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血液病中的应用

2017-12-12冯爱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3期
关键词:护理模式

冯爱君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8例患有血液病的儿童,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 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感染发生率、静脉炎症发生率以及口腔黏膜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4.17%、1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37.50%、45.8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血液病的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 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儿童血液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106

血液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 且相对很难治愈, 近年来发病的年龄又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儿童血液病的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少运动、身体衰弱以及不规则发热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反复性感染、消瘦、淋巴结肿大、全身衰竭等症状[1-5], 对儿童的健康安全危害极大, 除进行临床治疗外, 还需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本院患有血液病的儿童48例, 研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有血液病的儿童4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4例。其中, 观察组患儿男13例, 女11例, 年龄2~7岁, 平均年龄(4.52±1.81)岁;对照组患儿男14例, 女10例, 年龄3~8岁, 平均年龄(5.54±1.83)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血液病的诊断标准, 且生命体征平稳;②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身体免疫功能疾病患儿;②具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的患儿[6]。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使用常规护理模式, 如对患儿进行定期常规身体检查, 告知患儿家长相关注意事项, 为患儿制定健康营养的饮食计划, 嘱咐患儿家长定期让患儿服药等。

1. 2. 2 观察组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①患儿入院后, 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时, 不能只把患儿当作护理服务的对象, 而是将患儿及其患儿家长作为一个整体的护理服务对象, 抱有一个家庭护理服务模式的理念, 让患儿家长具有临床护理意识, 学习基础的临床护理知识, 积极参与到护理服务的工作中;②健康教育宣传:护理人员需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可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或是面对面的疾病相关知识讲解, 让家长对患儿的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7];③护理人员需与患儿家长共同商量临床护理措施, 使护理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④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告知患儿家长在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 实施用药指导, 告知其用药剂量、方法以及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⑤嘱咐患儿家长写好患儿的日常治疗笔记, 以配合医生对患儿更好的进行治疗;⑥护理人员可对患儿家长进行一定的病情检测指导, 让家长可以在日常护理中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自我检测;⑦与患儿家长共同商量为患儿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当运动方案等[8]。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情况、静脉炎症发生情况以及口腔黏膜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感染发生率、静脉炎症发生率以及口腔黏膜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4.17%、1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37.50%、45.8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儿童血液病具有发病率高, 且复杂多变的特点, 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危害极大, 除了对患儿及时进行治疗外, 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与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相比,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更加具有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加明确, 是一种更受欢迎的临床护理方法[9, 10]。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再仅仅以患者为中心, 而是将患者及其家属作为一个护理服务的中心, 倡导的是家庭护理服务理念,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同时, 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临床护理知识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让家属加深对患者疾病的认识, 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辅助护理指导, 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患有血液病的儿童48例, 进行分组对比, 研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感染发生率、静脉炎症发生率以及口腔黏膜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4.17%、

1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37.50%、45.8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 对患有血液病的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对患有血液病的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 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天红, 刘晓文, 胡敏, 等. “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3):357-360.

[2] 洪丹, 郑德菲, 卢俊, 等. 儿童血液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机制和治疗. 临床儿科杂志, 2015, 33(5):429-431.

[3] 刘静. 儿童血液病112例骨髓细胞学调查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7):90-91.

[4] 邱坤银, 邓兰兰, 黄科, 等. 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研究.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5, 36(11):912-917.

[5] 李春富, 孙树梅. 儿童血液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对策.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15):1124-1127.

[6] 马盼盼, 李杏良, 刘亭君, 等.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极早产儿护理中的應用.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11):833-834.

[7] 崔虹, 余红春, 毕燕玲, 等. 白血病患儿家庭综合关怀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 护理学杂志, 2015, 30(17):20-22.

[8] 张艳花.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 2014.

[9] 袁开健. 浅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 2015(4):57-58.

[10] 王芳, 刘袁秀.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0):133-134.

[收稿日期:2017-07-18]

猜你喜欢

护理模式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影响研究
医院社区互动护理模式在北仑社区养老院压疮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全程责任包干护理模式对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自护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儿童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温馨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术后早期运动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