问题的好习惯,让学生亲身体会从物理实验中获得知识的时候带来的乐趣,逐步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探究过程获得运用物理知识来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实验,还应适当拓展教材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观察实验作业,即运用新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来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后,让学生体会坐汽车时突然加速、刹车以及转弯时的感觉,并能用惯性的知识来分析这些现象等。

(三)密切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上文已经提到,物理课要经常与学生的生活、当地的社会现象联系,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时,要积极拓展教材内容,结合日常生活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有会聚的作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解释:(1)农民为什么要在雨过天晴时把汇聚在薄塑料搭起来的蔬菜大棚上的雨水倒掉?(2)郊游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装有透明液体的玻璃瓶扔在树林里?在学习了惯性定律后,要求学生解释一些利用惯性及对惯性有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控制:锤头松了,敲击一下尾部,使锤头套紧等现象。在学习电学时,我们要渗透一些家庭用电的知识,如让学生计算家庭一个月消耗的电能等。教师把物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会时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师生融洽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积极配合、互动,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做到和蔼可亲、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创建充满亲切感的学习环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与老师走得更近,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才会大胆把平时他们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运用物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这样才能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一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途径,教师在实践中最重要的还是结合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教出自己的风采与特色。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初中物理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