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视预防教育需动真招

2017-12-28秦晓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视力防控

秦晓

近日,“民航招飞行员放宽视力要求”的消息成为舆论焦点,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作为“近视大国”的现实隐忧。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并呈现低龄化现象。这表明,近视已成为我国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视易引发眼部并发症,会限制职业选择,还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然而,对于近视的危害,很多人没有足够的认识,虽然家长、教师也会提醒孩子注意用眼卫生,但往往仅限于口头提醒。而当孩子近视后,很多家长便会带孩子到眼镜店配眼镜,而不是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视力检查。学校虽有常规的近视防控措施,如课间休息、眼保健操、年度例行视力检查等,但不够深入、系统,学生既没有获得足够的近视防控知识,也没有得到严格的近视预防监督。

近视防控不仅是学生、家长、卫生部门、体育部门的责任,也是教育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加强教育引导,才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近视率。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在近视预防教育方面应拿出更多切实可行的举措。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近视防控体系,创新监督机制。一方面,学校应把近视防控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范畴,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对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融教育引导、视力监测、综合干预、跟踪管理为一体的近视防控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强培训,如邀请眼科专家对校医、班主任等人员开展培训,提高近视预防教育水平。另外,应创新近视预防监督机制。如武汉市蔡甸区第一小学与各班学生签订“视保员责任状”,由学生“视保员”承担保护视力健康的工作职责,“视保员”监督科任老师和同学的视力保护行为并记录,如果教师被“视保员”记录一学期内“拖堂”超过三次,学校还会对教师作出处罚。

其次,改善学习环境,强调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学习时间。研究表明,环境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因素,而近距离工作(学习)和户外活动过少是其中的两大因素。人在户外活动中可充分接触阳光,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预防近视。加拿大多数省份规定,中小学生在校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低年级更要达到4.5小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近视防控的外部环境保障。一是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教室灯光、课桌椅、投影仪等设施都应符合卫生标准,所有教室都粘贴视力表和眼保健操图,课桌与黑板的距离应在2米以上、8米以下,课桌椅的高度最好可以调节。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近距离学习时间,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原则安排教学。教师不能拖堂,课后要引导学生即时放松双眼,尽可能到室外活动。三是组织“大课间”等户外体育活动,让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的“户外阳光活动”。

再次,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学生与家长的用眼知识,养成用眼好习惯。很多学生没有获得完善的预防近视知识,稀里糊涂就变成了近视患者。学校应引导学生掌握预防近视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一是通过课堂、班会、宣传栏等全方位、经常性地宣传眼保健知识,定期集中进行视力保护教育。二是指导学生正确做好眼保健操,平時如发现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及时纠正。三是开展丰富的健康用眼教育活动,如结合6月6日“全国爱眼日”开展教育周活动,邀请眼科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让学生通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加深认识。

家庭在近视防控方面责无旁贷。学校应向家长宣传预防近视的知识,指导家长控制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用眼习惯,当孩子视力下降时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近视高发祸首,学校要特别提醒家长控制孩子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时长。自身就是近视患者的家长,更应多放松,与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最后,医教合作,定期监测、筛查,做好分类干预。早在2001年,新加坡政府已开始为本国青少年儿童进行视力普查、健康教育并建立近视档案,2005—2011年,该国青少年近视率下降了5%。我们的学校也可与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合作,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治措施。

视力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视力健康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幸福生活,还关系着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在当前推进“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学校更应将近视防控纳入学校教育工作中,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责编 周翠如)endprint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视力防控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视力测试
户外活动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