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馨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16-11-28王玉梅

关键词:护理模式急性心肌梗死

王玉梅

【摘要】目的 探讨温馨舒适护理模式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温馨舒适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AMI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心肌耗氧量(D-P)、心率变异性(HBV)、不适症状、满意度评价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馨舒适护理模式,可促进AMI患者的心功能迅速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率,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温馨舒适;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5..02

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AMI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为提高AMI患者的疗效,促进心脏功能的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温馨舒适护理模式,以期探讨对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临床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有关标准[1-2]。治疗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5±8.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0 min~12 h,平均(6.2±2.3)h。对照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7.5±8.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81 min~13 h,平均(6.3±2.2)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予以温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在护理上要以宽阔的胸怀,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爱心、耐心、关心”去感化患者,关心患者满足患者需求,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2)吸氧护理。保持鼻导管通畅,采取持续吸氧,流量4~6 L/min,时间不少于72 h;(3)体位护理。在AMI患者的体位护理中,应采取半卧体位,既方便患者进食,增加食欲,利于水分和营养的补充,同时也避免便秘及尿潴留的发生,因此饮食当调整枕头、病床的角度、软垫、床单等,尽可能低采取患者身体各部位舒适的姿势;饮食当调整枕头、病床的角度、软垫、床单等,尽可能低采取患者身体各部位舒适的姿势;(4)疼痛护理。疼痛为AMI最严重表现,表现为频死感,可加重AMI梗死面积,因此护理人员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分散注意力,同时予以亲情关怀,使患者获得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感;(5)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我们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属热痰血淤,阴虚者,用蜂蜜60 g饮服或适当给予缓泻剂,如番泻叶泡茶饮服,协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教会患者床上使用便器,病情许可时,早期下床于床边排便,防止便秘。同时予以针刺、中药敷贴、推拿、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敷贴疗法用中药通心膏敷心俞、厥阴俞或膻中。药物组成:徐长卿、当归、丹参、鸡血藤、葛根、玄胡、红花、川芎、桃仁、参三七、血竭、椿皮、樟脑、冰片、人工麝香、硫酸镁、透骨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的D-P、心率变异性、不适症状、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1.4 评价指标

针对护理效果、护患关系、健康宣教以及护理态度等内容,采用调查问卷法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耗氧量比较

治疗组心肌耗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HBV比较

对照组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以及相邻心率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适症状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不适症状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多,预后差,故在临床治疗护理时应予高度重视。

由于发病急,病情危重,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创造一个良好、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康复环境极为重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猜疑、忧虑和恐惧情绪,对预后至关重要[3]。

本研究中温馨舒适护理模式即满足患者自尊的需要,适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适症状等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安抚工作,要求护理工作者,正确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有预见的制定护理计划,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通过温馨舒适护理模式对AMI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是一种安全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手段之一[4-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AMI患者,实施温馨舒适护理模式,可促进心脏功能的迅速恢复,有助于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文菊,齐嘉轩.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探讨[C].2008年第四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183-184.

[2] 张金盈.急性心肌梗死现代治疗策略[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75-176.

[3] 朱爱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舒适护理效果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9):136-137.

[4] 焦晓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舒适护理对生存质量影响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80):1162-1163.

[5] 王爱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36):7-8.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护理模式急性心肌梗死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术后早期运动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