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氏翻译原则视角下《论读书》译本研究

2017-12-20范文君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1期

摘 要:《论读书》(Of Studies)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传世佳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前后多次被翻译成汉语。本文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理论依据,从译本的内容、文体风格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对王佐良、孙有中及廖运范等三人的译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帮助读者较好地理解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并通过译文掌握原作的价值和特有的风格,从而更好地引导译者的译作实践。

关键词:《论读书》 泰特勒 翻译三原则

一、引言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是一位尊崇科学和发展科学的时代人物,他是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趣味充盈、独辟蹊径、风趣幽默。散文集《论说文集》(Essays)享誉世界,被称为散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谭载喜,2000)。培根为英国文学开创了随笔文体,共计58篇随笔散文收录其中,散文中很多句子被作为警世格言。笔者所鉴赏的这篇《论读书》就是文集中最有名的一篇。本文分别选取三个中译文作为文本,以泰特勒的三原则为参考,依据说理性散文的特性,秉承对原文忠实这一原则,比较分析了三个中译本的异同和得失。

二、原作及译本介绍

《论读书》短小精悍,含义隽永,仅305个词,19个句子,93个标点(39个逗号,19个句号,31个分号,2个撇号,2个冒号)言简意赅地说出了读书的方法和妙用。属于学习教育一类的论说型语篇,读后有很深的启发和警示作用。文中有丰富的格言警句,还用了很多比喻、排比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无形中增加了文章的魅力,可谓字字珠玑。本文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出发,对王佐良、孙有中和廖运范的三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在这几个译本中,著名翻译家王佐良的译本算是其中的优秀之作。

三、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最早对“优秀的翻译”下定义并提出“翻译三原则”的是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他于1790年在《论翻译的原则中》(Tytler,2007)提出,从内容、风格和效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对原作忠实的要求。他的理论全面系统,其中包括了翻译理论基础的问题,他被英国誉为西方翻译理论史上的里程碑,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之说也多多少少借鉴了他的理论,此书奠定了他在翻译界的泰斗地位(谭载喜,2000)。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具体内容:1.译者要全面地表现出原著作的精髓和思想。2.译者所用译法应和原作中的同属一个特性。3.译者所译之作要具有原作的连贯性。三个原则是从以下三方面来描绘的:内容、风格和效果。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泰特勒认为深刻理解,熟练运用这三原则是一个合格的译者所需要拥有的技能。“三原则”是按主次排列。当不能同时兼顾三原则时,应放弃第三原则,其次是第二原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留原文内容的忠实性。

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学者还用其他的翻译原则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进行分析对比,讨论最为广泛和激烈的是严复的“信达雅”。杨继良指出,二者都强调内容忠实性,但因为文化背景渊源不同,严复的“信达雅”着重的是意会,而泰特勒的翻译原则侧重于准确(2010)。郭建中也对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做了细致地讲解(2013)。任玉君认为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提出是借鉴模仿前人的理论,该理论原则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西方理论派别提供了启迪作用(2015)。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很少运用于指导英汉文体翻译实践,笔者从CNKI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发现,以该理论来指导对比分析翻译实践的文章不足10篇。

四、《论读书》三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一)翻译作品要全面体现出原著作的精髓和思想

泰特勒认为译者欲全面表现出原著作的精髓和思想,一定要全面理解原作的语言,更要了解所译文章的题材。译者所翻译的每个句子,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和语境,全面理解原文作者所要表述的意思。

(1)If his wit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let him study the school men;for they are cymini sectores.

王佐良: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學,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孙有中:假若他的智慧不足以辨别差异,那就让他学习经院哲学家,因为他们善于吹毛求疵。

廖运范:假若一个人拙于辨别差异,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因为他们正是剖析毫发的人。

作者在陈述读书可消除人内心性格障碍时举出的一个例子,表达的是读书的益处。句中“cymini sectores”来自拉丁语,英文释义是“dividers of cumin seeds,or hair-splitters”,从这样的解释中可以体现出经院哲学家们工作的精细程度。将其翻译成“吹毛求疵”的人是极为不妥的,因为经院哲学家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正是缺乏明辨是非之人所要学习的品质,表示褒义。而“吹毛求疵”在汉语中义为“吹开皮上的毛寻找差错,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义为“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实为贬义。译文是对作者意思的一种曲解,违背了泰特勒的翻译原则一,不能忠实传达原作思想。廖运范在此处将其译为“剖析毫发的人”直译出“cymini sectores”的原本意义。原文句子中的主语“his wit”和“they”,王佐良译本没有译出来。虽然没有主语,但是读者在阅读的时侯能感同身受,更好地传达译文的简约之美。孙有中和廖运范把原文中的主语直译出来,让读者觉得生硬,失去了汉语简约的表达形式,反而让人觉得冗繁。在翻译的时侯,要充分理解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及不同的表达形式,处理好汉英主谓之间的关系。

(2)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endprint

王佐良: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

孙有中: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微末节。

廖运范:因为专于一技者可以操持甚或判断一事一物。

分析:在此句中,“expert men”作主语,但是对“men”的修饰词“expert”,三位译者却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对“expert”注解如下:“someone who has a special skill or special knowledge of a subject,gained as a result of training or experience.”王佐良翻譯成:“练达之士”大意是见多识广,在社会上懂得人情世故之人。汉语句式多短小、精炼,喜欢用四字框架,叙述易懂,适合汉语读者的常用习惯,同时能反映出原文作者要表述的内容。王佐良译文简单明了,通俗又不失严谨,类似于汉语文言文的手法,恰如其分地与原文论说性散文风格相符,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廖运范译为“专于一技者”,这两种译法分别表达了英语“expert”中“experience”和“special skill”的意思。但是廖运范的“专于一技者”缩小了“men”的能力范围,与其后的“判断一事一物”似乎有一定的矛盾。这样用词过于平庸,不及王佐良译本中的“练达之士”来得正式。孙有中译为“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不是很准确,“有实际经验”虽然表达出了“expert”的含义,但加上了“而”则将整个短语的重心后移,突出了“没有学识”这一层意义。显然译文处理并不恰当,因为原文并没有哪个词想要表达“没有学识”这层含义,应该是属于作者的加译。对照泰特勒的三原则,王佐良的翻译更好地复显了原文的思想,选词和造句更是精简明了,思想脉络也极为清晰,显示出译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二)译者的风格和修辞手段要和原作保持一致

泰特勒认为,译文的手法风格应与原作保持一致。为了使行文效果达到最佳,原文作者会根据实际所需,采用一些手法,如夸张、反问、排比等。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视情况而定,使译作保持跟原文风格一致。培根所作《论读书》一文实属正式的论说性文体,句式简洁清晰,字里行间体现出了原文的风格特性,译者应采取对应的表达手段,如排比、比喻、例证等,相似的文彩要准确传递到原文当中,使其具有原文的效果。

(3)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王佐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孙有中:学习可以作为消遣,作为装点,也可以增进才能。

廖运范: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这句话是文章的开篇句,运用了并列排比的句式,句子短小,句意明确,灵动跳跃。王佐良的译本不仅模仿了原文的句式,也为添加文体的声势。王采用了上下文意义连贯的短句组成三个结构一致的排比句,并且将“delight,ornament,ability”三个名词转变成了动词,从而让句子由静态变为了动态。这不仅表达出原文文雅的用词特点,也符合汉语的习惯,同时忠于原文,以这样的方式贴近了原文本活泼跳跃的风格。孙有中的译本虽然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在句式上和原文不太一样,以“作为……作为……也可以”的连接手段使得句式显得很不对称,没有把原文的简练和气势移植到译文中来。廖运范的译文虽然比较简练,但却完全忽视了原文中排比句式的运用,直接翻译成了三个并列的名词,这样的翻译在连接性和气势上就稍显逊色。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王佐良译文更胜一筹,既保留了原文的文体风格,也保持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同时增加了译文的感召力。

(4)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ion;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王佐良: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孙有中:过度沉溺于学习是怠惰,过度炫耀学问是华而不实,食书不化乃书生之大疾。

廖运范: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便是迟滞,过分用学问自炫便是矫揉造作,而全凭学理判断一切,则是书呆子的癖好。

原作中的句子采用了三个结构相同的形式组成三联排比句式。从中可以看出系动词前的成分稍长,之后的稍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置于句尾的信息达到突出的效果。三个分句并列使用更显得长短交错、缓急鲜明。前两分句的表语是单个名词,后一个分句的表语是名词词组形式。这样不仅看起来工整,而且又有变化之美。同时,原作句子中的很多名词古朴雅致又具体形象,特别是作表语的三个名词(词组),给人很浓厚的书卷气息。王佐良译文准确明了的传达原作句子的风格特征。例(4)中,用三个名词词组的翻译来阐述分析。王佐良译文用单字“惰”和“矫”来译“sloth”和“affection”,单字简明扼要的特性使得它们在句子中更加显著。同样,单字“惰”和“矫”更优于后两个译文中的双音节或四音节,显得更加规范和娴雅。而廖运范译文采用了现代白话文的形式,使得句式冗长繁琐,口语和书面书互相混用,显得杂乱无张。使得译文自成本体,与原作不一致。孙有中译文更精致明了,不过,文中的实词翻译参差不齐,词组锤炼还相差甚远,造成译文的排比句不够工整,让读者觉得比较纷乱,在译文风格上和原文相差较远。

(三)译者所译之作要具有原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认为,译者要灵活巧妙地表达原作的韵味,而不能生硬地照搬照套,译者要通过创新来表达原作同样的感染力和效果。要特别注意中英文翻译的特性和侧重点,保持译文同原文流畅的效果至关重要。中文在于意会,英文在于形合。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侯既要兼顾原文的内容形式,又要注意英语的日常表述习惯,保证译作的流畅性。endprint

(5)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王佐良: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孙有中: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严谨。

廖運范:读书使人渊博,辩论是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此句是全文的核心句,它表述了知识、研讨、读书对人的重要影响。其号召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原文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为了保持与原文文体的一致性,在翻译的时侯要运用原文已有的修辞手法。三种译文从表面上看基本相同,都将原文的排比修辞用“使人”译了出来。孙有中的译文在表达排比方面更胜一筹。三个不同的译本在翻译的时侯,没有直译而都运用了汉语的“使”字句,这使译文一气呵成,铿锵有力。对于“full,read,exact”三个词,三位译者的理解稍有不同。将“full”译为“充实”或“渊博”都是允许的,因为“full”有“丰满的,详尽的,完善的”义;“ready”一词有“迅速地;预先使准备好”的意义。三位译者翻译为“机智”和“机敏”均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且表意较准确。但对“exact”的翻译有待商榷。“准确”“严谨”和“精细”可以看作是一组近义词,尽管如此,这三个词的修饰范围却大不相同。形容某个人“准确”和“精细”,读起来非常拗口,也不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因此孙有中的译本,将其译为“严谨”是比较符合逻辑的。

(6)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let him study the mathematics;for in demonstrations,if his wit be called away never so little,he must begin again.

王佐良: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

孙有中:假若有人甚至懒散,那就让他学习算术,因为在演算中,注意力稍有分散,他就必须从头做起。

廖运范:假若一个人心神散乱,最好让他学习数学,因为在演算数学题目的时候,一定得全神贯注,如果注意力稍一分散,就必须得再从头做起。

王佐良《论读书》的译本中,并没有特指哪一个人在叙述,也就是说没有主语,但是读者却可以从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来很好地理解整篇译作的意思。该译本灵活巧妙地省略了主语,使得译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不是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地将原文的主语译出。通过分析比较,孙有中和廖运范的译文将主语译出,没有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使得译文读来生硬,流畅度不够,显得相对啰嗦。主谓一致是英文的特性,主语和谓语在数量、人称等方面要保持一致。在英语中主语是核心,是重点,是不能缺少的。但是汉语中,主要是根据上下文来领会文意。在将英文译成汉语的时侯,要顾及汉语的习惯,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语意,略去英语中的主语,会使译文简洁明了,也更接近于汉语的表达习惯。

五、结语

基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通过对培根《论读书》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来评价译作的优劣。王佐良译文在体会原文的深度及表达情感上更胜一筹。孙有中和廖运范译文也有可借鉴之处。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理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领会原作的风采,帮助阅读者通过译作更好地领会原作的艺术风采及文化价值。

(本文研究受全国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B2014011]及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CX2016156]专项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Tytler A F.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34

[3]郭建中.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中译辨正[J].中国翻译,2013,(3):68-70.

[4]何伟丁.王佐良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李旭.从主位推进模式分析培根《论读书》的三个汉语译本[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7):145-147.

[6]任玉君. 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背影》两个英译本[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03-106.

[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杨继良.严复与泰特勒翻译原则的对比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0,(1):25-26.

(范文君 湖北武汉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430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