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的美丽
2017-12-23聂闻
聂闻
传说,是人类最古老、最美的歌谣。
传说,是绽放在每一个民族精神世界里的一株奇葩。
传说,是人类文学创作素材的宝库。
传说,即口口相传之意,是文字信息记录缺席的情况下,借助口口相传使信息得以传播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妨这样来理解传说:就是那种传着传着就“留”下来的说法、故事。“口口相传”的特征是:依靠有声的语言来传递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言说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人要言说,首先需要调动的是思维,在思维的运作与表述中,不可避免地又要涂抹上个人的主觀感情色彩。同理,作为听者,要接收这些信息,首先也要启动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接收;这些声音在传输的过程中,并不是像录音那样不加取舍、原封不动地存储于听者的记忆系统之中,而是经过听者不自觉地筛选、编辑,涂抹上自己的情感色彩之后才存储起来的。作为听者,在给别人讲述这些内容时,又转化为讲述者的角色,开始新的“流”与“传”的言说过程。传说,就是这样经过一个又一个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传承着,直到有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人出现,且他肯于用文字把这个内容记录下来。之后,传说就有了固定的文本格式,以文字的形式在书海中沉浮。
所以,每一个传说的源头,都是一块璞石,流传过程中的每一个人,对这块璞石来说都是打磨者、加工者,直到传说的记录者,才是玉器成形示人的工艺阶段。玉匠的工艺水平有高低之分,一块好的璞玉可能遇到一个笨拙的玉师,以粗糙的形态出现。好的传说,也完全有可能因写作者的才情在形成文本格式的过程中丧失本身的光彩,这时的传说,就有待更有才情的写作者来实现它生命的涅槃,绽放最炫美的生命华彩。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在经历一代代传说后成型、成书的;而《红楼梦》则是借用《女娲补天》传说开始的,也不能说与“传说”无关。
然而,传说离我们现代人类越来越远,成为我们的稀缺资源,少到几乎没有。为什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经意间会遗失“传说”这一瑰宝呢?
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却也让现代人陷入思维惰性的泥淖之中。现在的互联网,虽然每天都被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奇闻怪事充斥着,但由于消息的发出者,就是原先传说文字的起草者、记录者,是文本信息的定格者,少了“传说”形成过程中不计其数的人的加工与提炼,就缺少了“传说”本身迷人的魅力与丰富的内涵。其实,传说更多的是因为“流传”才美丽。到了当代,即使称得上还有“流传”,但现在的“流传”与过去的“流传”有了本质的不同——过去的口头“流传”,因为缺少了定格,流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工、打磨的过程;而现在的“流传”,只是定格后的文字在不同人群之间的传阅,无论传播多大的面积,都不会有加工、打磨环节,不会让内容获得新的增值。即使有人要用到这个内容,也多是直接从网络下载这个内容来用,基本不会去改动原文。所以,我们现在只会有新奇的事件,而不会有美丽的传说。也是这个原因,尽管我们的拍摄技术越来越高,好看的、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却越来越少,不是缺少设备与资金,而是缺少真正好的故事——剧本。
也是这个原因,在87版影视剧《红楼梦》出现之前,读《红楼梦》的人,林黛玉的美,一个人心中是一个人的美法;而如今,无论读书还是观影,林黛玉往往被我们定格于陈晓旭的美。央视播得频率越高,这种定格的成分也就越高。文字记录虽有定格,但定的只是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定不了形象,加之表述过程的柔化与虚化,又会给读者留有许多想象的空间,因而会带来读书的空灵之美。但影视作品就不同了,它在故事情节定格的基础上,又强制性地定格了人物的形象,在创造形象美的同时,流失了文学的空灵之美。
我们查阅资料时,习惯百度一下,直接拿来使用,少有思考,更少有发展与探索。
人类,在科技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的思维;人类,在物质获得极大丰富的同时,没有让人的精神境界得以大幅提升。
人类,在创造着奇迹的同时,也在远离着美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