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7-12-27万春燕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

【摘要】移动阅读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的主流阅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诸多的个人需求则需要被一一满足。此文从满足图书馆读者阅读的多元化需求、个性化需求、交互性需求三点入手,来分析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1]。此文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交互性和必要需求,这必然是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移动阅读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06-02

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凡是借助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的阅读行为,都被称作为移动阅读。由于我国近些年移动网络的发展和网络设备的不断更新,这些条件有利地的支撑了移动阅读模式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在我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终端设备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在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也就越来越丰富。除了对于基本的电子书进行下载、阅读之外,他们对于一些阅读活动的交互性、阅读终端设备的检索功能、阅读内容的个性化推送等相关的需求都越发鲜明了。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移动阅读场所和阅读内容来源,承担着读者服务创新的能力则将需要更加丰富。

一、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需求分析

接入移动互联网之后,图书馆读者的阅读模式会发生极大的转变。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对于读者来说,并不仅仅是阅读的场所,网络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作为“数据库”,成为了学生和教师重要的阅读材料的来源。而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是,这些移动阅读模式下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能够实现“随时借,随时还”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效率。由于图书馆读者使用移动设备登录图书馆频率越来越高,这就对于图书馆数据库的容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它既需要有数量上的优势,还需要有种类上的优势,从而能够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更多元化的复杂需求。

其次,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对于阅读的需求个性化呈现得更加明显。在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时代,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在图书馆里由于检索时间、场地限制,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涉猎范围广阔和种类繁多的阅读材料。然而在移动阅读模式之下,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读者只需要从网页页面、app等上寻找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对于检索后得到阅读结果的需求和需要更加明确。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阅读模式的终端服务,就可以通过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来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这能够帮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省下很多时间,用以专心的阅读和学习。

再次,在移动阅读模式之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的阅读行为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化的,通常他们希望这种行为与社交联系在一起。在传统图书馆时代,教师和学生通常习惯独自阅读;然而在移动模式阅读时代,阅读行为会受到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影响,呈现出社交化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更倾向于在阅读活动中获得交互,与其他学校读者进行讨论和交流,建立起一定的社交关系,以能很好地拓展自身的阅读活动。在移动阅读模式之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对于这种交互关系的渴望性则更强,因为在学校这样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当中,通过移动阅读模式可以获得很多良师益友,也是学校里教师和学生内心的期望。

二、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创新

(一)丰富数据库资源,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的多元化需求

移动阅读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阅读行为可以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只需要有网络支持,在配有一部移动阅读设备,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就能随时随地都能发起阅读行为,这就使得阅读的效率大大提高,这也就意味着,从理论上来说,移动阅读模式下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能够在既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阅读时间,相应的其需要的阅读内容也会更加充足丰富。而且,在現今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阅读内容多元化,是否应该在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内容基础上进行一次非常必要的拓展,把拓展后的资源内容转变成移动图书馆的资源,从而方便读者进行阅读、浏览、下载,转变方式可从多方面进行。首先,从数量上来说,随着电子书出版物数量的不断提升和移动阅读终端的不断普及,电子书等数字阅读材料应当在数量上超越高职高专院校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数量,这才能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移动模式阅读的要求,数字存储的海量性也能够从客观上满足这一需求。其次,从阅读资料的内容分类上来说,移动模式阅读需要在阅读材料的类目上进行扩充。从阅读材料的文件格式上来说,除了基础的txt格式、pdf格式之外,是否能够上架“有声书”格式的阅读材料,或者视频、音频材料,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从内容来看,除了图书馆传统的读物,是否能够迎合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移动模式阅读的终端特点,在同类图书中同时上架文字版本、插图版本甚至漫画版本。这些都是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所要思考和兼顾的问题。

(二)应用大数据技术,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的个性化需求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给予信息处理的礼物就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意义,通过数据挖掘,能够实现信息的定点传播、高效利用,能够使得宝贵的数据资源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2]。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来说,要重视数据挖掘工作,可以采用文本挖掘的方式,通过对于数据文本的检索,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资源的数据能够重新进行整合,形成更为科学的数据库。通过web访问数据的信息挖掘,从而了解在校园内网之中数据检索、文献和书籍的阅读、下载量、访问量等诸多数据并进行统计,使得移动阅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首页设置、检索设置更加科学、人性化。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多种数据信息挖掘技术、算法等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关联度分析,使得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得以体现出来,从而挖掘出一些不易察觉的规律信息,更好地的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用户的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并与信息推送结合起来,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与校务系统进行连接,通过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进行信息数据的即时推送,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工作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更加具有主动性与针对性,积极的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对于移动模式阅读的相关需求。endprint

(三)融入社交媒体,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的交互性需求

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重要读者,他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对于他们来说,要在满足他们移动模式下的阅读需求地同时,还要充分实现读者与读者、信息与信息,读者与信息之间交互性的提升。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来说,可能有些学校自身并不具备在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系统中开发即时通讯软件的能力,此时就可以通过借助其他社交软件的方式,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对于社交的客观期待。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建立各种网络社群,例如微信群、QQ群,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有着不同閱读喜好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引流到不同的网络社群当中来,使得他们在进行移动模式阅读的同时能够在线随时实现讨论、互动、交流等活动。针对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社交群体,还可以在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内部为他们不定期的组织线下见面、讨论活动,形成阅读沙龙或是新书交流会,使得社交活动从虚拟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其阅读意义会更加深刻。采取这样的方法手段,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就会对于移动模式阅读活动产生更多地兴致,教师和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也会更加积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可以借助逐渐积累起来的网络人气,在图书馆内部设置简单的交流区、讨论版等,使得一些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就能够使得较为单一的阅读社交方式得到很好地挖掘,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对于移动模式阅读方式产生共鸣。

移动阅读模式带给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是更为复杂、更加多样化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提醒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者,需要更加努力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和对于阅读体验、阅读社交化的客观需求[3]。可以说传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还处于“web1.0时代”,而对于移动阅读模式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必须上升到“web2.0时代”,要充分考虑其交互性和读者的需求,这也是移动阅读模式下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美玲.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刊. 2015(05)

[2]百度百科:大数据时代[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XUTEIiqTni83PpKcQodRYQBd4hGdMPJsoUEHYx

UgmeEKUQlx8XT1G8Qz-Px61S-u9u6hy1IrHENnov-pom7uq

[3]李艳霞.泛在环境下用户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04)

作者简介:

万春燕(1984.05-),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馆员职称,研究方向:高校图书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与创新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浅议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