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学生视角,提高教材研读的效益
2017-12-11潘明珍
潘明珍
[摘 要]研读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研读教材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视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尊重经验,从学生认知的出发点研读教材;消融差距,从学生认知的转折点研读教材;联系对比,从学生认知的障碍点研读教材三個方面入手,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关键词]尊重经验;消融差距;联系对比;学生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78-01
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感知教材编排特点是夯实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在研读教材时,除了要从教材编者编排的视角和教师教学的视角出发外,教师还要树立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深入研读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要养成紧扣学生原始认知经验和现有的认知规律进行教材研读的习惯,探寻学生学习的思维历程,从而发掘出适切的教学内容。
一、尊重经验,从学生认知的出发点研读教材
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自主性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与新授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这些由原始性的认知所形成的学习起点,对于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真正厘清了学生对新授知识掌握的程度,才能在研读教材中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准确地了解了角的概念,明确了角的大小是构成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而不是这两条边的长度。而在数学活动经验方面,学生会画角,并能借助重叠的方式对比两个角的大小。因此,教学这节课时,学生的认知起点就应定位在“如何来测量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上。教材开篇就直接让学生运用熟悉的数学工具——三角板进行测量,感知教材出示的角与三角板上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但至此,学生并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个角的具体大小,随后教材相机引出了本节课的主角——量角器。教材编者为什么不在教材之初就直接出示量角器呢?原因是这样的编排方式尊重了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引领学生运用三角板的角来感知教材中的角,就在学生认知止步的关键时刻,顺势推出量角器,不仅解决了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储备,使新、旧知识自然连接。
二、消融差距,从学生认知的转折点研读教材
认知转折点是学生在运用原有认知经验向新知迈进过程中的思维裂变处,对于利用旧知悦纳新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更是促使学生知识体系更新、激发学生内在思维的重要导线。
还以“角的度量”的教材研读为例,这是学生在中年级段学习“角的认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这一内容与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面积、体积、长度、重量等相关维度有着较大的区别。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知转折点就在于:之前对长度的度量只需运用直尺顺应线段的起点、终点进行测量即可,而角的度量工具不再是直的,而是一个半圆形的工具;度量的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要关注点和线这“二合一看”的要求之外,学生必须要历经一个“从直向曲”的思维转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首先应引领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把握量角器的构造特点,尤其要让学生区别量角器上与“0”刻度所形成的角究竟是在刻度圈的内圈抑或是外圈,这是学生进行准确度量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一案例中,正是由于教师始终将教材研读置于学生的视角下,准确洞察学生的思维转折点,扣准了这节课教学的命脉,从而为课堂的高效性奠定了基础。
三、联系对比,从学生认知的障碍点研读教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尤其是课堂教学难点的定位应从学生具体的学情出发。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时,就必须深入思考:这节课中哪些知识内容会对学生的学习形成障碍?学生的难点究竟在何处?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继续以“角的度量”为例,这节课的认知障碍点在于:测量角的大小时如何引导学生区分量角器内圈和外圈的刻度。在准确洞察了学生的认知障碍后,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将一个标准的圆形平均分成360份,取其中的一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找出30°、50°、90°、120°、180°的角。教师的用意是引领学生观察角从1°到其他角度的动态转变过程,从而深入感知角的大小的变化轨迹,便于学生在深入观察与感知的过程中轻松而准确地找到不同度数的角。
事实上,纵观当下较为流行的人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在引出量角器的环节中,都设置了借助量角器找出指定度数的角的板块,从而为学生在角的度量的实践过程中达成“二合一看”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教师对数学教材的研读决不能仅仅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而要多从学生的视角和维度来审视教材,洞察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差异性,深入明晰编者如是编写对于学生认知的便利性,才能真正挖掘出适切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责编 李琪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