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转型的文艺美学课程教学设计

2017-12-27赖永兵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摘要】文艺美学是传统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色彩突出,长期存在“难教难学”的困境,地方高校的应用转型为此提供了化解的契机和启发,即通过应用化的改革,增强文艺理论直面就业职场的应用效能。为此,在文艺美学课程内容中选取意境专题进行示范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在教学原则及目标中凸显意境的实践性品格,在课堂教学策略中以课文《乡愁》为解读对象展现意境理论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价值。

【关键词】应用转型 意境理论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5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中文类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52036)。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02-02

文艺美学是传统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色彩突出,但实践品格也往往获得认可,如能够具体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开展。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中文专业而言,文艺美学课程的开设长期存在着“难教难学”的困境,这里固然有该课程理论性强和地方高校生源质量偏低的原因,但教不得法无疑是公认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所在。正因如此,关于文艺美学课程的教改探索从未中断过。当前,适逢国内地方本科高校力行应用转型之道,文艺美学课程教改被确立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定位,即通过对文艺美学的应用性改造,化解“难教难学”困境,更好地满足培养中文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此笔者不作宏观论述,仅选取“意境”这一文艺美学课程的重点内容(2学时)进行应用化的教学设计,以期通过此类具体论题的探讨达至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意境”之教学原则

意境在文艺美学理论体系中殊为重要,无论是文学概论教材还是美学原理教材都设有专论。如“马工程”的《文学理论》将意境作为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进行重点阐述[1],而朱立元主编的《美学》也把意境作为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进行详实论证[2];进一步来看,二者对意境的解析焦点都放在其历史生成和内涵特征两个方面,内容大体一致,理论性都很强。可以说,意境在凸显文艺美学的理论品格上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实现意境这一深邃理论范畴的应用化教学对于文艺美学课程的整体应用化教改是有指标意义的。

实质上,意境理论的应用化教学即是充分挖掘和展现意境理论本有的实践性品格的过程。我们须知,意境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抒情性文艺作品的持续性创造与鉴赏活动基础上,反过来,意境理论的生命力也唯有通过诠释乃至指导抒情性文艺活动的开展才能得以确认。然而,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意境理论的实践性品格往往被教师单向主导下形成的传统“满堂灌”授课模式所遮蔽,学生能够做的无非是被动接受教师按部就班讲授的“意境的形成过程”、“意境的基本内涵”和“意境的审美特征”等主干内容,其间充盈着像“主客”、“虚实”、“韵味”、“时空”之类的概念或术语,所举文艺作品例证亦是为了说明这些理论观点或概念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如此一来,理想的教学效果不外乎是学生通过认真听讲,能够较为清晰地认知到意境理论如上的基本内容构成情况,但现实于此显然存在差距,很多学生不会因为教师口若悬河的理论精讲就照单全收,意境理论对他们而言始终还是抽象枯燥、空泛无感的。

有鉴于此,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彰显意境理论的实践性品格和应用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依笔者之见,彰显意境理论之实践性品格和应用价值首先要确立鲜明的导向性教学目标。其一,技能目标。从彰显意境理论的实践性品格这一教学原则出发,技能目标显然是意境理论教学的核心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直接的支撑。具体说来,这种技能目标应包括:促成学生灵活运用意境理论准确分析和品鉴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抒情性艺术作品所含蕴的意境之美,指导有兴趣、有条件的学生开展旨在建构意境之美的艺术创造实践,乃至于让学生利用意境相关理论更好地形塑精神及人生的发展等。其二,认知目标。“意境”作为知识范畴,本身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要彰显其实践层面而忽略其理论层面,这种理论层面的构成从课程属性来说甚至是意境的本色和底色。所以,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系统掌握意境理论的演变历史和内涵特征,并由此打下鉴赏和创造意境之美的方法论基础,无疑是意境理论教学中必要的认知目标所在。其三,情感目标。意境的应用化教学固然要以技能目标的实现为主旨要义,但如果缺乏情感目标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兜底功效,技能的施展将始终是单面化浅薄化的,没有人文厚度,终将滑向广为诟病的工具理性窠臼。大体而言,在意境理论的教学中通过循循善诱可以达至的情感目标应包括: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诚,提升学生面对周遭环境的人文情愫,扩展学生审视现实生存处境的心胸等。

二、“意境”之教学策略

概言之,基于應用转型的需要,意境理论的教学设计要以应用化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彰显意境理论的实践性品格。这一教学设计原则要求把上述技能目标的实现作为核心追求,同时兼顾到相关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完成,由此达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以中文专业的师范方向为例,意境理论的课堂教学可以着力在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创设生动课堂情境及解读中小学课文内涵等三个方面发挥意境理论的实践功能。具体的教学程序可作如下安排:

1.课堂导入(用时10分钟)。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显然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环节。课堂导入的方法众多,如问题导入、悬念导入、情境导入及故事导入等,对于意境理论的教学而言,情境导入法无疑是一种最为天然的选择,因为意境在本质上所凸显的“虚境”因素正契合于此。应该说,创设情境最快捷的路径在于直接触动视听感官,所以讲授意境理论的第一步可在多媒体上分别播放能够展现意境之美的古韵曲目片段和水墨山水画作,引导学生以视听感知为基础,真切体验置身于意境时空的美妙感受,并通过“欣赏这些曲目和画作让你有何联想”这样的感性提问促使学生能对意境呈现的“审美想象空间”[1]有较为明确的认知,也由此营造一种“在意境中学意境”的课堂氛围。endprint

2.理论精讲(用时35分钟)。按照通行教法,意境专题的精讲部分主要集中在概念及特征方面,而事实上,二者的核心旨意又是一致的,即三个关键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1],这三个关键词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内涵界定和详细的实证分析。就本课堂的精讲而言,可事先安排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审读这些界定和分析,而把课堂内的精讲放在对三个关键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因由与关联的解析上,以此来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大致思路为:用儒家的“立象以尽意”对应于意境的“情景交融”,用道家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对应于意境的“虚实相生”,用禅家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对应于意境的“韵味无穷”,通过初略的适当的文化阐释建构这三组对应关联的合理性。这种对应性阐释的讲解模式具有显著的多重的效果:其一,学生对“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不再仅仅停留于名词解释般的认知理解,而拓展至更深层次的文化领悟;其二,学生对意境范畴的生成历史不再仅仅是单薄地就事论事——“知其然”,而是能够厚重地追索文脉——“知其所以然”;另外,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切地体察到包括诗歌在内的抒情艺术所必然具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由此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凡此种种,既实现了意境专题教学的认知目标,也显示出意境专题教学之情感目标的达成。

3.应用实践(用时45分钟)。在应用转型的大背景下,理论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怎样指导就业实践或如何向就业实践转化,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直接用于职场。中文专业师范生的意境专题课堂教学,应重点考虑如何运用意境的三个关键词在中小学语文课上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更好地解读抒情文本。选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课文《乡愁》(余光中作品)作为实践案例,运用意境理论为学生示范讲解这篇课文。其基本路径是:

第一步,播放一段以《乡愁》朗诵为主题的视屏资料,然后请一男一女两位学生结合观看朗诵视屏的感受再次朗诵《乡愁》,将整个课堂置入一种“乡愁”氛围。第二步,在“乡愁”氛围中向学生发问——“乡愁是什么?”“你们会用什么来表达乡愁?”“台湾的余光中老先生又是怎样来表达乡愁的?”当学生若有所悟时,用“情景交融”的诗性逻辑启发他们明确对诗中系列乡愁意象的理性感知,进而引导他们领略《乡愁》“景中含情”的魅力。第三步,利用“虚实相生”理论设问——“诗的意境都是在虚境和实境相互渗透中不断生成的,请同学们找找《乡愁》中的实境和虚境分别有哪些,并说明依据的标准”,然后配以直观的余光中“乡愁图”(自主设计)为学生指明虚境与实境的分野及联结点(“情景交融”)。最后一步是主题诗意拓展,先从理论上点题——以“虚境”为内核营造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意境给人“韵味无穷”之感的基础,然后直接依据“韵味无穷”理论对《乡愁》的主题诗意展开讨论,即明确提示学生总结《乡愁》主题要尽可能地打开思路,因为具有意境之美的诗歌往往都包含着韵味无穷的浓浓诗意,要求学生结合诗人、历史、现实和自身周遭所历进行充分品味,当然,也要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乡愁》最为关键的主题,即爱国、统一。

三、“意境”之教学效果

通俗地讲,文艺美学课程教学的应用转型之道就是要求教师将教学理念由“象牙塔式培养”转向“订单式培养”,直面学生未来就业职场,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到岗即用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这种转型要求,笔者选取意境专题进行了基于教学原则目标和课堂实践策略两方面的教学设计,概言之,这一教学设计所具有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原则方面,始终坚持应用为本,使课堂教学的内容编排直接面向就业职场;二是基础方面,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课堂教学充盈着人文意蕴;三是模式方面,落实师生互动的双主体性,教师的理论引导与学生的实践探索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相得益彰。从意境课堂设计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是显著的,笔者任课班级中一位学生的课后交流发言颇有代表性:“其實,意境对我而言并不陌生,知道它是艺术美的一种表达,但经过老师两节课的讲解和引导,我不仅领略到意境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关联,而且真切体认到意境的丰富内涵,尤其是老师通过设置中学语文课堂情境,有针对性地依托意境理论内涵示范讲解《乡愁》,让文概知识直接应用于学生今后的职场,令人印象深刻,更是受益匪浅。”可以说,这种应地方高校转型之变而尝试的意境专题课堂设计,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为化解文艺美学课程“难教难学”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本课程其他专题内容的授课是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编写组.文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169-173.

[2]朱立元主编.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5-262.

作者简介:

赖永兵(1979.9-),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