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新闻
2017-12-13陈柯戌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伪新闻这一虚假新闻特殊表现形式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伪新闻实质与成因展开分析,并就转变观念、提高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建立约束机制三方面伪新闻的治理对策展开了详细论述,希望由此能够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伪新闻 虚假新闻 新闻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1
前言
通常情况下虚假新闻由假新闻、失实新闻、策划新闻三类组成,但事实上虚假新闻还存在着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伪新闻。作为虚假新闻的“隐存者”,伪新闻长期以来受到的关注较少,但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引发的媒体领域变革,伪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提升,因此伪新闻必须引起新闻业界的高度关注。
一、伪新闻实质
伪新闻的产生不仅仅是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其更多属于新闻业内部与外部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图1对伪新闻的实质进行了直观揭示,由此可见宣传新闻化、广告新闻化、公关新闻化等外部影响因素,以及标题党新闻、小众兴趣大众化新闻、避重就轻的膨化新闻等内部影响因素对伪新闻大量涌现提供的支持,因此本文研究将伪新闻视作缺乏新闻要素、不能满足读者新闻需求、报道内容不是新闻话题的新闻伪装形式。
二、伪新闻的成因
直观认识伪新闻后,新闻本位观念缺失、政治与经济的影响、新闻内涵泛化三方面伪新闻成因也必须引起重视。
1.新闻本位观念缺失
伪新闻的出现与商业新闻主义、宣传新闻主义的影响不断提升存在较强关联,但由于二者都放弃了新闻本位观念,新闻因此成为二者实现目的的工具,伪新闻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政治属性曾很长一段时间主导我国新闻媒体发展,而商业属性带来的影响则在不断增强,这些都使得新闻本位观念无从落实,而由于我国当下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种价值观念共存也使得很多新闻媒体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境地,新闻本位因此逐渐在行业内部边缘化[1]。
2.政治、经济的影响
社会环境与新闻业的发展存在较强联系,现代新闻业呈现出的明显政治性、资本性与其发展道路上的选择也存在较强关联,但在新闻业享受政府提供的规章制度保障、资本利益带来发展动力的同时,政治与商业主体干预甚至控制新闻报道情况的出现往往无法避免,新闻业内部也因此常常陷入报与不报、怎么报道的冲突之中,三方面博弈最终带来的便是伪新闻的大量涌现,所以很多时候伪新闻往往是宣传价值、商业价值凌驾于新闻价值的产物。
3.新闻内涵泛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生产的专业和非专业界限被打破,新闻由此便成为了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非职业个人与组织传播主体的“三元类型主体”共同建构产物。在新闻传播主体的变革影响下,“新闻”的边界正在不断消失,而同时计算机与智能手机逐渐成为民众标配也进一步导致了新闻的随意化与碎片化,在这种现状下新闻与信息往往难以区分,各种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被伪装成新闻进行传播便是新闻内涵泛化的最好表现[2]。
三、伪新闻的治理对策
结合伪新闻成因,笔者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建立约束机制三方面伪新闻治理对策。
1.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的核心在于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多种新闻观念可以共存的特性,但坚持新闻本位的大前提必须得到保证,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必须按照新闻传播规律进行报道。想要真正在实践中坚持新闻本位,新闻工作者需要在谋求事实的前提下实现新闻宣传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合理性展示,中央曾多次强调的压缩政治报道数量、字数、时长要求,也直观说明了转变观念治理对策的可行性。
2.提高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缺失与我国近年来伪新闻的泛滥存在着较强联系,而设法扭转这一现状就能够实现伪新闻的有效抑制。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提高中,新闻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由此萌发的充足社会责任感,就能够保证新闻工作者真正抵御政治、商业因素带来的侵袭;而在业务素质提提高中,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不断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由此实现的各类新闻价值挖掘,就能够有效降低伪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建立约束机制
想要真正扭转我国当代的伪新闻泛滥格局,约束价值的建立必须得到重视,我国政府可以从普及民众新闻素养教育、加强伪新闻治理两方面入手。
3.1普及民众新闻素养教育
虽然我国经济与社会近年来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成果,但我国很大一部分群众缺乏新闻素养的现状却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加强对普通民众的新闻素养教育,《真相》一书总结的6条怀疑性认知原则便可以作为新闻素养教育的宣传材料,通过“新闻反映了什么内容?”、“新闻内容完整吗?”、“我为什么要相信信息来源?”、“新闻提供了什么证据?”、“我有必要知道这条新闻吗?”、“新闻还存在哪些解释?”的普及,虛假新闻就将真正丢失自己生存与传播的土壤。
3.2加强伪新闻治理
伪新闻虽然已经引起了政府与业界的重视,但由于国家与行业内部仍没有推出针对性较强的法律与制度规范,这就使得伪新闻治理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因此笔者建议政府不断完善伪新闻治理相关法律与制度,例如,在报刊伪新闻的治理中,相关政府部门便可以将伪新闻纳入报刊的重要核验内容,当伪新闻报道直接关系报刊生死存亡后,报道伪新闻的成本就将大大提升,伪新闻的治理由此就将获得有力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虚假新闻的特殊表现形式伪新闻在我国日渐泛滥。而在此基础上,笔者围绕新闻本位观念缺失、政治与经济影响、新闻内涵泛化三方面伪新闻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策略,则较为直观证明了本文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我国虚假新闻治理中,本文研究内容便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陈超.新媒体格局下的伪新闻成因及应对策略[J].新闻传播,2016,02:59+61.[2017-08-03].
[2]何平.对媒体在一条“伪新闻”传播中集体失语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03:19-21.
作者简介:陈柯戌,男,汉,(2000.4—),籍贯:天津,论文研究方向:新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