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信辅助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2017-12-28梁振锐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微信

梁振锐

【摘要】本文论述班主任利用微信辅助班级工作的策略:用微信发布班级通知;用微信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用微信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用微信联结家校。

【关键词】微信 班级通知 心灵沟通 课堂延伸 家校联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076-0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便捷。新时代的班主任把互联网上对教育有用的技术运用到班级管理上来,是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最好的说明。微信作为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便捷、开放、互动性强、及时等特点,将其运用在班级管理上有着极大的优势。教师通过微信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动态,促进师生、家校之间的沟通,能让每位学生、家长都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来。

一、用微信发布班级通知

现在,微信群已经成为许多老师发布班级通知的平台。在微信群上发布班级通知,除了能通过文字传达信息,还能发布图片、音频、视频、链接等,传播效率很高。而且信息发布之后,群成员能即时回复与交流,通过交流,更有利于了解其他人对此通知的看法与意见。我所在学校从周一至周五是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但这并不成为学生进入班级群的阻碍,他们会在周末、寒暑假进入班级群,而这时,班级群就能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作用。

为此,我专门申请了一个微信号加学生、家长为好友,用这个微信号建立班级群、家长群,建立班级群后发布了许多针对性强的班级通知:有时,我会在周日上午在班级群发布温馨提示,如周一早上要按时集队、穿校服等;布置了家庭作业但具体的要求忘了说,我就在群里作详细补充;学期末评奖或进行某一赛事后,把学生获得的荣誉证书拍成照片传到群里;国庆过后,天气换季转凉了,学生回校前,我会在群里提醒学生注意添加衣服;班干部每周六都会在群里发布本周班级中出现的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让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建议,明确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怎样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微信群发布班级通知确实非常便捷,但是也不能缺少管理。我在微信群发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发挥班级群的正能量作用,不发与班级工作无关的信息,如发红包、集赞、投票等,不发不健康、低级趣味的文字、图片、视频,不得吐槽其他同学的隐私,不搞小团体。大家遵循这样的交流规则,使微信群成为健康、活跃的信息发布与沟通交流平台。

二、用微信沟通心灵

我始终明确这点:沟通是心灵交流的开始,无论你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与人沟通交流。“沟通从心开始”,中国移动的这句广告语广为人知,是因为它一语道破了沟通的要诀。利用微信与学生、家长沟通,有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级群里,学生经常发表对生活、学习上遇到的事的感想,有些较内向的学生则会跟我私下聊一些不敢当面讲的心里话。

例如,上学期某周末,我班有一名文静、成绩较好的女生在微信上给我留言:“老师,我想和你聊聊,有时间吗?我这段时间总是想关注XXX同学(男生)的一举一动,有时候会乱想,要怎么办呢?”很明显,她这是碰到了情感问题,情感问题每个人都会碰到,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碰到这类问题很正常。我与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她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只要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画画、听音乐、打球等,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多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就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过了一段时间,她给我留言,说不会总是关注那名同学了,每天除了学习,还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如画画、练字等,过得很充实。

又如,上学期有段时间班上的小丽同学总是逃学,我多次和她谈话、做思想工作都没有太大改变,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一次周末,我突然想改变方式在微信上和她谈谈,不是以询问的方式而是以聊天的形式对她说:“老师最近很烦,想找个人说说,你愿意当一个倾听者吗?”于是我把教学工作中的压力、班级中个别学生的问题都说了出来。小丽看完后说:“老师,看您总是那么乐观,没想到您也有这么多烦恼的事。您说的问题学生也包括我吧?”我回复“是”,还接着发了句:“每个人生活中都有烦恼,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对待。”过了几分钟,小丽回复:“老师,您不知道,我父母在闹离婚,我很苦恼,就用逃学来要挟,我不敢跟同学和老师说,怕你们歧视我。”通过这次聊天,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次私聊后,小丽又多次主动找我私聊,诉说学习中的问题,我们成了好友,她的学习成绩也渐渐赶了上来。

三、用微信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中、愚之分,人的性格有温、鲁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地施教。但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真的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我们只能把课堂延伸出去,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往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发展。我在微信上除了建立班级群,还根据学生兴趣建立“农村中草药”“古诗词之家”“英语沙龙”“数学天地”等各种群组。

例如,“农村中草药”是由一名爷爷是中医的学生和几名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建立起来的。组建这个群的小何同学邀请我加入了这个群组。周末,小何同学与爷爷到野外采药时认识一些中草药,就将这些中草药拍了照片放到群里来,并说明其功效。在这个群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都深深地感到农村是中草药的宝库。又如,语文科代表邀请我加入他们文学爱好群,他们这个群的名字是“舞文弄墨”。虽然我在群里不常发表言论,但我了解到他们周末时常常在群里讨论一些文学問题,相互推荐一些作品共赏,甚至会创作一些作品让其他成员点评。

四、用微信联结家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就会像危房一样倒塌下来。”家校联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有些孩子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年难得见父母一面,有的甚至几年才见一次父母,所以留守儿童很难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一些学生形成了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现在95%的家长都安装并会使用微信,为家长微信群的建立打好了基础。班主任可通过微信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家校协同教育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一)现场直播。我常常把孩子们在校的一些表现或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通过手机拍摄下来在家校群发布,如学校开展的文艺晚会、大课间才艺展演、运动会等,家长看了视频后纷纷点赞,并对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高度负责和精心培育表示放心和支持。有家长留言:“真心感谢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的老师们。”“看了老师在孩子身上的付出,作为家长深感惭愧。”这样的现场直播,让家长真切感受到了学校对孩子全面发展所做的各种努力和付出的心血,使教师和家长们的关系更为融洽,让家长更愿意配合学校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对学校和老师带有成见的家长,他们的态度也有了转变。

(二)发布公告。我经常通过家校微信群及时发布班级简讯或公告,避免学生对家长传达虚假信息。

(三)我经常在班级微信群里分享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育儿经验,或鼓励家长把自己平时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的优秀经验“晒”出来供大家共同学习,并将现阶段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微信群里“抛”出来,让家长们共同讨论并出谋划策。

微信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喜爱,将微信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能促进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让每名学生、家长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效地辅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