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育收费管理系统建设

2017-12-15

航海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收费管理系统互联网+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育收费管理系统建设

徐国平,刘璐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行为,提升收费效率,提高收费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研究目前中国高校采用的各类收费方式及特点,分析高校收费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基于“互联网+”建设一套管理规范、方式多样、使用便捷、信息共享的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

互联网+;教育收费;管理系统;网上缴费;移动支付

一、引言

收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收取学生应缴纳的费用能保证高校正常的经济活动,保障学校发展的经费需求。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3699万人。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及高校办学形式的综合化,高校收费项目日趋多样化,收费方式也经历了现金、汇款、无线POS机、银行代扣、银行代收、银校通、校园卡等多种方式的变化。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收费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的管理与发展需要。

飞速发展的信息与网络科技为高校收费管理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校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缴费、票据管理以及财务核算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形成封闭管理[1],也可以规范高校内部控制, 防范收费业务中的各类风险[2]。高校加强收费管理工作不仅要完善收费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同时还需要依据学校管理模式完善多种收费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完成收费工作[3]。但针对不同性质的收费项目,如何优化收费流程,灵活选择收费方式,充分防控各环节风险,有效共享收费数据信息,建设一套业务处理规范、收费方式多样、数据信息共享、风险防控到位的综合收费管理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探讨建立基于“互联网+”集线上与线下收费方式于一体的智能化、全面化、多元化、综合化收费管理系统。

二、高校收费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高校收费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政策层面

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实行免费制度,1989年开始低收费,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仅允许收取学费和住宿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一些新的教育、教学形式的收费项目开始出现,且高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收费和代收费等收费行为应运而生[5]。为不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管理,维护高校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国家适时出台了相关收费政策,明确高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监管要求,规范高校收费行为。

高等教育学费经历了免费、双轨制和并轨改革三个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不断给高校收费管理带来挑战。首先,高等教育扩招,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给传统收费方式带来考验;其次,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办学形式综合化,收费项目五花八门,收费面向的群体不再是单一的在校学生,给收费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最后,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价格自主权逐渐扩大,收费结构逐步优化,给收费监督管理带来新挑战。

(2)管理层面

高校一般由财务部门根据相关部门或院系提供的数据实施收费和统计欠费信息,由相关部门或院系负责欠费的催缴。学生的应缴学费信息由教务管理部门提供,奖助勤贷信息由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提供,住宿信息由宿舍管理部门提供。由于收费系统与这些业务部门的系统没有对接,数据不能共享,造成提供数据的内容与准确性得不到保证,学生的学籍情况变动也不能及时报送财务部门,造成缴费数据不准确。

从以上对高校收费涉及的操作流程来看,在各业务系统数据不能共享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能精细化、数据不能准确化,必然会给收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2. 高校收费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已深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也对会计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个领域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中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

高校里“互联网+会计”即利用互联网平台将高校会计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要求,高校要依托“互联网+”,积极推动高校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在“互联网+会计”理念下,高校收费工作也更应体现“以人为本,技术创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三、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与建设方案

我国实施会计电算化三十多年来,会计电算化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会计领域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探索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亦相应建设了会计核算、工资管理、收费管理等系统。

1.设计思路

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将传统理念与“互联网+会计”理念进行融合,使传统收费方式与网上缴费及移动支付等新兴方式进行整合,实现收费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及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达到数据共享、使用便捷、管理规范的目的。系统能够对学校收费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为收费后的数据管理、查询、分析等提供有力支持。

2.建设方案

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的构建综合考虑了与现有系统的数据交换、使用者与监督者的不同需求、各类收费方式的集成、方便实用的功能设计,因此该系统具有系统对接智能化、面向对象全面化、收费方式多样化、系统功能综合化等特点。图1为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从图1可见,系统对接智能化方面,系统为了直接获取标准的、准确的数据信息,通过标准化接口与招生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住管系统、一卡通系统等校内其他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系统之间新生信息、选课信息、学生信息、住宿信息、一卡通信息等数据共享,避免系统之间信息不共享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现象;面向对象全面化方面,系统为了满足使用者与监督者的不同需求,将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公示,学生可以缴费、家长可以查阅学生在校的缴费情况、培训学员或参会人员可以缴纳培训费或会议费、校友可以捐赠/还款、教职工可以对一卡通充值、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操作、校领导可以了解整体收费情况等;收费方式多元化方面,系统将目前高校常用的收费方式进行了集成,使得通过现金、汇款、POS机等线下方式收费的信息与通过一卡通系统、银行在线批扣及第三方支付平台[6]等线上方式收费的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更利于收费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统计、管理;系统功能综合化方面,系统具有灵活的权限配置功能,能够通过WEB端和APP端进行授权信息的查询,形成与其他业务部门数据关联的大数据基础,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挖掘,为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的同时,为校领导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四、结语

本文提出基于“互联网+”建设一套管理规范、方式多样、使用便捷、信息共享的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意义:

规范收费管理,杜绝小金库现象。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通过统一设立收费项目,并将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学生和社会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将线下收费与线上收费统一管理,不但收费部门可以对收费项目进行管理、实时监控,而且财务部门可以集中监管各类收费项目,从而杜绝对未经批准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行为出现,避免小金库现象。

图1 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架构

规范资金流转,提高工作效率。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银行系统对接,实现收费项目的网上缴费或移动支付,尽可能地减少现金流转,更大程度地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收费工作效率。

规范缴费接口,避免重复建设。一体化收费管理系统通过统一规范各业务系统的缴费接口,自动生成网上缴费订单,集中处理与第三方支付或银行系统的对接,避免各业务系统单独建设缴费功能模块,节约建设成本。

[1] 沈平燕.会计信息化下高校网上收费管理架构研究[J].会计之友,2015(1):84-87.

[2] 江小琴.“互联网+”下高校网上收费管理平台构建研究——基于风险防范视角[J].财会学习,2016(19):10-12.

[3] 高勇.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校收费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56-58.

[4] 施英.高校网络收费管理平台建立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3(11):36-37.

[5] 伍海泉,段庆茹.教育收费的法制思考与建议[J].教育财会研究,2016(4):60-64.

[6] 陈珍红.引进第三方支付创新高校收费模式——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5(4):18-20.

G

A

1006-8724(2017)04-0106-03

2017-06-27

徐国平(1980-),男,博士,主要从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收费管理系统互联网+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自由流收费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