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命题要像导火索
2017-12-23朱秀玲
朱秀玲
2017年高考结束后,各地纷纷爆出本区域的高考作文题。网上、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关于作文题的各种评价、吐槽。作文题俨然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关注的“焦点访谈”。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没有教过高中,更没有参加过高考评卷,不敢妄加评论这些考题,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我希望能从这些题目中捕捉一些关于命题的技巧、方法等,为改进小学作文命题提供参考借鉴。
浏览网上信息后,个人觉得全国卷Ⅰ的一道作文题出得特别好。现将原题呈现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體,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之所以认为此题出得妙,是因为它从作文学科命题这个角度,带给语文教师以下几点启示:
一、作文命题应有读者意识
一般来说,很多人(特别是学生)刚接触到一个作文题目,往往都很难下手,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硬着头皮写。这样的作文,自然就难以写好。而当他们通过QQ、微信等方式聊天时,说出的话、敲出的字,如汩汩清泉,一发不可收拾。经历过学生“情书”事件的教师都会感慨:成绩平平、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竟能写出文从字顺、感情充沛的“情书”!原因何在?主要是有倾诉聊天的“对象”。而平时写作文没有这样一个人,即读者。因此,教师在命题时,最好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读者”。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既然是交流,就需要有交流对象。朱自清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接受美学理论代表人物伊瑟尔曾指出,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无论是新课改基本理念,还是名家、理论大师的经验之谈,都提到写作要有“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中,假定有一个(或一群)倾诉、交流的对象。缺失读者意识,就不知道这篇文章写给谁看。没有交流对象,不明确写作目的,就难以激发写作的动力和热情。
在全国卷Ⅰ中,命题者就给了学生一个很明确的“读者”:“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个“读者”不是教师同学、父母亲戚,是一位素未谋面的“外国青年”。他(她)不太了解中国,需要作者通过手中的笔,向这位青年介绍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一人物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
这个命题,学生在动笔之前,就有了“写给什么人看”的明确目标。这样,作者在写的时候,可能会考虑到各个方面,如,为了让“外国青年”能看清,书写就会很认真,也许会加入一些英语单词;为了能说服“外国青年”,引用的素材更有代表性,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能紧扣关键问题;甚至作者的文采也可能被激发出来。
如此看来,在写作中,心中有“读者”,时时处处想着“读者”,形成一种“读者意识”,就能写好作文,达到“交流”与“运用”的目的。这也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自己要有“读者意识”,再引导学生建立“读者意识”,自觉接受“读者”的监督和需求,激起写作兴趣。
二、作文命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在今现的教育大背景下,很多学生上学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些学生无疑会成为现代版的“井底之蛙”。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带头,并引导学生追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崇高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的第一要素就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反映真实的社会。因此,作文考试的命题也要与社会发展接轨,与时俱进。作为教师,应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亮点、焦点等问题,让学生去关注,去记录,去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筑中国梦,备受世界瞩目。“一带一路、高铁、广场舞、中华美食、共享单车、美丽乡村”等等,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当然,也有“空气污染”“垃圾食品”等让人不满意的现实问题,但瑕不掩瑜。如今,中国正在向世界证明其飞速发展、繁荣强大。
全国卷Ⅰ的命题者目的很明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生活的国家、社会是否保持足够关注,并能做出清晰的描述和判断。“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考生从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指引考生从小处落笔;“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不论你是什么层次、哪个地域的考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内容,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这个命题可以催生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可以考量学生个人价值观,体现“国家意志”。
可以说,这个命题也在提醒今天的学生,学习中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倡导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更要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要有家国情怀,要弘扬正能量,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
三、作文命题要能展现学生个性
个性是文章的生命。然而纵观现在学生的作文,雷同现象比比皆是。多年来,为了应试的需要,教师习惯主观命题,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爱好、生活阅历、心理特征等。作文“移花接木”“无病呻吟”“抄袭套作”等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细读全国卷Ⅰ的文题要求,不禁为能有机会遇到这个考题的学生而庆幸。
题目中要求“明确文体”,没有直接说明必须写哪种文体。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甚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当然,如果文笔好的学生,还可以写诗歌呢(以往的其他区域的考卷中,包括今年的,都有明文规定“诗歌除外”字样)。只要考生明确了文体的特点,自始至终运用这个文体写作,就可以了。再有“自拟标题”,也给考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这个命题在立意上,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考生可以进行“同质组合”: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文化中国”;由“共享单车”“广场舞”说说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飞速发展的“开放中国”;由“中华美食”“美丽乡村”聊聊层出不穷的“魅力中国”……考生还可以进行“相对组合”:如将历史悠久的“长城”“中华美食”与严峻现实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相组合,说明中国的高速发展与生态失衡之间的关系;将传统国粹的“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相组合,探讨传统与创新的继承与发展……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乘的佳作。
另外,这个命题为学生在选材上提供更多的自由。涉及的十二个“中国关键词”,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平时备考或多或少都有所涉猎。即使没有全部熟知,但至少知晓三至五个。考生只需要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即可。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象征,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所以,全国卷Ⅰ既给考生提供了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虚构,真正达到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基本要求。
夏尊先生曾对作文命题做过形象的比喻:“命题应该像导火索,要能够瞬间引燃孩子素材储备这个火药库。”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命题时,在头脑中树立多为学生着想的意识,多从学生的视野考虑作文命题,那么,习作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缤纷的命题形式,链接多彩的学生生活,就能打开了他们创作的源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