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等院校中外美术史教学现状之我见

2017-12-11冯丽娟

丝绸之路 2017年22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高等院校

冯丽娟

[摘要]长期以来,美术史论课程教学一直在解决 “学”的问题。教学状况证明,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问”的问题,即“教”与“学”双方处于无问题的状态;二是“无法问”的问题,也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学生在死记硬背中完成了整个学习过程,无法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美术史论教学的过程成了一个枯燥乏味的循环过程。

[关键词]高等院校;中外美术史;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22-0079-02

中外美术史是美术学院美术学与绘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学习美术史的目的不是告诉大家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而是让人们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美。该课程侧重对中西方美术的发展脉络、流派特征、代表人物与作品作全面梳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更多、更广的艺术资讯;另一方面对中西方美术有一个较为客观与理性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中外美术史体系都有理性发展的脉络和逻辑。不同的文化用图像告诉我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系统对美的理解和看待艺术的方式。美术史是每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图像形式美的发展,是人类思想观念的演变史。该课程注重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揭示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

一、课程目标不明晰,课程定位不明确

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介绍欧洲古代美术及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各自历史上所出现的著名绘画流派和作品,通过对历史上各时期的重要美术现象、美术流派、学术思潮、美术家和代表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全面系统地了解外国美术史尤其是欧洲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把握艺术风格的演变,能够形成清晰的外国美术发展历史印象。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概貌,掌握各时期的主要美术特征,特别是绘画作品和重要画家、画派和技法,增加美术理论知识,提高艺术修养。通过对历代经典美术作品的直观、详细分析,系统地掌握美术发展历史和基本的造型特点,宏观上把握每个时代美术发展的概貌,掌握其时代特征。

作为从事美术史论教学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认识该学科自身特点,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和学科层次,侧重于对中外美术史对比的讲授。即在保证基本知识点的同时,针对专业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专题讨论与课外参观调研。通过对绘画作品、观念转变的分析,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和思考研究的习惯,并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拓宽思路。

目前中外美术史课程目标主要限于“掌握美术发展的线索” “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既流于宽泛,又过于笼统。课程目标的制定对中外美术史课程的特征、功能及定位认识不清。中外美术史作为学科基础课的作用是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发展他们的专业创作能力打下宽厚的基础,也是培养专门人才所必需的课程。课程目标、教学定位不明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课程内容受某一专业或教师的影响,体现不出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二、不重视基础理论,教师讲授不拓展

长期以来,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美术专业从招生时就相对偏重考生的专业技能而相对降低其文化素养要求。这类学生文化课功底较为薄弱,知识体系学习的习惯不好,对于美术理论和艺术观念的学习很难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再加上对理论课学习的认知度不高,这无疑给原本就相对枯燥、逻辑性较强的美术史论课造成很大的障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压缩課内总学时,无疑是为了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空间,为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时间保证。

笔者目前所在学院中国美术史课程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共计64课时;外国美术史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共计48课时。课时根本无法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很多不主流的知识内容只能做删减,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一些额外的知识点作补充,无法让学生形成世界美术大背景的观念,进而对世界美术的整体发展线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世界美术大背景下,美术事件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影响,社会的变迁、意识形态的变化,均会影响艺术发展的方向和特征,都需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去实现。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课程分别开设在两个学期,教学过程中也缺乏这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与比较,对学生思维方式的确立没有起到积极影响,这也就出现了掌握知识不牢固,知识积累不足。应以时代为背景,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以作品为对象,划分主题,突出重点,由点带面地讲述中外美术品的发展脉络、流派特征、代表人物与作品及审美风格。针对设计类专业,特别侧重讲授美术观念的演变,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对丰富的绘画表达语言方法的理解,达到创造性地、多维度地去表现对象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简单, 学生学习不积极

长期以来,中外美术史教学一直沿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授美术流派、画家及其作品,讲授作品之间风格演变的来龙去脉。而对同一时期的作品在成因与共同特征方面则又缺乏横向比较,历史时代下的美术事件对应不上,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就会被忽略,很难从整体上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因此也谈不上对美术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美术史教学是为了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进程,这本身其实已经包含了比较学习的过程。学习美术史对学生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仅仅变成考试过关。正如李公明先在几年前在《美术史论教材中的概念、叙述方式与问题意识》一文中提到的,叙述方法通常沿用教材中的“历史背景+画家介绍+作品介绍的千篇一律的叙述模式”。

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如讲授“古代美术二(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中西美术发展)”单元,教师梳理上自公元前5500年——公元1世纪,具体包括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爱琴美术、古希腊及古罗马的美术形态、中华文明——曙光、史传与信史。之后可以开展小型学术研讨会“文明发展视野下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早期以及中国的美术发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查阅资料并在课堂上陈述观点,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古代美术七(公元1400至1650年的中西美术发展)”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明代美术表现和熟悉文艺复兴盛期美术。“公元1400至1650年的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看,已然开始踏上由盛而衰的格局。政治上的腐败黑暗使得国家自内而外地开始腐烂;经济上的封闭自满将国家一步步逼上固步自封的绝境;而文化上一味的崇尚复古继承,创新精神被抹杀,渐渐失去了活力。而同时期的西方,在走出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之后,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渐渐摆脱极端宗教思想的束缚,显现出一派向上发展、欣欣向荣的格局。特别是在文化艺术的发展上,随着文艺复兴盛期的到来,在创新与活力的伴随下,西方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也随之到来。”课程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找角度撰写2000字的小论文阐述自己对此的思考,写得好的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加分。相信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艺术表现以及明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绘画的发展脉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分享课外教学资源,并提供一定的线上学习指导。在课堂学环节,则以问题为线索,以知识内化为目标安排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协作分享、作业、个性化指导等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捕捉问题的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

四、考核机制单一,传统模式不改革

美术史论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院系平台必修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30%加闭卷笔试成绩70%。这种考核方式确实快速并能直观地以数据统计的形式显示出学生成绩的分布状况,便于教学研究以及学分制计算。考核的内容都是教材的纲领性知识框架,只要学生花费时间死记硬背便可掌握,因此用这种办法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透彻程度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是无稽之谈,学生对教材内容短期的集中整理与快速复习,在最后的期末笔试中取得一个及格以上的成绩,等考试结束学生也便与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发生脱离。美术史论闭卷考试的题型单一,目前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解答题和论述题。中外美术史作品赏析可以改变答题方式,比如画图作答、欣赏评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可以大量探索一些其他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比如在网络线学习线下进行视频学习、专题讨论;也可以开卷考试、小论文撰写来解决一些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明确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之后,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影响教学整体效果的实现。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中外美术史传统的教学目标锁定就是在对知识点的记忆上,这种教学方法造成学生不爱学习,考试前突击背诵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研究意识低下。中外美术史比较教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点上去体会艺术和美,通过视觉形象认识人类的历史、精神文化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对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了解世界美术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记忆美术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历史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对世界美术整体的发展和交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高等院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