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小学科学课板书
2017-12-25罗睿
罗睿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述科学设计小学科学课板书的技巧:巧妙设计以概念为主体的板书;随着课堂的进行及学生的思维巧妙设计有层次的板书;借助图表设计简洁直白的板书;巧妙运用构图呈现美观的板书。
【关键词】小学科学 板书设计 巧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37-02
教学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它不仅是教学结构的视觉呈现,也是课程精髓的提炼。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和教学设计的其他元素一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板书设计时也必须精心策划,板书文本的选择与提炼、板书结构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板书时机的把握等都应当细致考虑。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性强、逻辑严谨,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在教学板书中。科学教师应重视板书设计,使科学课的板书成为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又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工具。
一、巧以概念为主体
建构科学概念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科学概念在一个单元中或在一课中的建构是通过一个个探究活动进行的;探究活动的开展也都必须围绕着科学概念的建构。教师进行板书设计时,应选择具体的科学概念作为板书的主体内容呈现出来并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让板书能够将教学重难点有效可视化,亦使板书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总结与升华,完成从具体现象到一般规律的归纳和提升。
例如,三年级《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测以及做实验获取数据的探究活动,并通过探究磁铁数量与被吸引的回形针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一块磁铁上吸引上别的磁铁后,磁力增强;继续吸上磁铁,磁力仍然会继续增强,从而建构了“两块或多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加”的科学概念。根据“以概念为主体”的原则,这一课的教学板书如图1所示,将科学概念通过图文组合的形式浓缩并呈现出来,有效地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再例如,三年级《温度和温度计》一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如图2所示。这一板书就是围绕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这一科学概念来设计的。它并不是科学概念的简单呈现,而是通过文字的凝练、图形的配合等,以点带面,向学生传达教学信息,正确、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起关于“温度”的科学概念。
二、巧随思维生层次
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概念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带着问题进行活动探究,在做中学、从学中思的过程。因此,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实为教学之根本,是潜行在各个探究活动中的脉络。一节科学课中不同的教学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的层次不同。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学生的思维也同时不断推进。科学课中探究活动与思维发展交互进行的特性要求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突出板书的生成性,实时反馈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梳理探究思路,可视化探究活动与思维活动的交织过程,引发学生的思维“共振”。
例如,四年级《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如图3所示:图示右侧的序号表示教学板书的内容呈现时间的先后顺序。①为课题板书,课堂开始,随着引入问题“食盐去哪了?”,教师呈现、揭示学习主题;②③依次呈现在“食盐去哪了?”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比食盐与沙子在水中的现象,从“有无沉淀”这一具体特征来建立对“溶解”的初步认识:食盐在水中看不见了,没有形成沉淀,可以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而沙子放入水中后,仍能看见颗粒,静置后沙子沉淀了,沙子在水里没有溶解。④⑤则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深入的体现:探究活动“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引导学生发现仅用“有无沉淀”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还不够科学,还需要更进一步地运用新的方法——过滤。通过对过滤实验现象的对比,学生对“溶解”又有了新的认识: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盐和水不能通过过滤分离;沙、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可以通過过滤分离。通过上述活动,溶解的概念得到了初步建立,⑥即为这一课的总结的呈现。整个教学板书的呈现时机经过精心编排,随着教学过程而生成,紧扣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总结提炼,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缺的环节。
再例如六年级《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板书设计如图4所示。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作为教学信息传递的工具以及教学内容提炼的手段,教学板书也应当具备生成性和及时性,教师跟随课堂教学边讲边书,紧扣学生思维逐步展开。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重难点,还要注意全瞻教学过程,升华提高。
三、巧借图表显直白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呈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图形、符号、表格等,以及简洁凝练的文字,提高板书的直观性和指向性,借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六年级《做框架》一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如图5所示。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并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教师提取科学概念中的关键字,简化科学概念,以线条、简单的图形与符号等替代部分文字,形成了较少文字的视觉效果,使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复杂、抽象的概念内容。图形的使用也避免了纯文字板书的呆板,使板书变得活泼。
通过对五年级《我们的小缆车》一课的纯文字式板书与图文结合式板书的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图文结合式板书具体直观易懂的优势。
四、巧用构图呈美观
教学板书的艺术性不能小觑。板书内容的选择、板书布局的规划、主次以及先后次序的编排、字体的大小和颜色的选择等,教师都应进行整体设计,精心安排。注意构图的教学板书,能够在视觉上突出美观、形象的特点,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活化知识和加深理解。
例如,六年级《放大镜》一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的呈现时间一般安排在课的开始或前半段。课题的书写应具备所有的元素:课题序号和课题内容。字号大小适度,书写时通常在黑板的中上位置。《放大镜》一课的课题就是在游戏“谁的眼力好”之后呈现的,开门见山,统领全课。
通过探究活动“寻找放大工具”以及“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发现具有放大功能的材料和放大镜的共同特点是:透明、中间凸起。同时理解为什么放大镜又叫凸透镜。运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对比观察图片、纸片和布片,学生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厚度有关;学生在发现细节的同时,又感受到工具改进带来的新的认识。学生深刻认识到放大镜的作用不仅仅是放大图像,更是对人类探究微小世界领域的贡献。课堂的主体板书安排在黑板的中心位置,对称式的设计美观而整齐。以图形代表凸度不同的放大镜,直观生动,一目了然。不管是在整体布局还是在文字提炼以及图形、符号的精心选择上,都体现了教师的匠心。
板书设计是一门学问。结合学科特点,掌握一定的设计技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就能使科学教师的板书更优美、简洁、准确、完整,就能使科学教师的板书有效补充教学过程,为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以及逻辑思维的养成起到助力作用。
(责编 刘小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