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左传》中的助词

2017-12-20吴才勇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助词左传

摘 要:《左传》是研究先秦语言的重要材料之一,其中的口语和引述的《诗经》《尚书》《易经》等文献,存在着大量的助词。通过分析《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和《<左传>虚词研究》(何乐士著)发现,《左传》中助词主要分两大类:结构助词和语助词。语助词分为语首助词、语中助词和语末助词三小类。其中,“是”“焉”“来”等主要出现在倒装句中,“无(毋)”出现在语首和语中,“只”出现在语中和语末。

关键词:左传 助词 语法分析

《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史书上也称《传》,是先秦典籍《春秋》的注释本之一。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左传》不但是历史著作、文学著作,而且还是研究先秦语言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研究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民俗和军事外交的重要材料。《左传》是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先秦语料,特别是虚词。在这方面,何乐士的《〈左传〉虚词研究》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为我们研究《左传》虚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以何先生对《左传》虚词的界定及分类为主要标准,对《左传》中的助词进行分析。助词是虚词的一种,在句子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其语法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助词两类。本文就此对《左传》中的助词作尝试性分析。

一、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具有较强的黏附性,在句子中起着标记某种语法结构的作用,主要是能够改变具体语境中的结构性质,如“者”“所”;在《左传》中,结构助词一般是用在倒装句中,主要有“之”。如:

(1)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無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2)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左传·隐公六年》)

(3)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左传·庄公八年》)

例(1)中,宾语“何厌”置于动词“有”之前,“之”为结构助词,帮助句子倒装,没有词汇意义;例(2)中,“实”是用于动宾倒装的结构助词;例(3)中,“罪我之由”是“罪由我之”的倒装形式,义为“罪是由我引起的”,“之”为结构助词,没有词汇意义。

另一方面,《左传》倒装句中的语中助词主要有“是”“焉”“来”等。其中,“是”与“焉”用法相同,“来”主要出现在引述的《诗经》《尚书》《易经》等句子中。如:

(4)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艸既》,况不礼焉?郑不来矣!”(《左传·隐公六年》)

(5)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6)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7)对曰:“‘臣谓君之入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8)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皇启处,以相救也。翦焉倾覆,无所控告。(《左传·襄公八年》)

(9)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守己小矣。……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10)仲几曰:“三代各异物,薛焉得有旧?为宋役,亦其职也。”(《左传·定公元年》)

例(4)~(10)中,“是”“焉”作语中助词,“焉”字都与“是”作用相同,而且都是倒装句,复指提前的宾语。例(4)中的“焉”构成了宾语前置,“焉”表达“……的是”义;例(5)中,“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不谷”为谦称,义为“我”,“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为了强调宾语,往往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用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整句义为“我们出兵,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为的是继承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例(6)中的“是”字经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放在谓语前面,还原后是“惟依德”“惟辅德”;例(7)中的“是”辅助表示宾语前置;例(8)中的“翦焉倾覆”可以作“翦是倾覆”,义为“国家将要倾覆”;例(9)“吴是惧”,就是“惧吴”,“是”为助词,义为“现在害怕吴国,而郢都增修城墙。”;例(10)中的“薛焉得有旧”可以作“薛是得有旧”,义为“薛国哪里能按旧章程办事”。总之,“焉”和“是”都是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倒置到动词前。

二、语助词

语助词主要是为了加强语气,一般分为语首助词、语中助词和语末助词,如《左传》中的“繄”“勿”“而”等。语助词本身没有意义,不过是借来表示语气而已。从其所在的位置可分为语首助词、语中助词和语末助词三类。

(一)语首助词

这类助词在前人的著作中也称为发语词,或者称为发声词,就是在未说出语句之前,便先吐出一种声音来。当然,这也是极其自然的事,如今我们说话也是这样的。不过,古人在行文时把这些没有意义的发语词如实地记录在文献中;《左传》中的语首助词主要有发语词、词头、语首词、语助词和语词5种。

1.发语词

古汉语的发语词是指用在句首的语气助词,表示要发出议论,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它们大多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没有词汇意义,在翻译时可以省去,如《左传》中的“繄”“无”等都是发语词。例如:

(11)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隐公元年》)

(12)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曰:“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敬之哉,无废朕命!”(《左传·襄公十四年》)

(13)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隐公十一年》)endprint

例(11)、(12)中的“繄”为发语词,没有任何意义,相当于“维”;例(13)中,“无宁”就是“宁”的意思,“无滋”就是“滋”的意思,这两个“无”都是发语词,没有词汇意义,但不可将其当成否定词。

2.词头

古人于名词之前有时加一“有”字以补足音节,称为词头,没有实际意义。词头在古代汉语中是较为常见的,不同词类的词头也不同,现代汉语大多已经消失了,而在南方少数民族语言里还是比较常见的,如壮侗语和苗瑶语。《左传》中词头多为“有”,是名词词头。如:

(14)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15)任、宿、须句、顓臾,风姓也,实司大皥与有济之祀,邾人灭须句。(《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16)晋侯伐齐,将济河,献子以朱丝系玉二瑴,而祷曰:“齐环怙恃其险,……苟捷有功,无作神羞,官臣偃无敢复济。唯尔有神裁之。”(《左传·襄公十八年》)

“有”是词头,例(14)中“有妫之后”义为“妫之后”,“有”是名词“妫”的词头,没有词汇意义;例(15)(16)同理。

3.语首词

古人在行文时常会把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记录在文献中,常常是放在一句话前,就是所谓的语首词。我们发现,《左传》中的语首词主要是“抑”“于”“勿”“虽”等。如:

(17)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馀?”(《左传·庄公六年》)

(18)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左传·文公三年》)

(19)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20)韩简侍,曰:“龟,像也;筮,数也。……史苏是占,勿从何益?《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左传·僖公十五年》)

(21)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左传·文公十七年》)

(22)《书》曰:“圣作则。”无宁以善人为则,而则人之辟乎?(《左传·昭公六年》)

例(17)、(18)中的“抑”为语首词,没有词汇意义;例(19)中的“于飞”就是“飞”的意思,“于”为语首词,古人常把它置于动词前,没有词汇意义;例(20)中的“勿”并不是否定副词,而是语首助词,没有词汇意义;例(21)中的“虽”是语首助词,没有词汇意义;例(22)中的“无”为语首助词,该句义为“宁可以善人做准则,难道还去学别人的不正派吗?”。

4.语助词

语助词是语言中表示语气的助词,可以位于句中停顿之处或句尾。杨伯峻在著作《论语译注》中多次提到“语助词相当于语气词”。现代汉语中语气词主要有“呐、呵、呕、罢、耶、哉、咯、呦、矣、嘞、罢了、已而、来着、得了、也罢、便了、也好、不成、再说等”。《左传》中的语助词主要是“于”“载”“无(毋)”“亦”“聿”“爰”等。其中“聿”和“爰”主要出现在引述《诗经》《尚书》和《易经》等文献的句子中。如:

(23)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左传·宣公二年》)

(24)仲尼曰:“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5)子产寓書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濬我以生乎?像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6)晋侯使叔向告刘献公曰:“抑齐人不盟,若之何?”(《左传·昭公十三年》)

(27)寡君与其二三老曰:“抑天实剥乱是,吾何知焉?……,其谁实知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28)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昔武王克殷,……穆后及大子寿早夭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问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图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9)薛宰曰:“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左传·定公元年》)

例(23)中的“于”为语助词,没有词汇意义;例(24)(25)(26)中的“抑”是语首助词,没有意义;例(27)中的“抑”字为语助词,无意义,句义为“上天确实搅乱了这种继承法,我能知道什么呢?”;例(28)中的“亦”为语首助词,没有意义;例(29)中的“亦”为语首助词,没有意义。

5.语词

清代学者马建忠在《马氏文通·正名》中提到,“凡以言起词所有之动静者,曰语词。”现泛指词、词组一类的语言成分,《左传》中主要有“不”“设”等。如:

(30)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抑豈不可谏诲?”(《左传·成公二年》)

(31)乃见鱄设诸焉,而耕于鄙。(《左传·昭公二十年》)

例(30)中的“不”为语词,没有意义,不应看作否定副词;例(31)中的“设”为语词,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人名中,如《左传》中的“介之推、舟之侨、宫之奇、佚之狐、烛之武”中的“之”一样,都是语词,没有意义,《公羊传》《史记》和《吴越春秋》也直接写作“鱄诸”。

(二)语中助词

古人在行文的时候,为了使语句整齐、声音节奏匀称,特意加一个不相干的字到句中。这类助词在古文中是常见的。《左传》中一般句式的语中助词主要有“云”“无”“与”“丕”“思”“只”“己”“宁”“夷”“言”等。其中,“思”“只”“己”“夷”“言”出现在引述的《诗经》《尚书》《易经》等句子中。如:endprint

(32)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左传·僖公十五年》)

(33)子反曰:“日云莫矣,吾子其入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34)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左传·成公二年》)

(35)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宾至如归,无宁灾害。……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6)对曰:“吾以靖国也。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37)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8)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左传·昭公元年》)

例(32)、(33)中的“云”字没有意义,为语中助词,两句句义分别为“时令到了秋天”和“时间不早了”;例(34)、(35)中“无”为语中助词,没有意义;例(36)中的“与”为语中助词,没有意义;例(37)中的“丕”为语中助词,没有意义;例(38)中的“宁”为语中助词,没有意义,句义为“不仅如此”。

(三)语末助词

语末助词的位置是在语末,完全帮助表达语气,不像前两种与句中的意义毫无相关,有没有它都没有影响。该类助词,虽然本身也无意义,在句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然而要消除它,对于原来的文意却并不是没有影响的。经我们仔细研究发现,《左传》中语末助词主要有“矣”“而”“思”“居”“只”“者”等。如:

(39)臧宣叔曰:“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国将若之何?谁居?后之人必有任是夫!国弃矣。”(《左传·成公二年》)

(40)臧孙闻之,曰:“国有人焉,谁居?其孟椒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41)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42)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及令尹子文卒,斗般为令尹,子越为司马。(《左传·宣公四年》)

(43)叔向谓赵孟曰:“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楚为晋细,不亦可乎?”乃先楚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44)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曰:“猛在此,必败。”猛逐之,顾而无继,伪颠。(《左传·定公八年》)

例(39)、(40)中的“居”为疑问助词,放在句末,意义与“欤”相同;例(41)中的“矣”为语末助词,相当于“了”;例(42)中的“而”为语末助词,相当于“吗”,句义为“不是挨饿了吗”;例(43)中的“只”是语末助词,为“而已”之义,该句义为“诸侯归晋之德而已,非归其主盟也。”

三、引文中的助词

学者李学勤先生说过:“我们很少有人很好地研究《左传》《国语》里面的春秋时代的学术。春秋时代对于《诗》《书》《礼》《乐》的解释是什么样的?春秋时代人的学术世界是怎么样的?不是没有,而是我们没有研究。”《左传》中引用的典籍大多为《诗》《书》《礼》和《易》等,而且运用得恰到好處,不失引文的意蕴。当然也难免会把句中的助词完整地转述在《左传》中,丰富了《左传》的语言材料。《左传》引述文献时出现的助词主要是语助词(18例),结构助词只有1例;其中《诗经》的16例,其他文献中的3例。如:

(45)宁子曰:“苦成叔家其亡乎!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觵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左传·成公十四年》)

通过研读《左传》发现,文中引述文献出现了一例结构助词,其中句中的“来”为语中助词,表倒装,原句应为“求万福”,句义为“衮衮诸公同欢共乐,保卫家国要把你们依靠。”

(46)《诗》曰:“无兢维人”,善矣。(《左传·昭公元年》)

(47)《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48)《大誓》曰:“纣有億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此周所以兴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49)《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0)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51)《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兢作罗。”(《左传·襄公八年》)

例(46)、(47)中的“无兢”是“兢”的意思,“无念”是“念”的意思,“无”为发语词,没有意义,不可作否定词看;例(48)中的“毋宁”即“无宁”,“无宁”就是“宁”的意思,“毋”“无”为语首助词,没有意义;例(49)引至《尚书》,句中的“亦”为语首助词;例(50)中的“聿”为语首助词,没有意义;例(51)引自《诗经·周颂·时迈》,句中的“载”“允”是语首助词,没有词汇意义;例(51)中的“兢”为语中助词。

(52)《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左传·襄公三十年》)

(53)《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兢作罗。”(《左传·襄公八年》)

(54)《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endprint

(55)宁子曰:“苦成叔家其亡乎!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觵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左传·成公十四年》)

(56)《诗》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左传·襄公十一年》)

(57)君子曰:“彼己之子,邦之司直”,乐喜之谓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8)《大誓》曰:“纣有億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此周所以兴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59)《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例(52)引自《郑书》,《左传》引《郑书》有两例,另一例为“恶直丑正,实蕃有徒。(《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句中的“焉”为语中助词,此句是倒装句;例(53)引自《诗经》,句中的“云”为语中助词;例(54)中的“云”字无义,为语中助词;例(55)中的“思”为语中助词,没有意义;例(56)中的“只”为语中助词;例(57)中的“己”今作“其”,旧时均读为“忌”,语中助词,没有意义;例(58)中的“夷”为语中助词,没有意义;例(59)中的“言”为语中助词。

(60)其三曰:“铺时繹思,我徂维求定。”(《左传·宣公十二年》)

(61)《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62)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詩》:‘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求乐者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以上三个例句中,例(60)引自《诗经》,句中的“思”为语末助词,没有意义;例(61)中的“只”为语末助词,没有意义;例(62)中的“只”为语末助词,没有意义。

四、结语

通过统计杨伯峻对《春秋左传注》中的助词注释发现,《左传》中助词主要出现62例,其中引述《诗经》《尚书》《易经》等文献的为19例,占30.6%,口述行文中出现43例,占69.4%,出现在倒装句中的为11例,占17.7%,结构助词10例,占16.1%,语助词52例,占83.9%。从中可以看出,《左传》中的助词主要在引述口语和引用《诗经》等文献时出现。《左传》中的助词分两大类,即结构助词和语助词,其中,语助词又可以分为语首助词、语中助词和语末助词三小类。“之”作为结构助词较常见;语首助词中有“繄”“抑”“有”“无”“亦”等;语中助词主要有“是”“焉”“来”“云”“只”“宁”等;语末助词主要有“矣”“居”“而”“只”等。“是”“焉”主要出现在倒装句中,“无(毋)”出现在语首和语中,“只”出现在语中和语末。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杨伯峻.中国文法语文通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3]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罗汝忠,关丽丽.简论《左传》中结构助词“之”的用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6]李娜.《左传·隐公》助词略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

(吴才勇 贵州贵阳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5500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助词左传
格助词“に”と“で”的使用区分
马首是瞻
贵州方言先行体助词的语法功能及地理分布研究
从善如流
A corpus—based study of function words suoyi and keyi in Zuo Zhuan
湖北天门方言“的”的用法探析
论文言文的判断句式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左传》笔法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