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歌溯源话山歌

2017-12-11杨翰儒

教师·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溯源奇葩分类

杨翰儒

摘 要:新化山歌是梅山文化的一枝奇葩,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通过长时间的形成发展和变异,已成为一个完整的民歌体系。文章从新化山歌的分类入手,追溯新化山歌的起源,从新化山歌中有代表性分类阐释新化山歌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新化山歌;音乐;奇葩;分类;溯源

在湘中大地古梅山峒蛮的中心地带——新化,那里长期洞居神奇的苗瑶峒民,因为居地崇山峻岭很少与外界接触,山歌成为他们记录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表达情感、敬神驱鬼、消邪去灾及传递信息和号令的主要手段。据史料记载,新化从春秋战国到宋朝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归化建县前的一千多年是不属王朝管辖,即使建县后到清朝末年,也是分分合合,县志和府志也没有相关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学者对这里的山歌研究甚少,我们追溯新化山歌的起源,只能从新化山歌本身去寻找踪迹。

时至今日,新化山歌仍然保留着一个显著特点,无论什么场合歌手们聚集到一起,首先都要用山歌来盘根问底——谁家正本清源,所以新化山歌多为即兴而歌,无源可究,也正因为这样,同一首山歌会有无数的版本在民间流传,真可谓百家争鸣,这也正是新化山歌之独特魅力所在。

齐放异彩的新化山歌,内容上是无所不包,形式上千姿百态,可谓应有尽有。

劳动号子。可以说有多少种劳动形式,新化山歌就有多少种劳动号子,而船工号子是新化山歌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资水流贯新化南北,资水干流在新化境内长达92千米,大小支流90余条,在新化的流域面积近1285平方千米,滩多、水急、弯大。梅山人在与险滩恶水搏斗中创作了大量的船工号子,从拉纤、排篙、划桨、摇橹、挤挡等整套号子,音调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节奏感强,唱词以虚词为主,一领众和。如《资水滩歌》就是其中的代表,共六百三十多行,把资江独有的毛板船工們如何闯滩斗浪、不怕苦、不怕死的毛板船精神做了详细的描述,是一本用歌的形式记载资江的地理志和河运史。新化劳动号子还有曲调简单短促、节奏鲜明的打夯号子、抬轿号子和其他劳动场合的一般劳动号子等。

山歌作为梅山文化中最鲜活部分,在古梅山地区经久不衰。新化雄伟的高山造就了清澈灵秀、音调高亢的新化山歌。新化的山歌根据其不同的声腔可分为很多种。流行于新化的东西部地区的高腔山歌,其音调高亢、嚓亮、粗犷,拖音长,唱者用假声,又称尖嗓子山歌。而流行于丘陵和城区的平腔山歌,音调低、语气柔和、拖音有长有短。还有类似小调的花腔山歌,旋律节奏变化。最有特点的应该说是多反复重叠句或长句的滚板山歌,往往一口气把一句山歌拖至几十个字。另外还波罗山歌和锣鼓山歌等。

新化独特的地域和梅山文化,产生了具有新化独特风格的各类情歌小调。新化山歌中有大量属于情歌小调的范畴,“哪支山歌不搭姐,哪支山歌不陶情”就是对新化山歌很好的写照,由于其曲调更具山歌的特性,所以把这一类小调归于山歌。这里的情歌是指具有小调特性的情歌,常常被人们视为黄本歌谣,实际上是反映梅山人朴素感情的情歌,在梅山歌谣中数量最多,传唱最广泛、流传最久远,最富感染力。

时政歌是新化山歌中小调歌谣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歌是新化山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基本上是近代以后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反映社会时事,歌颂正气、抨击邪恶,是峒民评说史实、褒贬时事的一种山歌,有抨击黑暗的骂歌和称赞盛世的颂歌。

小调里还有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描绘人生百态、反映疾苦、批评旧习、劝人向善的一般生活歌和历史传说歌。这些歌谣流传民间,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宗教仪式歌是指梅山人祭祀仪式时唱的歌谣,主要有宗教歌、仪式歌两大类。宗教歌是祭祀还香时唱的歌谣,其音调冗长、平和,即表示对神的虔诚。仪式歌是举行各种仪式时唱的民歌,包括喜庆歌、丧歌等。

新化山歌中儿歌有三种类型:一是教诲儿歌,它偏重于儿童思想品格的教育;二是知识儿歌,内容大多是叙述、描写某种事物;三是游戏儿歌,孩子们在游戏时伴唱的歌曲。歌词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极富童趣,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最富代表性的有《月光光》《麻雀儿麻》《排排坐》等。

长篇叙事歌谣在梅山歌谣中有很多。如《苦媳妇》《资水滩歌》《十里亭》等,这些新化山歌的长度一般都在一百行以上,有些甚至多达五百余行,从数量到长度都是罕见的。这类歌谣夸奖平民百姓出身的好汉比称赞朝廷清官的多,夸奖勇于反抗皇帝的比称赞忠臣良将的多,这体现了梅山人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宗法观念的鄙视。

参考文献:

[1]钟 晖.湖南新化古梅山苗、瑶峒民山歌探析[J].艺术平台,2014(1).

[2]杨建农.梅山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探析[J].歌海,2010(3).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溯源奇葩分类
“空中奇葩”验证机
分类算一算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奇葩少年欢乐多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时务文体”溯源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