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2016-12-20张婷婷
张婷婷
摘要:汉语典故历史悠久,能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增加韵味和情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贡献巨大。本文从“箪瓢陋巷”这一典故着手,追溯其来源,探讨这一典故在其后发展中出现的不同变体形式,并对这些变体进行语言学方面的分析,进一步剖析这一典故的意义。
关键词:箪瓢陋巷;典故;溯源;典形;意义
一、“箪瓢陋巷”典故溯源
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关于“箪瓢陋巷”这一典故,笔者认为,《论语》中关于这一故事的记载,可以认为是其最早出处。
《论语·卷三·雍也·第六》记载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箪瓢陋巷”这一典故最初并未以“箪瓢陋巷”的形式出现,而是一直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等形式出现的。据《论语》的记载,这一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渊箪食瓢饮,身居陋巷,不愿追逐功名利禄的清贫乐道的事迹。后以此典故形容那些生活清贫、淡泊名利的贤人。 在其后的漫长发展中,一直到了秦汉时期才出现了“箪瓢陋巷”这一典故形式,《法言·二》中记载道:“明乎此, 则知程子云:‘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可见这一典故是秦汉时期才被赋予了“箪瓢陋巷”的形式。
二、“箪瓢陋巷”典形归类
通过对“汉籍全文检索系统4.0版”的检索,并对所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后,得出了有关“箪瓢陋巷”这一典故的形式共七十一个,大致可以分如下几类:箪瓢类19个、一箪类7个、一瓢类12个、陋巷类8个、颜回类17个、其他类8个。
三、“箪瓢陋巷”典故意义
(一)历史意义
由于这一典故是表示一种清贫高尚的情结,所以往往容易引起壮志未酬的骚人墨客的共鸣。从这一典故的发展流变中可以看出,历代文人都将颜渊看作是贤人,于是出现了关于这一典故的一系列的变体,大都表达了对颜渊清贫脱俗的精神的赞叹以及对自身郁郁不得志的感叹。
正是“箪瓢陋巷”这一典故的出现,推动了一系列文学创作的完成,这一典故为后代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如唐代白居易在《闲居贫活计》中写到“冠盖闲居少,箪瓢陋巷深。”正是通过对“箪瓢陋巷”这一典故的运用,才有了白居易的千古名句;与此同时,这一典故还为历史上不少郁郁不得志的骚人墨客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们以颜回为榜样,虽生活清贫,却不流俗。
(二)现实意义
除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外,“箪瓢陋巷”这一典故还具有极其丰富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作为一个典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历史文化的发展带给了我们许多优秀的典故,“箪瓢陋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地发展,其典形和典义也不断得到丰富。
四、“箪瓢陋巷”语言学探析
典故的形成和发展与语言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并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
(一)语音方面
从上述对“箪瓢陋巷”这一典故及其变体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典故的典形包含了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式,并且以四音节形式居多,如“箪瓢陋巷”、“箪瓢颜巷”等。就其最初的形式来看,这一典故是以三音节的形式出现的,如“一箪食”、“一瓢饮”等,这主要与当时的构词形式有关。上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为主,比如“在陋巷”就是“住在偏僻的巷子里”的意思,“在”、“陋”、“巷”分别代表了三个词,于是构成了一个典形。在其后的发展中,四音节的形式更加符合人们的语音习惯,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四音节的典故形式。
(二)词汇方面
从“箪瓢陋巷”这一典故的众多典形可以看出,一些典形都是在原有的典形的基础上,颠倒了词语的顺序后形成的,比如“箪瓢陋巷”和“陋巷箪瓢”,“瓢饮”和“饮瓢”等。这极大的丰富了典故的变体形式。
此外,通过对上述众多的典故形式的观察可以看出,这些典形的构成是符合汉语的构词方式的,主要有联合式、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偏正式等。例如,属于联合式的有:箪瓢、箪瓢陋巷等;属于述宾式的有:乐一瓢、乐箪瓢等;属于述补式的有:饥止一箪食等;主谓式的有:回乐一瓢、颜回乐道等;偏正式的有:箪瓢人、颜回巷、陋巷之士等。从这些典故形式可以看出,偏正式的构词方式最多。
(三)语法方面
典故的一些变体形式往往是由一些典形通过变换词语的顺序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新的词语构成的,比如“箪瓢人”、“箪瓢生”等的形成与“箪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了汉语语素具有极大的构词能力。上述典型的形成也体现了语法方面的知识,如:主谓、偏正、联合、述宾、述补等构词方式。
参考文献:
[1]汉籍全文检索系统4.0版.
[2]方福仁.典故大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陆尊梧李志江.历代典故辞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
[4]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辛夷成志伟.中国典故大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罗积勇.用典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王光汉.论典故词的词义特征[J].古汉语研究,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