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细
2017-12-13杨泽军
杨泽军
摘要: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是人类的财产,也是促进人类成长的主要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和成长,决定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差异性,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些变化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所以,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文化间的融合即是思想的融合亦是文化发展的必要趋势。
关键词:民族文化;世界文化;文化关系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提出了“世界文化”这一概念,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教学思想和角度,并试图从“整体性”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的角度来诠释文化的世界性。一直以来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差异与关系,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难题,本文将结合自己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和认识,谈谈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元划分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以期与广大教育同仁产生教育共鸣。
一、“整体性”与“部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方法告诉我们:整体是事物各内部联系的有机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总体构架,部分是构成事物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发证过程中的阶段,整体和部分不事物发展中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管是从整体到部分,还是从部分到整体,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但总能从两者中找到某些连接点,也即共性。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整体不是所有部分的累加,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各个部分相互促进与制约形成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从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所展示的知识点中可以得知,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由各个民族、各个哲学体系、理论体系共同构成的,正是因为体系与结构的不同才点缀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而这种“整体性”与“部分性”的关系所表达的是所属关系,它们之间是部分和整体形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世界文化类似于承载各具特色民族文化的万花筒,民族文化的繁荣性决定了世界文化的长远性和丰富性,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文化特点,共同形成较为丰富的世界文化,这又体现文化的部分性与独特性。但单独的民族文化结合一个整体,不能呈现单独民族文化的特色与特征,世界文化也不是民族文化的简单叠加,也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那么那些认为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观点是成立的。
二、“共性”与“个性”
任何事物存在于此必然会有其所属的价值与兼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最好的诠释,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是以统一的形态包含着事物存在的价值,个性的前提是有区别于其他属性事物的特殊性,共性作为相同价值的分割主题,通过个性的辩证,进而寓于个性之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样适用于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个性是共性的外部分支,没有个性的共性是不存在的,没有共性的个性也是空谈。《文化生活》教学案例中:各民族的共性存在与一定的规律,常常表现在其社会实践中,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各个民族在长久的社会劳动中所衍生出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的衍生价值与方式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存在一定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其经济状况、政治主张、地理位置等不同因素也决定了镉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同趋向,文化特征与文化理念存在的差异性是这个世界发展的主要内容,而这种关系更是“共性”与“个性”的不同主张,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经过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发明与摸索累积出来的,世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整体;同时民族文化都有其特有的色彩,世界文化的衍生价值是将各个民族间不同的文化属性代入其个性之中,将其价值和文化理念以独特的魅力展示出来,世界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需要民族文化的点缀与供养,类似于一颗大树需要民族文化传输不同的营养价值一般,需要民族文化的养料和水分。世界文化中所涉及到文化间的“共性”与“个性”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本身的“共性”与“个性”构成的,世界文化中的“共性”对应民族文化的“个性”,差异性的发展化理念是共性与个性这个辩证体系的统一关系,所以,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又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两者的概念不同决定了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性”是世界文化这个概念角度定论的,个性与共性都是追求目标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东西,所以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角度存在兼容性,都有其发展理念和外延性。
总之,世界文化、民族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无论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还是从共性与个性的角度分析,它们之间都有割舍不断的相互促进和成就关系。共性中有个性,个性中有共性,两者互为促进,够成精彩的文化,即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刘占勇.民族文化进校园实践路径及系统性分析——基于对湖北省“十佳示范学校”的研究[J].民族论坛,2017(06).
[2]丁国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根本目的与发展方向探析[J].戏剧之家,2018(03).
[3]程守民,赵春艳.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