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社群失序中媒体话语表达权的规范

2015-07-07张晁宾庹继光

新闻界 2015年1期

张晁宾++庹继光

摘要 网络社群中聚集着大量的热点新闻线索,面对网络上热议的新闻源,媒体应该如何在坚持社会伦理道德底线的前提下,运用新闻媒体人的媒介素养和专业能力,生产和传播有价值新闻?从而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受众价值观,增强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近来,“95后萌妹发帖征集男友旅游“事件在网上引起广泛的热议,在此次事件传播中,媒体报道该事件表现出一种失范的行为,媒体应该在网络社群中规范自己的话语权:如辨识和整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坚守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新闻传播伦理,发挥网络联合辟谣平台的第三方话语监督权等。

关键词 虚假新闻;媒体规范;话语监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社群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在网络社群上,分属不同群体的个人自由地表达着话语权。在虚拟的网络社群中,由于匿名的开放性和缺乏有效的监管,引发失范信息的广泛传播现象,包括社会失序信息和道德失序信息的传播。因此,媒体、公民不仅要利用网络充分地表达自身的话语权,而且要规范自己的话语行为。

当前,随着网络媒体门槛的降低,公民的媒体表达权意识增强,人人都是拥有自我麦克风的个人角色,但是人人不一定能做好把关人的社会角色。近年来,虚假信息、低价信息、黄色信息、恶搞他人信息、炒作自我信息散布在网络社群中,其中,由公民自发的黄色炒作低俗信息量呈加剧的趋势,而有些媒体为了在第一时间增加新闻点击量,吸引受众眼球,非理性地对这类信息进行疯狂及时转载,甚至正面支持和评论这类信息。

2014年10月13日,猫扑、天涯、豆瓣论坛纷纷出现“用身体旅行:95后萌妹向全国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啦!”的帖子,随着论坛上网民的热烈讨论,这条帖子引起媒体的关注,10月23日凌晨,《新快报》发布“萌妹子身体换旅行生活方式or道德缺失?”的新闻,一时间引来各大门户网站的疯狂转载,其中网易新闻的转载的该新闻引来110203人的参与,随后,该条新闻广泛传播到各官方微博、微信上,引发自媒体受众的广泛热烈讨论,09:29,在@华西都市报上,该条转载的新闻阅读量达到9.9万,11:06,@传媒大观察发布信息,初步证实该新闻为假新闻,12:15,@华西都市报做出转载假新闻道歉,截止13:00,随着《vista看天下》、《华西都市报》等官方微博删除了该信息以及原帖,该虚假新闻传播才进入衰退期,24日到27日各大媒体开展对该事件的批评报道,揭露该新闻属于造假,调查幕后炒作的背景原因等,2014年11月2日,@央视财经正式发布辟谣消息:“95后女孩‘身体换旅行引爆网络实为商业炒作!”该事件的热议才得以降温。

从以上可以看出,公民的自我炒作和媒体的疯狂转载现象都体现出:公民和媒体的话语表达缺少自我规范的意识。媒体的话语失范导致媒体公信力的严重下滑,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性发展,从而引发笔者对于媒体话语权表达的自我规范和把关的思考。

一、事实判断:辨识和整合网络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媒体具有社会公共性的属性,是社会发展的瞭望塔,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利器,承担和坚守社会责任义务体现着媒体的社会属性,而社会责任意识同媒体从业者的素质、道德、工作态度密切相关,首先,对于一条新出现的新闻线索处理体现着媒体人的媒介素养。

(一)核实信源,排除虚假信息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核实信息是新闻真实的重要保障,是信息解渎的第一步,[1]然而,一些媒体为了争夺新闻的时效性,完成当日的点击量考核。因此,为了第一时间通过轰动效应吸引受众眼球,通过介入热点新闻事件表达媒体话语权,但通常却忽略对新闻线索的核实。

例如,2014年l0月13日,猫扑、天涯、豆瓣论坛出现“用身体旅行:95后萌妹向全国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啦!”的帖子。当事人为了增加这条信息的可信度,95后萌妹还通过微博直播自己近段时间随临时男友旅游各地的痕迹,一开始,有网民发布“原来是友加的托啊”帖子,而天涯论坛对该贴进行扎口。随着友加秀场上聚集网民量的增加,引发多人的讨论和发帖,10月23日,某媒体发布“95后少女征男友友加秀场直播性游日记”的新闻,随后一时间在没有调查取证的情况下,引来各大门户网站的疯狂转载,如:@新闻晨报、@vista看天下、@新浪图片、@华西都市报、@凤凰视频、@温州商报、@环球网等都对该信息进行转载。

可见,各大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在没有对该条新闻源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对虚假信息进行软文的宣传,大大削弱媒体的公信力。所以说,媒体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分清信息的第一发布者,通过调动专业领域的知识判断信源的真假,运用技术设备查证信源的来源渠道,经过逻辑思维推理信源的来龙去脉,提高媒体人对新闻源的核实辩解能力。

其实,事实结果和数据显示才是真正吸引受众的地方。选择从信源的核实调查的角度报道体现媒体的专业性。

例如,10月23日,@传媒大观察采用不一样的角度进行报道,@传媒大观察采用及时举报调查的角度报道该事件,指出“初步证实为某社交软件涉嫌色情营销假新闻炒作,正搜集更多证据向公安机关及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并奉劝各大媒体自重。”该条微博在69万个微博页面中,@传媒大观察的曝光率最高,有效阻止了该假新闻的进行广泛的传播。2014年11月2日,@央视财经发布辟谣消息:“95后女孩‘身体换旅行引爆网络实为商业炒作!”避免了该谣言事件在衰退期的继续扩散。

(二)整合信息,抵制拿来主义

著名法学者贝克曾说,“传媒是用来揭露错误的行为,传媒不能沦为被人愚弄” [2]媒体放弃对新闻源的审核,放弃对新闻源的二次加工,全盘转载共享、传播其它媒体信息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己愚弄自己的过程,如果对于假新闻源不进行审核而大肆传播,很显然是被已经传播了的错误的信息行为所愚弄的过程。

新闻的整合是将新鲜的“活鱼”进行组合创新的烹饪加工报道,前提是“活鱼”有价值、真实、新鲜。所以说,新闻报道的整合就是挖掘真实的“活鱼”的潜在价值,而不仅仅是对新闻的全盘转载和共享,而不考虑新闻的真实性和价值性。虽然,新闻线索可以共享,但媒体不能始终采取“拿来的转载”,而不去亲自调查和采访该事件。

例如,10月23日,针对于95后萌妹征集男友旅游事件,起于来源不详的消息:“友加95后少女用身体旅游走红网络”,经过某媒体传播后,被大众网、中国网、网易等多家门户网站进行全盘转载,10月25日,《新晨报·大视野第24版》发布题为:“萌妹子身体换旅行:生活方式or道德缺失?”的新闻继续对该事件报道。这些媒体间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相同点:同时出现“友加秀场绝大多数用户年龄都处在1995-1998年之间”、“其中有大量面容姣好、穿着暴露的年轻女子照片……聚集了大量网友”的描述?总之,这些内容雷同性高,复制性强,缺少新闻的创新。

信息的整合丰富着新闻报道的形式。例如,10月26日13:41,千龙网发布信息:“谁造就了‘用身体换旅行的95后?”这条信息采用整合信息的策略报道该事件,其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整合的报道:24日千龙网记者调查友加公司,记者亲身体验秀场软件,网友对该事件讨论,新闻源的栓出。可以看出,该新闻不仅整合了近几天来网上的新闻的传播和网民的讨论情况,而且还显示了媒体的专业性和深入调查的精神。

二、价值判断:坚守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新闻传播伦理

在康德看来,道德是由约束任何理性存在的责任和义务所组成的。[3]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体应该反思自己的权利来源。社会赋予媒体采访报道的权利与自由,不是为了让媒体谋取私利。[4]而当前,有些媒体为了博得受众的眼球,全盘迎合受众的窥私欲望和猎奇心理。在新闻报道评论中反映出媒体的价值立场不中立、不客观,选取的新闻素材品味低下的作派,从而违背了社会伦理底线和媒体的专业操守底线,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力。

(一)道德判断:矫正媒体的道德冷漠现象

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是文化传承和教育受众的传播媒介。它具有监测社会、协调社会关系、传递信息、价值引导的功能,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渠道,是树立社会风气的标杆。社会伦理底线是最基本的道德水准,作为社会属性的媒体应该坚持社会伦理道德底线。

当前,道德作为社会性的伦理实践,道德冷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媒体的报道冷漠表现为:新闻报道内容的伦理失序、对新闻素材的道德敏感度丧失、对新闻线索的道德价值判断搁置、新闻报道内容充满着三俗内容、新闻报道缺少人文关怀、媒介暴力、媒介暴力审判等,这不仅关系到媒体的正面形象,而且影响着受众的价值与判断。

可见,加强媒体的社会道德底线,这不仅有利用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力,而且有助于引导主流价值观。所以,媒体要自觉抵制和过滤网络的低级趣味信息,扫清三俗信息。媒体要传播正能量和主旋律的信息,正确引导人们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95后萌妹向全国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这条信息具有低俗、黄色、公开卖淫、炒作的含义。而10月23日09:29,@华西都市报发布新闻,“95后萌妹用身体换全国游男友全选临时工的信息”,并对这条新闻是转载于新快报,并对原来新闻进行二次创作,其中写到,“帮成都帅锅问:好久来成都?”可以看出,华西都市报不仅承认95后萌妹征集男友旅游的信息属实,而且站在支持95后萌妹的立场,公开支持这次卖淫活动,@华西都市报的报道体现出社会道德伦理的丧失,缺乏道德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缺乏正义、正当、善与良知的感悟能力,从而大大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严重损害媒体的正面形象。

(二)客观报道:严于新闻伦理的自我约束

众所周知,自由、真实、准确、负责、独立、公平、公正、避免伤害是新闻行业的伦理规范。其中,公平、客观、公正是新闻传播伦理的核心,对于新闻的报道媒体要站在公平客观的立场去报道。这种立场通常由新闻评论所体现出来,对于公开违背社会道德伦理的事件采用批评的报道策略,对于正面的事件采用赞许的策略。所以说,媒体对内容资源的去粗存精,对立场态度的选择,对新闻评论形式的结构优化,不仅及时地锁住受众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事实的需求,也引导了受众价值观的导向,也是在面对海量信息环境下,增强了媒体的权威力和影响力的策略。

例如,10月23日13:51,新京报发布信息:“95后萌妹纸身体换旅行?疑似某社交软件营销炒作”。该信息中,从法律角度,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对该事件进行评论,邀请著名律师解读该事件是否涉及色情营销,律师强调三点:很难以界定是否属于色情营销广告,呼吁媒体谨慎转载该类信息,网上招募男友存在人身安全风险。而中国新闻网发布消息:“95后身体换旅行系炒作,低俗营销手段挑战公众道德”,从社会的道德角度严厉批评该行为。

三、第三方监督:发挥网络联合辟谣平台的话语监督权

舒德森所说,若媒体本身不是民主的,同样无法产生民主。[5]实际中,媒体通常监督者社会,但是,媒体对于自身的错误而选择沉默。这种沉默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媒体有了失范行为后,不及时、不主动、不真诚地进行主动认错,有的媒体进行道歉,但是没有公开、深入向社会检讨自己行为。第二,当某一媒体出现报道的错误,其它媒体并没有对其批评和指责,甚至转载或者沉默、回避。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的垄断霸权地位丧失,新媒体逐渐成为公民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网络反腐、网络问政的有效平台,而媒体自身本应该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因为媒体和受众具有公平、平等的地位,媒体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主动认错、相互批评,才能构建出一个良性互动、长远发展、担负社会责任的新闻界。

总的来说,通过第三方组织监督媒体的话语权势在必行。目前,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成为网络辟谣的新形式。如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河北网络辟谣平台、内蒙古网络辟谣平台、新疆互联网辟谣与举报平台、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等,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充当着及时发布辟谣信息,疏导网络负面舆论的作用。

笔者认为,应该发挥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监督媒体的作用。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监督媒体有两个内涵:第一,对媒体的监督批评权,当某媒体发布和转载虚假信息、负面信息时,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应该及时公布媒体的错误行为,展开对媒体的批评。第二,对新闻的调查取证权,介入失范新闻事件的调查,主动调查事实的真相,及时向社会公布新闻的真实结果和情况。

当前,针对于本次网络热议的“95后萌妹征集男友旅行”虚假事件,国内的各联合辟谣平台并没有及时出击,主动辟谣。如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都没有该事件的任何信息。只有@新闻大观察23日发布辟谣信息,因此,针对于媒体疯狂转载热议的假新闻现象,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应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震慑力、权威力。

(一)迅速植入社交平台,强制散布辟谣信息

通常,虚假消息发布于受众注意力聚集的地方,辟谣信息也应该广泛地传播于社交平台,网络聚集人多的地方。笔者建议,针对重大重要的谣言事件,网络联合辟谣平台应该首先制作简讯式的辟谣信息,信息编码极其精简,主要以报道辟谣事件的甄别、处理结果为主,快讯式的信息应该加入网络联合辟谣平台和本谣言事件调查组织和媒体的署名,还应该增加网络联合辟谣平台的连接模式,通过和腾讯、新浪等的合作,采用强制式的弹窗广告模式,植入QQ、微博、微信等空间,使受众不断地接受辟谣信息。这样才能增强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关注度,扩大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影响范围,及时快速地把谣言扼杀于谣言传播的形成期和高潮期。

例如,针对于本次网络热议的“95后萌妹征集男友旅行”虚假事件,面对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该消息时,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应该主动出击,主动成立专业调查团队,核实信息源,调查事件真相,及时通过社交平台的植入,强制散播辟谣信息,阻止该假新闻的继续传播和扩大。

(二)深入批评媒体失范,实现公开透明监督

对于重大重要的谣言事件中,媒体所表现出的各种失范行为,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应该批评媒体的报道行为,追踪和调查媒体传播假新闻的原因,通报上级追究媒体责任,监督媒体事后的危机处理行为。

例如,针对于本次网络热议的“95后萌妹征集男友旅行”虚假事件,很多网民是承认该新闻的真实的前提下进行热烈的讨论,很多网民对该行为提出批判的观点,但是只有少许的网民对媒体传播该新闻的行为采取质疑的态度。很显然,大部分网友是在被当事人和媒体欺骗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话题大讨论,但是,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不应该选择沉默的偏袒,应该主动报道一些媒体的失范行为,批评媒体没有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核实的行为,详细调查该事件中当事人造谣炒作的原因,媒体疯狂转载的原因等,10月23日12:15,@华西都市报发布道歉信息:“据@传媒大观察初步证实此事是某社交软件涉嫌色情营销假新闻炒作,来源为《新快报》A35版。@警察蜀黍也证实该新闻是某三流公司的炒作,且此类低俗炒作不止一次。没有核实新闻真实性就对此进行转载,我们在此向网友们道歉,对不起!”可以看出,@华西都市报的道歉不诚恳,没有认真去调查该事件,只是根据@传媒大观察、@警察蜀黍的初步核查,而不是最后确定的结果为依据,而且将新闻来源推脱有新快报责任,却没有自己主动、认真去调查该事件,而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应该批评该媒体的报道行为,监督和通报媒体事后的危机处理行为等。

参考文献

[1]黄楚新,王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的媒介素养[J].青年记者,2014(4):11-12.

[2](美)查尔斯·埃德温·贝克著,冯建三译.媒体、市场与民主[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06.

[3](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

[4]张迪.报道丧失伦理令人恐惧 媒体如何守住自己的底线[EB/OL][2011-11-13].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1/13/c_122271606.htm.

[5](美)迈克尔·舒德森著,徐桂权译.新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